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60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16
提供一种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包括车体、车架和动力单元,所述车体设置在车架上,车体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I和司机室Ⅴ,在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Ⅴ之间依次设有机器间Ⅱ、维修间Ⅲ和检测间Ⅳ,车架下端设有动力转向架、非动力转向架、动力单元和为动力单元提供液压油的柴油箱,所述非动力转向架上设有钢轨探伤装置;所述机器间Ⅱ内设有蓄电池箱、发电机组和膨胀水箱;维修间Ⅲ内设有钳工工作台和耦合水箱;检测间Ⅳ内设有钢轨探伤操作台、钢轨探伤装置控制柜和探伤系统PLC控制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钢轨探伤装置装在非动力转向架轮对之间,使探轮与钢轨保持一致,检测结果准确率和安全性高;噪音小,功能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城轨交通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尤其适用于高速钢轨的探伤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城轨交通还没有最高持续探伤速度80km/h、探伤系统安装于转向架上的自带动力地铁钢轨探伤车。铁路的提速和地铁的迅速建成,对轨道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钢轨内部各种伤损的检测,为保证检测精度,超声波探伤检测设备需要装在转向架构架上以便于靠近车轮,从而最大限度保持与线路钢轨完全重合,现有技术将探伤装置安装转向架上,采用动力单元上置式,导致整车体积较大,重心较高,高速运行时不够平衡,而且动力单元产生的噪音对司乘人员 影响较大,现有检测车辆在速度上和结构上均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探伤装置设置在后转向架构架下面,探轮设置在后转向架沿钢轨的两轮对之间,避免了高速运行时离心力对探轮的影响以及动力产生的杂波对探伤质量的影响,并保证探轮的对中,而且动力单元设置在车架下端,从而使整车具有良好的运行平稳性,能够满足80公里/小时及以上钢轨检测速度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包括车体、车架和动力单元,所述车体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车体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I和司机室V,在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之间依次设有机器间I1、维修间III和检测间IV,所述车架下端设有动力转向架、非动力转向架、动力单元和为动力单元提供柴的柴油箱,所述非动力转向架上设有钢轨探伤装置,探轮设置在非动力转向架沿钢轨的两轮对之间;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内设有司机台、司机座椅和灭火器,所述机器间II内设有蓄电池箱、发电机组和膨胀水箱;所述维修间III内设有钳工工作台和耦合水箱;所述检测间IV内设有钢轨探伤操作台、钢轨探伤装置控制柜和探伤系统PLC控制柜,同时设置在维修间III内的耦合水箱为钢轨探伤装置提供探伤介质对钢轨进行探伤。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变扭器和传动轴,所述柴油箱为发动机提供柴油,所述发动机输出端接变扭器输入端,所述变扭器输出端接传动轴一端,所述传动轴另一端接车轴齿轮箱I,车轴齿轮箱I通过动力轴与车轴齿轮箱II相连接,所述车轴齿轮箱I和车轴齿轮箱II驱动轮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车轴齿轮箱I和车轴齿轮箱II设置在动力转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空调,车架两端设有用于连挂其他车辆的车钩缓冲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组为整车和钢轨探伤装置提供交流用电。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将钢轨探伤装置装在非动力转向架轮对之间,探轮能够与钢轨保持一致,探伤检测结果准确率提高,安全性提高;2、探伤系统转向架的安装形式,保证探轮自动循迹对中轨面一自动对中技术;3、动力单元下置,降低车内噪音,提高整车高速运行时的平衡性;4、车体上布置有司机室、机器间、维修间、检修室以及空调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5、结构简易合理实用,功能全面,能够满足城轨铁路轨道检测要求。