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455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电路(11)和负载电容C12,所述加热电路(11)用于与车载电池(5)连接构成加热回路,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流存储元件L11,该电流存储元件L11与所述负载电容C12串联之后与所述加热电路(11)并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使得加热电路(11)和负载电容C12同时工作时不会互相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考虑到汽车需要在复杂的路况和环境条件下行驶,作为电动车电源的车载电池需要适应这些复杂的状况,尤其当电动车处于低温环境中时,更需要车载电池具有优异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和较高的输入输出功率性能。一般而言,在低温条件下会导致车载电池的阻抗增大,极化增强,由此导致车载电池的容量下降。为了保持车载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容量,现有的电动车设置有车载电池的加热电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电路F通常与车载电池E构成回路,通过控制能量在车载电池E与加热电路F之间流动使得加热电路F中的阻尼元件发热达到给车载电池E加热的目的,以此提高车载电池E的充放电性能。然而,当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需要边行车边加热时,需要通过电动车的负载电容C不断为车辆负载R提供能量,边行车边加热会导致加热电路F与负载电路同时工作,加热电路F在工作时可能使车载电池E两端的电压剧烈地波动,甚至可能变成负值,与此同时,加热电路F也会受到负载电路的影响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如图2的现有技术的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中的加热电路F和负载电容C所对应的电压波形时序图所示,其中,Vf指的是加热电路F的电压值,Vc指的是负载电容C两端的输出电压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行车时,由于边行车边加热会导致加热电路和负载电路相互影响,导致加热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电动车边行车边加热时保证加热电路和负载电路互不影响的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电路和负载电容C12,所述加热电路用于与车载电池连接构成加热回路,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流存储元件LI I,该电流存储元件Lll与所述负载电容C12串联之后与所述加热电路并联。优选地,该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该加热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车载电池的连接和断开。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可以包括相互串联的阻尼元件R1、双向开关装置、电流存储元件LI和电荷存储元件Cl,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双向开关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控制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和关断来控制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车载电池的连接和断开。优选地,所述阻尼元件Rl可以为所述车载电池内部的寄生电阻,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I可以为所述车载电池内部的寄生电感。优选地,所述阻尼元件Rl可以为电阻,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I和电流存储元件Lll可以为电感,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可以为电容。 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能量叠加单元,该能量叠加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能量与车载电池中的能量进行叠加;所述能量叠加单元包括极性反转单元,该极性反转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对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能量转移单元,该能量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转移单元包括电量回灌单元,该电量回灌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电能转移至所述储能元件中。 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该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之后将加热电路中的剩余能量与车载电池中的能量进行叠加。优选地,所述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包括能量叠加单元和能量转移单元,所述能量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叠加单元用于在所述能量转移单元进行能量转移之后,将加热电路中的剩余能量与车载电池中的能量进行叠加;所述能量转移单元包括电量回灌单元,该电量回灌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中的能量转移至所述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叠加单元包括极性反转单元,该极性反转单元用于在所述电量回灌单元进行能量转移之后,对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优选地,所述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包括DC-DC模块,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控制DC-DC模块工作来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之后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剩余能量与电池车载电池中的能量进行叠加。优选地,所述极性反转单元包括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分别位于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两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入线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中,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第一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一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第二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二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入线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中,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第一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二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第二出线连接在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一极板,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分别连接,用于通过改变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各自的入线和出线的连接关系来对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优选地,所述极性反转单元包括单向半导体元件D3、电流存储元件L2以及开关K9,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电流存储元件L2和开关K9顺次串联形成回路,所述单向半导体元件D3和串联在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与电流存储元件L2或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2与开关K9之间,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所述开关K9连接,用于通过控制开关K9导通来对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优选地,所述极性反转单元包括第一 DC-DC模块和电荷存储元件C2,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 DC-DC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控制第一 DC-DC模块工作来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能量转移至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2,再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2中的能量反向转移回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以实现对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的反转。