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22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硫化压机、注射硫化压机、脱模机构、橡胶隔膜成型模具,注射硫化压机上设置有注射机,真空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一次硫化处理,注射硫化压机用于二次硫化处理,两台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脱模机构用于橡胶隔膜成型模具中压环与下模的分离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二次硫化成型工艺,由注射机向模腔内注入胶料,在进料的同时进行硫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投入,产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注胶硫化成型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注射硫化压机进行二次硫化处理的循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成型装置在专利号为201010541774.7的中国专利中已经公开,在上述文献中,两台真空硫化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并且形成矩形封闭运动回路,该成型装置根据橡胶隔膜的加工工序来设置工位缩短了生产周期,便于连续,简化了橡胶隔膜的生产操 作。但是,现有的橡胶隔膜成型装置都是基于现有的加工工艺实现的,即两次硫化均在加入胶料后进行硫化处理,为了提高橡胶隔膜的生产效率,技术人员对橡胶隔膜成型装置进行不断的研究,寻求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在橡胶隔膜一次硫化成型工艺不变的前提下,打破了传统的二次硫化成型工艺,由注射机向模腔内注入胶料,无需人工加入胶料,自动化地完成了二次硫化处理,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气室橡胶隔膜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本成型装置在注料的同时即时加热,胶料的流动性好,避免了传统二次硫化工艺在二次上料后,模具在挤压胶料时引起已经硫化的气室隔膜的下胶层局部变形,使下胶层错位或厚度不均,进而影响成品质量的情况发生;另外,本专利技术根据橡胶隔膜加工工序来设置工位,最大程度缩短了橡胶隔膜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真空硫化压机、注射硫化压机、脱模机构、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其中,真空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一次硫化处理,注射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二次硫化处理,脱模机构用于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压环与下模的分离操作;两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并且两压机的工作台板输入/输出方向均为前后方向,真空硫化压机输入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出口同位于前侧,真空硫化压机输出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入口同位于后侧,两压机上均带有将工作台板输出的驱动机构;压机前、后方各设置有一将工作台板沿左右方向从其中一个压机的输出口传送至另一压机输入口的中间传送机构,并由此与两压机共同形成一工作台板的矩形封闭运动回路;脱模机构横跨在压机前方的所述中间传送机构上方,并对经过的工作台板进行分离操作;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的下模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环套装在下模上,一次硫化用上模固定在真空硫化压机机头上,二次硫化用上模设置在注射硫化压机机头上;所述注射硫化压机上设置有注射机,注射硫化压机的机头上固定有流道板,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机的出胶口相接的进胶孔,流道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进胶孔相接的流道槽;所述二次硫化用上模安装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板位于流道板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装置上,上模板和二次硫化用上模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注胶孔,该注胶孔下端位于二次硫化用上模的模腔的径向外侧,并与上模板的模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槽;在所述工作台板上移使所述下模与二次硫化用上模处于合模状态后,上模板与流道板上所述流道槽所处部位相对应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到流道板上后,使所述流道槽形成断面封闭的流道,同时,所述注胶孔上端与所述流道相接,并由此形成从所述进胶孔经所述流道和所述注胶孔到上模板的模腔的注胶通道;当工作台板下移开模时,上模板携带二次硫化用上模随工作台板一同下移并最终悬停在下移到位的工作台板与流道板之间,二次硫化用上模下方的空间允许工作台板携带下模连同其中的橡胶制品横向移出,上模板与流道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清除流道槽内和注胶孔内的残留橡胶。进一步,所述流道槽为若干道环绕所述进胶孔呈放射状排列的凹槽结构。进一步,所述注胶孔的轴线与所述二次硫化用上模的轴线相平行,并且注胶孔为径向尺寸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锥形孔。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为用于固定所述注射硫化压机并为注射硫化压机机头上下移动提供导向的四根导向立柱,四根所述导向立柱分别排列在四方形的四个端点,所述上模板套置在导向立柱上,并沿导向立柱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机构为设置在导向立柱周向的凸缘,所述凸缘阻挡在开模时上模板的下移轨道上。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为上下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流道板上,所述上模板套置在导向杆上并能够沿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为设置在导向杆下端周向的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流道板与上模板在分离时上模板的分离轨道上。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为上下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流道板套置在导向 杆上并能够沿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为设置在导向杆上端周向的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流道板与上模板在分离时流道板的分离轨道上。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为伸缩套结构,所述伸缩套在开模时伸长并在合模时收起。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的橡胶隔膜的流水化生产装置上由注射硫化压机取代真空硫化压机完成橡胶隔膜的二次硫化处理,利用注射机将胶料注入模腔中,打破了现有工艺中必须在加入胶料后进行二次硫化的局限,给气室橡胶隔膜的生产提供的新的途径,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投入;并且本成型装置在注料的同时即时加热硫化,避免了二次上料后,模具在挤压胶料时引起已经硫化的气室隔膜的下胶层局部变形,使下胶层错位或厚度不均,进而影响成品质量的情况发生;由于流道槽和注胶孔在硫化过程中温度较高,胶料在高温流道内随着加料同时受热硫化,并在停止加料后凝固堵塞,再次注胶时需要先清除流道内和注胶孔内残留的橡胶,而流道板和上模板之间采用可上下分离的安装方式,便于清除残余在流道内的橡胶,在清除流道槽内的橡胶的同时会牵连出注胶孔内的橡胶,注胶孔设置呈锥形是为了便于橡胶的脱离。