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加工自动进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365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材加工自动进料方法,其包括S1:计算单根管材可以进行切割的总次数;S2:判断切割次数是否大于等于1;是则执行S3:自动进给并切割,同时对切割次数减1计数,然后再执行S2;否则转入S4:结束切割。本方法能够在管材微加工过程中连续不断自动上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器的停机时间,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薄壁管材微加工的上料形式为手动操作上料,具体为:结合图1中所示,首先点击进料功能图标,平行二指夹钳5夹紧管材I的同时,夹头3松开,旋转轴整体2沿轴向左运动一端距离,通常为需要进料的距离(不要碰到限位开关即可);再点击进料功能图标,旋转轴整体2沿轴向右运动定位后,夹头3再夹紧管材,平行夹钳5松开,从而可以对管材I进行切割操作。而现有技术中的薄壁管材微加工设备在一次加工完成后需要旋转轴整体2先退回到左侧(靠近零点位置),重新再夹持管材1,相当于只能一次性将管材I向右端进料给定的距离,而不能随着切割点在管长方向上的变化管材连续一直向右进料(这是由于管材I切割过程中,管材I 一直处于被夹头3夹紧状态)。这就造成了每一次切割操作都会发生停机,大大的降低了管材I切割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在管材微加工过程中连续不断自动上料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机器的停机时间,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S1:计算单根管材可以进行切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加工自动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S1:计算单根管材可以进行切割的总次数;S2:判断切割次数是否大于等于1;是则执行S3:自动进给并切割,同时对切割次数减1计数,然后再执行S2;否则转入S4:结束切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加工自动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 S1:计算单根管材可以进行切割的总次数; S2:判断切割次数是否大于等于I ; 是则执行S3:自动进给并切割,同时对切割次数减I计数,然后再执行S2 ; 否则转入S4:结束切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加工自动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具体的为:所述次数等于管材的原始长度减去在进料设备上被夹持的长度与单次进料长度之和后,再除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宁军夏发平马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