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02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下料滑道。每一定位板的内侧均设有下料底盘,下料底盘的一侧设有推料板和挡块,定位板、下料底盘和推料板构成一下料机构。机架上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及链轮组,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料丝杠和第二进料丝杠,支撑板、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链轮组、第一进料丝杠及第二进料丝杠构成一排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利,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组合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
技术介绍
微通道扁管落料排管装置应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过程,可实现微通道扁管的落料排管,实现微通道换热器的全自动生产。但是,传统的微通道扁管落料排管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稳定性不好,可靠性不高,易使微通道扁管在落料过程中产生变形冲击,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机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下料滑道;每一定位板的内侧均设有下料底盘,所述下料底盘的一侧设有推料板和挡块,所述定位板、下料底盘和推料板构成一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及链轮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料丝杠和第二进料丝杠,所述第一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链轮组、第一进料丝杠及第二进料丝杠构成一排管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通道的上端呈V形,所述下料通道的下端呈L形;所述下料底盘为圆形,所述下料底盘的边缘对称分布有两组卡槽,当其中一组卡槽处于水平位置时,处于水平位置的卡槽与所述下料通道下端的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行设有一台面,所述台面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台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推料板下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扣设于所述滑轨上,并沿着滑轨左右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面下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经同步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偏心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板上部边缘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微通道扁管;所述推料板下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开设有条形孔;所述传动块贯穿所述台面的贯穿槽,所述偏心轮位于所述传动块的条形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贯穿所述定位板,所述下料底盘安装于所述第二转杆上;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经同步带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所述第二转杆带动所述下料底盘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具有一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为90°,所述弧形面的一端部与所述下料滑道相连通,所述弧形面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排管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一组导轨,所述第一进料丝杠和第二进料丝杠上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扣设于所述导轨上,并沿导轨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链轮组包括第一链轮组和第二链轮组;所述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链轮组转动,所述第一链轮组带动所述第一进料丝杠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链轮组转动;所述第二链轮组带动所述第二进料丝杠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一螺杆和两导滑杆,所述螺杆和导滑杆贯穿所述定位板,所述螺杆位于两导滑杆之间位置;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转轮。上述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微通道扁管的自动下料排管,自动化程度高。所述下料通道的特殊结构避免了微通道扁管在下料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变形,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所述排管机构将微通道扁管快速送到指定的位置,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角度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下是本专利技术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机架10、支撑脚11、定位板12、下料滑道121、推料板13、滑块131、支撑板14、导轨141、导滑块142、台面15、贯穿槽151、滑轨152、螺杆16、导滑杆17、转轮18、下料底盘20、卡槽21、挡块22、减速电机30、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一链轮组33、第二链轮组34、第一进料丝杠35、第二进料丝杠36、第一转杆40、第一传动轮41、偏心轮42、传动块50、条形孔51、第二转杆60、第二传动轮61、第二电机6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1,增加了机架10的稳定性。机架10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板12,每一定位板12上设有一下料滑道121。下料通道的上端呈V形,便于微通道扁管的进入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下端呈L形,以便于微通道扁管的传送。每一定位板12的内侧均设有下料底盘20,下料底盘20的一侧设有推料板13和挡块22,定位板12、下料底盘20和推料板13构成一下料机构。该下料底盘20为圆形,下料底盘20的边缘对称分布有两组卡槽21,卡槽21的宽度与微通道扁管相匹配。当其中一组卡槽21处于水平位置时,另一组卡槽21处于垂直状态,处于水平位置的卡槽21与该下料通道下端的在同一水平面上。机架10上设有一支撑板14,支撑板14上设有减速电机30、传动齿轮组及链轮组。支撑板14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料丝杠35和第二进料丝杠36,第一进料丝杠35设于支撑板14的一端,第二进料丝杠36设于支撑板14的另一端。支撑板14、减速电机30、传动齿轮组、链轮组、第一进料丝杠35及第二进料丝杠36构成一排管机构。第一进料丝杠35和第二进料丝杠36上均设有两段不同导程,靠近下料底盘20的一段导程大,另一段导程小,主要适应微通道扁管的下落和与翅片的组装两个不同工艺的要求。该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相啮合。所述链轮组包括第一链轮组33和第二链轮组34。第一齿轮31带动第一链轮组3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进料丝杠35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第二链轮组3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进料丝杠36转动。机架10行设有一台面15,台面15的两端分别开设一贯穿槽151,台面15上设有滑轨152。所述推料板13下部设有滑块131,滑块131扣设于滑轨152上,并沿着滑轨152左右移动,推料板13随着该滑块131左右移动,实现推料功能。该台面15下部连接有第一转杆40,第一转杆40的中部设有第一传动轮41,第一传动轮41通过同步带连接有第一电机(图中未标示)。该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轮4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杆40转动。第一转杆40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偏心轮42。所述推料板13上部边缘具有一容置部,用于容置微通道扁管。推料板13下部连接有传动块50,传动块50开设有条形孔51。该传动块50贯穿台面15的贯穿槽151,偏心轮42位于传动块50的条形孔51中。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40转动,第一转杆40带动偏心轮4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块50移动,最终,所述推料板13随着传动块50左右移动,实现微通道扁管的推送。该机架10上设有第二转杆60,第二转杆60贯穿两定位板12,位于两定位板12之间位置。所述下料底盘20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下料滑道;每一定位板的内侧均设有下料底盘,所述下料底盘的一侧设有推料板和挡块,所述定位板、下料底盘和推料板构成一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及链轮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料丝杠和第二进料丝杠,所述第一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链轮组、第一进料丝杠及第二进料丝杠构成一排管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下料滑道;每一定位板的内侧均设有下料底盘,所述下料底盘的一侧设有推料板和挡块,所述定位板、下料底盘和推料板构成一下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及链轮组,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进料丝杠和第二进料丝杠,所述第一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料丝杠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减速电机、传动齿轮组、链轮组、第一进料丝杠及第二进料丝杠构成一排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的上端呈V形,所述下料通道的下端呈L形;所述下料底盘为圆形,所述下料底盘的边缘对称分布有两组卡槽,当其中一组卡槽处于水平位置时,处于水平位置的卡槽与所述下料通道下端的在同一 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行设有一台面,所述台面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台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推料板下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扣设于所述滑轨上,并沿着滑轨左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下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经同步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偏心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扁管自动下料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上部边缘具有一容置部,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宇张国军李海洲黄禹龚时华李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华科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