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炼高炉的炉顶装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
技术介绍
高炉炉顶装料设备是高炉炼铁的关键设备,该设备能否满足工艺要求直接制约着高炉的产量。自高炉炼铁以来,高炉炉顶装料设备经历了以下三代发展。第一代为钟式炉顶装料设备;第二代为料钟加活动炉喉挡板炉顶装料设备;第三代为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高炉炉顶装料设备逐步用无料钟炉顶替代钟式炉顶,改变了布料形式单一,工艺性能及操作控制性能差,维护检修困难的状况,实现了精确布料,提高了高炉冶炼技术水平和效率。现有无料钟炉顶布料器的溜槽的驱动形式有行星差速传动、单油缸与钢丝绳组合传动、伺服电机与钢丝绳组合传动、以及杠杆传动机构。行星差速传动的布料器结构复杂,设备价格、维护、维修成本高,设备制造难度大,设备工艺性能和抗炉顶高温性能差;单油缸与钢丝绳组合传动、伺服电机与钢丝绳组合传动的布料器钢丝绳系统复杂,钢丝绳易疲劳断裂,溜槽靠平动托圈配重压起,结构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大高炉来说不宜实现;杠杆传动的布料器有二吊点式和四吊点式,不论哪种形式都存在着机械过约束和加工装配不同步的问题,导致布料器寿命较短,达不到一代炉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传动链最短、运行更稳定、对导轨不会产生侧向力的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包括:气密箱体,所述气密箱体的顶部设置顶盖;喉管,所述喉管穿过所述顶盖与外界相通,并且所述喉管伸入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密箱体,所述气密箱体的顶部设置顶盖;喉管,所述喉管穿过所述顶盖与外界相通,并且所述喉管伸入所述气密箱体内;上回转支承,所述上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位于所述气密箱体内,所述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上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的一直径上对置两个耳轴孔,所述耳轴孔内分别设置有耳轴,所述耳轴的伸出所述旋转套筒外的一端与一曲柄的一端连接;溜槽,所述溜槽的上部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耳轴的另一端连接而使所述溜槽悬挂在所述旋转套筒内;万向框架,所述万向框架套设在所述旋转套筒外,所述万向框架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槽,所述曲柄另一端的曲柄尾轮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下回转支承,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万向框架固定连接;拨轮组件,所述拨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拨轮组件的另一端的拨轮位于开设在所述旋转套筒上的滑动槽内,并在所述滑动槽内滚动;油缸,用于拖动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外圈上下移动;以及用于驱动上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的水平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密箱体,所述气密箱体的顶部设置顶盖; 喉管,所述喉管穿过所述顶盖与外界相通,并且所述喉管伸入所述气密箱体内; 上回转支承,所述上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 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位于所述气密箱体内,所述旋转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上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筒的一直径上对置两个耳轴孔,所述耳轴孔内分别设置有耳轴,所述耳轴的伸出所述旋转套筒外的一端与一曲柄的一端连接; 溜槽,所述溜槽的上部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耳轴的另一端连接而使所述溜槽悬挂在所述旋转套筒内; 万向框架,所述万向框架套设在所述旋转套筒外,所述万向框架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槽,所述曲柄另一端的曲柄尾轮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下回转支承, 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所述万向框架固定连接; 拨轮组件,所述拨轮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拨轮组件的另一端的拨轮位于开设在所述旋转套筒上的滑动槽内,并在所述滑动槽内滚动; 油缸,用于拖动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外圈上下移动;以及 用于驱动上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的水平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外缘的大法兰与所述气密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内缘的小法兰与所述上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所述溜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溜槽托架,溜槽托架的上部两端通过花键分别连接所述耳轴的一端,所述耳轴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曲柄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的上部套设在所述喉管外,所述旋转套筒外还套设有平动托圈,所述平动托圈的内缘的下部与所述下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平动托圈的外缘设置导轮,所述气密箱体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导轮对应的导轨,所述导轮在所述油缸的带动下沿导轨上下滚动; 所述油缸为三个,三个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溜槽的水平旋转中心线轴向均布于所述顶盖上,三个所述油缸分别通过过渡连杆与所述平动托圈连接,带动所述平动托圈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万向框架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油缸杆,所述缸体通过油缸支座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油缸杆的下端通过抱套与所述过渡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油缸支座和顶盖与所述气密箱体内的可调连杆连接,所述可调连杆与所述平动托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套为由对扣在一起的两瓣抱套本体形成的具有中心通孔的圆柱状,两瓣所述抱套本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中心通孔的两端的孔径小于中间部分的孔径,而在所述中心通孔变径处形成台阶,所述油缸杆与所述过渡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光,许振东,兰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