通过设置导向装置和限位机构使上模板在开模时不会掉落,便于工作台板的移出和下一个工作台板的移入,在合模时,使流道板与上模板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进而保证流道槽的密封性。导向装置设置呈伸缩套结构能够在空间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完成流道板与上模板的压合或分离,尤其是在流道板上方或上模板下方有遮挡物的时候,导向装置无法透过遮挡物伸出。另外,将注胶孔下端位于上模板的模腔的径向外侦牝能够使橡胶隔膜在后续修剪毛边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到橡胶隔膜本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循环成型装置俯视状态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循环成型装置正面示意 图3为图2状态左视 图4为图2中序号3所脱|旲机构结构意 图5为图4所不状态局部右视图(承接有|旲具); 图6为图5中序号36所左侧托架右视 图7为图2中序号4所示小车结构示意 图8为图5中序号5所中|旲板右视 图9为本专利技术循环成型装置在二次硫化合模注胶状态示意 图10为图9中序号101所不流道板的俯视 图11为图9中序号111所示导向装置为第二种结构的示意 图12为图9中序号111 所示导向装置为第三种结构的示意 图13为图9中序号111所示导向装置为第四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一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包括真空硫化压机1、注射硫化压机2、脱模机构3和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为下模板104、中模板103、第一上模板6、第二上模板102,下模106、压环107、一次硫化用上模和二次硫化用上模105分别设置在下模板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真空硫化压机、注射硫化压机、脱模机构、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其中,真空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一次硫化处理,注射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二次硫化处理,脱模机构用于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压环与下模的分离操作;两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并且两压机的工作台板输入/输出方向均为前后方向,真空硫化压机输入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出口同位于前侧,真空硫化压机输出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入口同位于后侧,两压机上均带有将工作台板输出的驱动机构;压机前、后方各设置有一将工作台板沿左右方向从其中一个压机的输出口传送至另一压机输入口的中间传送机构,并由此与两压机共同形成一工作台板的矩形封闭运动回路;脱模机构横跨在压机前方的所述中间传送机构上方,并对经过的工作台板进行分离操作;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的下模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环套装在下模上,一次硫化用上模固定在真空硫化压机机头上,二次硫化用上模设置在注射硫化压机机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硫化压机上设置有注射机,注射硫化压机的机头上固定有流道板,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机的出胶口相接的进胶孔,流道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进胶孔相接的流道槽;所述二次硫化用上模安装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板位于流道板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装置上,上模板和二次硫化用上模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注胶孔,该注胶孔下端位于二次硫化用上模的模腔的径向外侧,并与上模板的模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槽;在所述工作台板上移使所述下模与二次硫化用上模处于合模状态后,上模板与流道板上所述流道槽所处部位相对应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到流道板上后,使所述流道槽形成断面封闭的流道,同时,所述注胶孔上端与所述流道相接,并由此形成从所述进胶孔经所述流道和所述注胶孔到上模板的模腔的注胶通道;当工作台板下移开模时,上模板携带二次硫化用上模随工作台板一同下移并最终悬停在下移到位的工作台板与流道板之间,二次硫化用上模下方的空间允许工作台板携带下模连同其中的橡胶制品横向移出,上模板与流道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清除流道槽内和注胶孔内的残留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循环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真空硫化压机、注射硫化压机、脱模机构、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其中,真空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一次硫化处理,注射硫化压机用于橡胶隔膜的二次硫化处理,脱模机构用于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压环与下模的分离操作;两压机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并且两压机的工作台板输入/输出方向均为前后方向,真空硫化压机输入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出口同位于前侧,真空硫化压机输出口和注射硫化压机输入口同位于后侧,两压机上均带有将工作台板输出的驱动机构;压机前、后方各设置有一将工作台板沿左右方向从其中一个压机的输出口传送至另一压机输入口的中间传送机构,并由此与两压机共同形成一工作台板的矩形封闭运动回路;脱模机构横跨在压机前方的所述中间传送机构上方,并对经过的工作台板进行分离操作;橡胶隔膜硫化成型模具中的下模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环套装在下模上,一次硫化用上模固定在真空硫化压机机头上,二次硫化用上模设置在注射硫化压机机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硫化压机上设置有注射机,注射硫化压机的机头上固定有流道板,流道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射机的出胶口相接的进胶孔,流道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进胶孔相接的流道槽;所述二次硫化用上模安装在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板位于流道板下方并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导向装置上,上模板和二次硫化用上模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注胶孔,该注胶孔下端位于二次硫化用上模的模 腔的径向外侧,并与上模板的模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槽;在所述工作台板上移使所述下模与二次硫化用上模处于合模状态后,上模板与流道板上所述流道槽所处部位相对应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到流道板上后,使所述流道槽形成断面封闭的流道,同时,所述注胶孔上端与所述流道相接,并由此形成从所述进胶孔经所述流道和所述注胶孔到上模板的模腔的注胶通道;当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