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93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包括抽料管、活塞、套筒、上端盖、下端盖、上升阀和下降阀,活塞焊接在抽料管的外侧壁上,并与套筒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固定连接,抽料管穿过上端盖、套筒和下端盖;上端盖与抽料管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下端盖与抽料管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上升阀和下降阀均设置在套筒的外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气缸原理,通过将活塞与抽料管焊接在一起,以及通过上升阀和下降阀控制活塞两侧压缩气体的通断,实现了抽料管的上下移动;该气动上取液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上取液器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浸出是其中很重要的单元操作,是大多数中药生产的起点。浸出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利用率和后续加工的难易。上取液器是一种从储藏罐内提取上清液的装置,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上取液器一般都为手动式的,需要人工调整液位,操作精度差,而且很难保证把所有上清液都取出,取出的上清液纯度也不够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气动上取液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料管、活塞、套筒、上端盖、下端盖、上升阀和下降阀,活塞焊接在抽料管的外侧壁上,并与套筒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固定连接,抽料管穿过上端盖、套筒和下端盖;上端盖与抽料管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下端盖与抽料管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分别位于活塞的上下两侧 ,上升阀与第二气管接口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管接口的进气或排气;下降阀与第一气管接口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管接口的进气或排气;上升阀和下降阀均设置在套筒的外壁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气动上取液器还包括一节流单向阀,所述节流单向阀与外部气源相连,用于控制进入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的气体流量大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抽料管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均通过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面设置有向外的上凸缘,上端盖的下端面与所述上凸缘匹配,套筒的上端面与上端盖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并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向外的下凸缘,上端盖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凸缘匹配,套筒的上端面与上端盖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并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下端盖的上端和上端盖的下端均设置有一环绕抽料管的延伸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抽料管的下端通过卡箍套件与弯头短接管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动上取液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气缸原理,通过将活塞与抽料管焊接在一起,以及通过上升阀和下降阀控制活塞两侧压缩气体的通断,实现了抽料管的上下移动;该气动上取液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与液面探测器信号结合,可自动判断罐液液位位置,真正实现自动控制液面。2、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上设置多个进气孔和放气孔,使得气缸内能够保持压力平衡,更好的保护抽料管。3、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中抽料管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均通过螺纹连接,使得上下端盖可方便的拆卸,抽料管可方便的更换,整体装配更加简便。4、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中抽料管的下端没有设置固定装置,仅通过卡箍固定以及延伸部环绕抽料管,即可有效防止抽料管晃动。5、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通过设置节流单向阀,使得进入套筒内的气体流量得以控制,从而可以防止气体压力过大活塞运动过快。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抽料管的下端设置开口朝上的弯头短接,使得取液中的渣滓含量更少,提取纯度更高;同时弯头短接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不同型号、不同倾角等,拆卸清洗方便,无死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气动上取液器控制部分的结构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抽料管1、导气孔2、第一气管接口 31、第二气管接口 32、活塞4、套筒5、上端盖6、下端盖7、排气孔8、密封圈9、节流单向阀10、上升阀11、下降阀12、上凸缘13、下凸缘14、延伸部1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包括抽料管1、活塞4、套筒5、上端盖6、下端盖7、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活塞4焊接在抽料管I的外侧壁上,并与套筒5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且可滑动的连接;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6和下端盖7密封固定连接,抽料管I穿过上端盖6、套筒5和下端盖7 ;上端盖6与抽料管I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9,下端盖7与抽料管I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9 ;所述下端盖7上设置有排气孔8 ;所述套筒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 31和第二气管接口 32,第一气管接口 31和第二气管接口 32分别位于活塞4的上下两侧,上升阀11与第二气管接口 32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管接口 32的进气或排气;下降阀12与第一气管接口 31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管接口 31的进气或排气;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均设置在套筒5的外壁上。按下上升阀11,第二气管接口进气,活塞4带动抽料管I上升;松开上升阀11,第二气管接口 8排气,活塞4带动抽料管I到达平衡位置;按下下降阀12,第一气管接口进气,活塞4带动抽料管I下降;松开下降阀12,第二气管接口 8排气,活塞4带动抽料管I到达平衡位置。所述气动上取液器还包括一节流单向阀10,所述节流单向阀10与外部气源相连,用于控制进入第一气管接口和第二气管接口的气体流量大小,从而可调节抽料管I的运动速度。所述抽料管I与上端盖6和下端盖7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5的上端面设置有向外的上凸缘13,上端盖6的下端面与所述上凸缘13匹配,套筒5的上端面与上端盖6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并通过卡箍(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所述套筒5的下端面设置有向外的下凸缘14,上端盖6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凸缘14匹配,套筒5的上端面与上端盖6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并通过卡箍(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这使得气动上取液器的整体装配更加简便。所述下端盖7的上端和上端盖6的下端均设置有一环绕抽料管I的延伸部15,延伸部15上设置有导气孔2,如此设置可有效防止抽料管I随着搅拌装置一起晃动。抽料管I的下端通过卡箍套件与一开口朝上的弯头短接管(图中未示出)相连,这样可使得取液中的渣滓含量更少,提取纯度更高。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料管(1)、活塞(4)、套筒(5)、上端盖(6)、下端盖(7)、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活塞(4)焊接在抽料管(1)的外侧壁上,并与套筒(5)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6)和下端盖(7)密封固定连接,抽料管(1)穿过上端盖(6)、套筒(5)和下端盖(7);上端盖(6)与抽料管(1)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下端盖(7)与抽料管(1)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端盖(7)上设置有排气孔(8);所述套筒(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31)和第二气管接口(32),第一气管接口(31)和第二气管接口(32)分别位于活塞(4)的上下两侧,上升阀(11)与第二气管接口(32)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管接口(32)的进气或排气;下降阀(12)与第一气管接口(31)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管接口(31)的进气或排气;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均设置在套筒(5)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上取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料管(I)、活塞(4)、套筒(5)、上端盖(6)、下端盖(7)、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活塞(4)焊接在抽料管(I)的外侧壁上,并与套筒(5)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6)和下端盖(7)密封固定连接,抽料管(I)穿过上端盖(6)、套筒(5)和下端盖(7);上端盖(6)与抽料管(I)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下端盖(7)与抽料管(I)之间沿轴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端盖(7)上设置有排气孔(8);所述套筒(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口(31)和第二气管接口(32),第一气管接口(31)和第二气管接口(32)分别位于活塞(4)的上下两侧,上升阀(11)与第二气管接口(32)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管接口(32)的进气或排气;下降阀(12)与第一气管接口(31)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管接口(31)的进气或排气;上升阀(11)和下降阀(12)均设置在套筒(5)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动上取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