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385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01
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高压供电装置、接收板以及接地电源线,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温湿度探测器以及湿度调节器,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冷热源装置根据温湿度探测器的温湿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纺丝区域设计为由双层玻璃罩密闭的空间,夹层空间可通入不同的冷热源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同时,设置的温湿度探测器以及湿度调节器,可以简单快捷的反馈纺丝温湿度,以便于冷热源装置变换的朝夹层空间内通入冷源或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人们给予能制备连续微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法以极大的关注,静电纺丝法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电场力拉伸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来制备超细纤维的重要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纺制纳米纤维的方法。人们对其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影响静电纺丝工艺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喷头孔径和环境温湿度。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参数的改变对纤维直径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很大,其中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静电纺丝过程中纤维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与其他参数相比这些参数更难以精确地调控。为此,我们希望在研究纺丝的过程中,能够确认不同的环境温湿度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影响,并能简便快捷的调控纺丝温湿度,纺制出高质量的纳米纤维,进一步推进静电纺丝的快速发展。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用以解决静电纺丝过程中纺丝温湿度调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设于料桶内且能在料桶内运动的活塞、设于料桶一端且与料桶连通的喷丝头、连接在喷丝头上的高压供电装置、对应喷丝头位置设置的接收板以及给接收板接地的接地电源线,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湿度的温湿度探测器以及调节密闭纺丝区域内湿度的湿度调节器,所述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所述夹层空间内设有一绝热板,所述冷热源装置包括加液管道及回流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夹层空间以及回流管道共同形成一个冷源或热源的循环流通路径,所述冷热源装置根据温湿度探测器的温湿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绝热板将夹层空间划分成靠近纺丝区域的第一空间与相对远离纺丝区域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加液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回流管道连通。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双层玻璃罩包括位于外围的外玻璃罩及位于内侧的内玻璃罩,所述内玻璃罩包括前壁以及与前壁位置相对的后壁,所述喷丝头设置于前壁处,所述接收板与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双层玻璃罩上对应喷丝头的位置设有供喷丝头伸入双层玻璃罩内的第一开口。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温湿度探测器设置于双层玻璃罩的外部。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温湿度探测器包括感应玻璃罩内温湿度的感应部以及显示感应部感应到的温湿度值的显示器,所述温湿度探测器还包括连接显示器与感应部的连接部。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感应部位于双层玻璃罩内,所述显示器位于双层玻璃罩外,所述双层玻璃罩上设有供连接部伸入双层玻璃罩内的第二开口。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通过双层玻璃罩设计,双层玻璃罩的夹层可通过不同的冷热源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使其达到纺丝所需要的温湿度;(2)通过设置温湿度探测器及湿度调节器,有利于方便快捷的调节密闭纺丝空间内的纺丝温湿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用以解决静电纺丝过程中纺丝温湿度调控的技术问题。该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设于料桶内且能在料桶内运动的活塞、设于料桶一端且与料桶连通的喷丝头、连接在喷丝头上的高压供电装置、对应喷丝头位置设置的接收板以及给接收板接地的接地电源线,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湿度的温湿度探测器以及调节密闭纺丝区域内湿度的湿度调节器,所述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所述夹层空间内设有一绝热板,所述冷热源装置包括加液管道及回流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夹层空间以及回流管道共同形成一个冷源或热源的循环流通路径,所述冷热源装置根据温湿度探测器的温湿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进一步的,所述绝热板将夹层空间划分成靠近纺丝区域的第一空间与相对远离纺丝区域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加液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与回流管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玻璃罩包括位于外围的外玻璃罩及位于内侧的内玻璃罩,所述内玻璃罩包括前壁以及与前壁位置相对的后壁,所述喷丝头设置于前壁处,所述接收板与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玻璃罩上对应喷丝头的位置设有供喷丝头伸入双层玻璃罩内的第一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探测器设置于双层玻璃罩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探测器包括感应玻璃罩内温湿度的感应部以及显示感应部感应到的温湿度值的显示器,所述温湿度探测器还包括连接显示器与感应部的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感应部位于双层玻璃罩内,所述显示器位于双层玻璃罩外,所述双层玻璃罩上设有供连接部伸入双层玻璃罩内的第二开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该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1、设于料桶I内且能在料桶I内运动的活塞2、设于料桶I 一端且与料桶I连通的喷丝头3、连接在喷丝头3上的高压供电装置10、对应喷丝头3位置设置的接收板8以及给接收板8接地的接地电源线7。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3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5、位于双层玻璃罩5之间的夹层空间、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湿度的温湿度探测器4以及调节密闭纺丝区域内湿度的湿度调节器6。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9连接,夹层空间内设有一绝热板51,冷热源装置9包括分别与夹层空间连通的加液管道91及回流管道92,加液管道91、夹层空间以及回流管道92共同形成一个冷源或热源的循环流通路径。冷热源装置9根据温湿度探测器4的温湿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电纺丝装置中,当朝夹层空间内输入热源时,因为玻璃罩不能隔热,通过绝热板51可以防止输入的热源散去,同时,绝热板51又将夹层空间划分为两个小的空间,其中靠近纺丝区域的第一空间与加液管道91连通,另一个相对远离纺丝区域的第二空间与回流管道92连通。加入的冷源或热源由加液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纺丝温湿度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设于料桶内且能在料桶内运动的活塞、设于料桶一端且与料桶连通的喷丝头、连接在喷丝头上的高压供电装置、对应喷丝头位置设置的接收板以及给接收板接地的接地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湿度的温湿度探测器以及调节密闭纺丝区域内湿度的湿度调节器,所述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所述夹层空间内设有一绝热板,所述冷热源装置包括加液管道及回流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夹层空间以及回流管道共同形成一个冷源或热源的循环流通路径,所述冷热源装置根据温湿度探测器的温湿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岚司娜刘洪莹刘福娟何吉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