【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
,尤其涉及一种从聚合物溶液中获得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应用于制备高分子一维纳米材料,可以获得直径在10 IOOOnm左右的超细纤维。相比常规纤维,纳米纤维的直径显著下降所带来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等新特性,使得静电纺丝技术在过滤、敷料、催化、传感及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常见的单针头静电纺丝设备主要由高电压源、纺丝泵、喷丝头和收集器等组件构成。在喷丝头和收集器之间的高压电场作用下,聚集在喷丝头口的聚合物溶液液滴的形状会变成锥形——“泰勒锥”,电场力的着力点在锥顶。随着电场力的增加,“泰勒锥”逐渐变尖,当锥顶角达到一个临界值后,液滴的相对稳定状态被破坏,锥顶溶液表面分子受到足够大的电场力来克服表面张力,聚合物溶液从锥顶喷射出来,形成喷射流。电场力使射流拉伸数千倍至数百万倍,射流的直径随之减小到几个微米到十几个纳米。随着溶剂挥发,所得的纤维最终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与地线连接的金属板、缠绕器或其他收集器上。从施加静电场,到形成纳米纤维,最难发生的也是最慢的一步是形成“泰勒锥”,这是纺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喷丝头(3)和位于喷丝头(3)下方的溶液池(4);所述喷丝头(3)包括依次连接的带有高压触点(32)的支撑机构(33)、导体金属丝电极(31)、绝缘连杆(34)、向导体金属丝电极(31)输出升降运动的凸轮机构(35)以及驱动电机(36)。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