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力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钢轨探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器间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维修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检测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包括车体1、车架2和动力单元3,所述车体I设置在车架2上,所述车体I上还设有空调4,车架2两端设有用于连挂其他车辆的车钩缓冲装置8。所述车体I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I和司机室V,在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之间依次设有机器间I1、维修间III和检测间IV,所述车架2下端设有动力转向架7、非动力转向架6、动力单元3和为动力单元3提供液压油的柴油箱5,动力单元下置,降低车内噪音,提高整车高速运行时的平衡性;具体的,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发动机9、变扭器10和传动轴23,所述柴油箱5为发动机9提供动力油,所述发动机9输出端接变扭器10输入端,所述变扭器10输出端接传动轴23 —端,所述传动轴23另一端接车轴齿轮箱111,车轴齿轮箱Ill通过动力轴与车轴齿轮箱Π22相连接,所述车轴齿轮箱Ill和车轴齿轮箱1122驱动轮对12转动,上述车轴齿轮箱Ill和车轴齿轮箱II 22设置在动力转向架7上。所述非动力转向架6上设有钢轨探伤装置13,探轮设置在非动力转向架6沿钢轨的两轮对之间;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内设有司机台、司机座椅和灭火器,所述机器间II内设有蓄电池箱14、发电机组15和膨胀水箱16,所述发电机组15为整车和钢轨探伤装置13提供交流用电;所述维修间III内设有钳工工作台17和耦合水箱18 ;所述检测间IV内设有钢轨探伤操作台19、钢轨探伤装置控制柜20和探伤系统PLC控制柜21,同时设置在维修间III内的耦合水箱18为钢轨探伤装置13提供探伤介质对钢轨进行探伤。本结构采用动力系统下沉方式,即将动力转向架7、非动力转向架6、动力单元3和柴油机5均设置在车架2的下端,使车架2承载动力转向架7、非动力转向架6、动力单元3和柴油机5的重量,使整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同时降低了车内噪音,将钢轨探伤装置13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6的轮子之间,探轮能够与钢轨保持一致,使探伤检测结果准确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包括车体(1)、车架(2)和动力单元(3),所述车体(1)设置在车架(2)上,所述车体(1)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I和司机室Ⅴ,在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Ⅴ之间依次设有机器间Ⅱ、维修间Ⅲ和检测间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下端设有动力转向架(7)、非动力转向架(6)、动力单元(3)和为动力单元(3)提供柴油的柴油箱(5),所述非动力转向架(6)上设有钢轨探伤装置(13),探轮设置在非动力转向架(6)沿钢轨的两轮对之间;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Ⅴ内设有司机台、司机座椅和灭火器,所述机器间Ⅱ内设有蓄电池箱(14)、发电机组(15)和膨胀水箱(16);所述维修间Ⅲ内设有钳工工作台(17)和耦合水箱(18);所述检测间Ⅳ内设有钢轨探伤操作台(19)、钢轨探伤装置控制柜(20)和探伤系统PLC控制柜(21),同时设置在维修间Ⅲ内的耦合水箱(18)为钢轨探伤装置(13)提供探伤介质对钢轨进行探伤。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带下沉动力的地铁钢轨高速探伤车,包括车体(I)、车架(2)和动力单元(3),所述车体(I)设置在车架(2)上,所述车体(I)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I和司机室V,在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之间依次设有机器间I1、维修间III和检测间IV,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下端设有动力转向架(7)、非动力转向架(6)、动力单元(3)和为动力单元(3)提供柴油的柴油箱(5),所述非动力转向架(6)上设有钢轨探伤装置(13),探轮设置在非动力转向架(6)沿钢轨的两轮对之间;所述司机室I和司机室V内设有司机台、司机座椅和灭火器,所述机器间II内设有蓄电池箱(14)、发电机组(15)和膨胀水箱(16);所述维修间III内设有钳工工作台(17)和耦合水箱(18);所述检测间IV内设有钢轨探伤操作台(19)、钢轨探伤装置控制柜(20)和探伤系统PLC控制柜(21),同时设置在维修间III内的耦合水箱(18)为钢轨探伤装置(13)提供探伤介质对钢轨进行探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晶岚朱红军金明赵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