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包覆切削工具(以下,称为包覆工具),其在切削时通过使硬质包覆层中含有金属硼化物来发挥优异的耐热性,在高硬度钢的高速车削加工中也长期维持优异的耐磨性和耐龟裂性。
技术介绍
包覆工具中一般已知有,在各种钢或铸铁等工件的车削加工中所使用的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车刀的前端部的刀片、或装卸自如地安装该刀片且与用于端面切削加工或槽加工还有台阶面加工等的实心式立铣刀相同地进行切削加工的刀片式立铣刀等。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示,已知有如下包覆工具,其在高速钢基体的表面形成有由下部层、中间层、上部层构成的硬质包覆层而成,所述下部层由Tic、TiN, TiCN中的一种单层或2种以上的多层构成且平均层厚为0.5 5 μ m,所述中间层由Ti和Al的复合氮化物构成且平均层厚为0.5 5 μ m,所述上部层由Ti和Al的复合氮氧化物构成且平均层厚为0.5 5μπι。即,已知有在最表面包覆(Ti,Al) (O,N)并促进氧化物的形成,且提高化学稳定性的包覆工具。并且,如专利文献2所示,已知有在基体表面包覆由选自Al、S1、Cr、W、T1、Nb、Zr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构成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在由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烧结体、高速钢或金属陶瓷构成的工具基体上具有硬质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包覆层由下部层和上部层构成,其中,所述下部层由形成于工具基体上的由(Ti1?xAlx)N、x=0~0.7的成分体系构成且具有1~5μm的层厚的Ti与Al的复合氮化物层构成,所述上部层形成于该下部层之上且由具有0.5~3μm的平均层厚的铬硼化物层构成,并且,在所述下部层和上部层的界面测定邻接的晶粒的取向差时,(Ti1?xAlx)N的(111)取向与铬硼化物的(0001)取向的角度差存在于0~5度范围的界面长度占观察到的整个界面长度的线段比例为5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3 JP 2012-0107361.一种表面包覆切削工具,其在由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烧结体、高速钢或金属陶瓷构成的工具基体上具有硬质包覆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包覆层由下部层和上部层构成,其中,所述下部层由形成于工具基体上的由(TihAlx) N,X=O 0.7的成分体系构成且具有I 5 μ m的层厚的Ti与Al的复合氮化物层构成,所述上部层形成于该下部层之上且由具有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耕一,田中裕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