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334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动机、第一传动轴、齿轮箱、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支架,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混料筒,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配合,所述混料筒为V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的混料效率高,维修成本较低,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碳化硅微粉是制作太阳能硅片、半导体硅片、工程陶瓷、加热元件、高级耐火材料等产品的重要材料,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大力发展,对碳化硅微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质量的碳化硅微粉的生产中,需要对烘干后的碳化硅微粉进行混料处理。然而传统的混料装置采用锥形混料筒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混料处理,这样会使碳化硅微粉堆积,造成碳化硅微粉的混合均匀度不高,混料效率较差。并且传统的混料装置采用齿轮箱与筒体之间采用链条连接,这样混料筒对链条产生的冲击力常使链条被拉坏,这样便需要增加了维修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这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混料效率高,维修成本较低,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包括电动机、第一传动轴、齿轮箱、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支架,它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混料筒,所述电动机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与齿轮箱相连,所述齿轮箱通过第二传动轴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配合,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三传动轴与混料筒相连,所述第三传动轴设于支架之上。优选的在于,所述混料筒为V型结构。更为优 选的,所述混料筒内壁设有防粘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采用V型混料筒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混料,使得其混合均匀,混料效率高,并且齿轮箱与混料筒之间采用齿轮传动,避免了以往采用链条传动时,链条容易被拉坏的缺点,从而使得其维修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闻。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动机;2_第一传动轴;3_齿轮箱;4_第二传动轴;5_主动轮;6_从动轮;7_第三传动轴;8_混料筒;9_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如图1所述,一种碳化娃微粉的混料装置,包括电动机1、第一传动轴2、齿轮箱3、第二传动轴4、第三传动轴7和支架9,还包括主动轮5、从动轮6和混料筒8,所述电动机I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2与齿轮箱3相连,所述齿轮箱3通过第二传动轴4与主动轮5相连,所述主动轮5与从动轮6相配合,所述从动轮6通过第三传动轴7与混料筒8相连,所述第三传动轴7设于支架9之上。为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混料筒8为V型结构,所述混料筒8内壁设有防粘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工作时,通过电动机I带动与齿轮箱3相连的主动轮5转动,主动轮5带动从动轮6转动,从而使得混料筒8转动。本专利技术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采用V型混料筒8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混料,使得其混合均匀,混料效率高,并且齿轮箱3与混料筒8之间采用齿轮传动,避免了以往采用链条传动时,链条容易被拉坏的缺 点,从而使得其维修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混料装置,包括电动机(1)、第一传动轴(2)、齿轮箱(3)、第二传动轴(4)、第三传动轴(7)和支架(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动轮(5)、从动轮(6)和混料筒(8),所述电动机(1)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2)与齿轮箱(3)相连,所述齿轮箱(3)通过第二传动轴(4)与主动轮(5)相连,所述主动轮(5)与从动轮(6)相配合,所述从动轮(6)通过第三传动轴(7)与混料筒(8)相连,所述第三传动轴(7)设于支架(9)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娃微粉的混料装置,包括电动机(I)、第一传动轴(2)、齿轮箱(3)、第二传动轴(4)、第三传动轴(7)和支架(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主动轮(5)、从动轮(6)和混料筒(8),所述电动机(I)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2)与齿轮箱(3)相连,所述齿轮箱(3)通过第二传动轴(4)与主动轮(5)相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青州微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