优选地,所述电量回灌单元包括第二 DC-DC模块,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二 DC-DC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控制第二 DC-DC模块工作来将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能量转移到所述车载电池中。优选地,该控制系统还包括能量限制电路,该能量限制电路用于限制由加热电路流向车载电池的电流大小。优选地,所述双向开关装置包括用于实现能量从车载电池流向加热电路的第一单向支路和用于实现能量从加热电路流向车载电池的第二单向支路,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单向支路和第二单向支路中的一者或两者分别连接,用以控制所连接的支路的导通和关断。优选地,所述能量限制电路包括电流存储元件L111,该电流存储元件Llll串联在第二单向支路中。优选地,所述双向开关装置包括开关K6、单向半导体元件Dll以及单向半导体元件D12,开关K6和单向半导体元件Dll彼此串联以构成所述第一单向支路,单向半导体元件D12构成所述第二单向支路,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与开关K6连接,用于通过控制开关K6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第一单向支路的导通和关断,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lll与单向半导体元件D12串联。优选地,所述双向开关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单向支路中的开关K7,该开关K7与单向半导体元件D12串联,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还与开关K7连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电路(11)和负载电容C12,所述加热电路(11)用于与车载电池(5)连接构成加热回路,其中,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流存储元件L11,该电流存储元件L11与所述负载电容C12串联之后与所述加热电路(11)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行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加热电路(11)和负载电容C12,所述加热电路(11)用于与车载电池(5)连接构成加热回路,其中,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流存储元件L11,该电流存储元件Lll与所述负载电容C12串联之后与所述加热电路(11)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该控制系统还包括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该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与所述加热电路(1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电路(11)与所述车载电池(5)的连接和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 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电路(11)包括相互串联的阻尼元件R1、双向开关装置(I)、电流存储元件LI和电荷存储元件Cl,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与所述双向开关装置⑴连接,用于通过控制双向开关装置⑴导通和关断来控制所述加热电路(11)与所述车载电池(5)的连接和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阻尼元件Rl为所述车载电池(5)内部的寄生电阻,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I为所述车载电池(5)内部的寄生电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阻尼元件Rl为电阻,所述电流存储元件LI和电流存储元件Lll为电感,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为电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电路(11)还包括能量叠加单元,该能量叠加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能量与车载电池(5)中的能量进行叠加;所述能量叠加单元包括极性反转单元(102),该极性反转单元(102)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对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电路(11)还包括能量转移单元,该能量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转移单元包括电量回灌单元(103),该电量回灌单元(103)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电能转移至所述储能元件中。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电路(11)还包括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该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之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剩余能量与车载电池(5)中的能量进行叠加。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包括能量叠加单元和能量转移单元,所述能量转移单元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叠加单元用于在所述能量转移单元进行能量转移之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剩余能量与车载电池(5)中的能量进行叠加;所述能量转移单元包括电量回灌单元(103),该电量回灌单元(103)用于在双向开关装置(I)导通再关断后,将加热电路(11)中的能量转移至所述储能元件中,所述能量叠加单元包括极性反转单元(102),该极性反转单元(102)用于在所述电量回灌单元(103)进行能量转移之后,对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能量叠加和转移单元包括DC-DC模块(4),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还与所述DC-DC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控制DC-DC模块(4)工作来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能量转移至储能元件中,之后将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中的剩余能量与电池车载电池(5)中的能量进行叠加。11.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极性反转单元(102)包括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分别位于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两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入线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11)中,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第一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一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的第二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二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入线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11)中,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第一出线连接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二极板,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2的第二出线连接在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第一极板,所述加热电路控制模块(100)还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分别连接,用于通过改变所述单刀双掷开关Jl和单刀双掷开关J2各自的入线和出线的连接关系来对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12.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极性反转单元(102)包括单向半导体元件D3、电流存储元件L2以及开关K9,所述电荷存储元件Cl、电流存储元件L2和开关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瑶川冯卫杨钦耀李先银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