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391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外壳的一端设置拉杆盖、拉杆座,另一端设置端盖;拉杆盖、拉杆座之间设有活塞、轴套、滚动轴承;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分别设有出入口,通过出入口充放气;夹头设置于拉杆的一端,穿过端盖露出一部分;联轴器将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轴连接,蜗杆与蜗轮配合,蜗轮与拉杆共轴,蜗轮轴即为拉杆轴;电机的转动最终带动拉杆轴旋转运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精密旋转轴装置,能够夹持管材高精度旋转、兼容管材自动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壁管材激光微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精密旋转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激光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追求高速高精度的加工效果,许多关键核心元器件被运用在激光微加工设备领域,精密旋转轴作为数控加工设备必不可少的核心元器件,被大量应用于高精密激光加工设备中。目前,激光微加工使用的精密旋转轴多依靠国外进口。这些引进的精密旋转轴结构复杂、价格高、供货周期长、元器件损坏后维修不便,且由于它们都是作为标准件被引进,难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进行灵活变更设计并符合具体的应用场合,这些都大大制约了自主项目的顺利推进。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场合灵活的精密旋转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现有精密旋转轴装置结构复杂、应用场合难以灵活变更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所述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拉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拉杆盖、拉杆座,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所述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拉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拉杆盖、拉杆座,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拉杆盖、拉杆座之间设有活塞、轴套、滚动轴承;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分别设有出入口,通过出入口充放气;所述夹头设置于拉杆的一端,穿过端盖露出一部分;夹头通过从旋转轴靠近拉杆盖的一端拧入拉杆模块的另一端螺纹孔中;所述联轴器将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轴连接,蜗杆与蜗轮配合,所述蜗轮与拉杆共轴,蜗轮轴即为拉杆轴;电机的转动最终带动拉杆轴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薄壁管材夹持的精密旋转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 所述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拉杆为中空结构; 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拉杆盖、拉杆座,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拉杆盖、拉杆座之间设有活塞、轴套、滚动轴承;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分别设有出入口,通过出入口充放气;所述夹头设置于拉杆的一端,穿过端盖露出一部分;夹头通过从旋转轴靠近拉杆盖的一端拧入拉杆模块的另一端螺纹孔中; 所述联轴器将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轴连接,蜗杆与蜗轮配合,所述蜗轮与拉杆共轴,蜗轮轴即为拉杆轴;电机的转动最终带动拉杆轴旋转运动; 夹紧管材时,对第一气腔充气,高压气体会推动拉杆模块朝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外壳和端盖一起朝第一方向运动,直到端盖的内圆锥面与夹头的外圆锥面紧贴为止,端盖继续向第一方向运动,导致弹性夹头收紧,将管材抱住,保持该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宁军夏发平马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