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速液压钳,包括:上下模块、回油阀杆、活动手柄、大活塞、安全阀、柱塞密封体,其特征是:柱塞密封体在螺栓内设有上、下腔体,中间置一柱塞,贴着柱塞设有对称的上、下密封套,上、下密封套上各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上、下腔体的两端设有上、下压圈,柱塞的上端置一轴套,其内置一轴销与活动手柄相连,柱塞的下端置于油腔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渗油、漏气的双速液压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液压钳,其液压密封件都采用耐油橡胶,如“O”形、“Y”形密封圈等,虽有较好的弹性和密封性,但耐磨性不够理想,使其与活塞或活塞杆长久摩擦后,就会导致磨损老化,造成漏油失压,影响液压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速液压钳,对本产品的主要部位柱塞密封体进行了改进,设计成两种不同密封件的组合型结构,并由聚四氟乙烯与高耐油橡胶两种材料制成,克服了上述缺点,达到了延长使用寿命之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速液压钳,包括上下模块、回油阀杆、活动手柄、大活塞、安全阀、柱塞密封体,其特征是柱塞密封体在螺栓内设有上、下腔体,中间置一柱塞,贴着柱塞设有对称的上、下密封套,上、下密封套上各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上、下腔体的两端设有上、下压圈,柱塞的上端置一轴套,其内置一轴销与活动手柄相连,柱塞的下端置于油腔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解决了传统产品的漏油问题,具有弹性强、耐磨损、油压高度密封的良好性能,使本产品的工作寿命成倍增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柱塞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下模块 2回油阀杆 3活动手柄 4大活塞5安全阀 6柱塞密封体 7螺栓 8上腔体 9下腔体 10柱塞11上密封套 12下密封套 13密封圈 14上压圈 15下压圈16轴套 17轴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上下模块1、回油阀杆2、活动手柄3、大活塞4、安全阀5、柱塞密封体,柱塞密封体6在螺栓7内设有上、下腔体8、9,中间置一柱塞10,贴着柱塞设有对称的上、下密封套11、12,上、下密封套11、12上各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13,上、下腔体8、9的两端设有上、下压圈14、15,柱塞10的上端置一轴套16,其内置一轴销17与活动手柄3相连,柱塞10的下端置于油腔内。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上、下密封套11、12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其套厚不大于1毫米,这样在密封圈13的作用下,长久保持上、下密封套11、12与柱塞10之间的密封耐磨性能,从而达到柱塞10置于螺栓7的上、下腔体8、9内上下活动时,其上端与空气密封,绝对不会漏气,其下端与腔内的液压油密封,绝对不会漏油渗油,使油泵保持高度密封,较好解决了本产品领域一大难点,使之寿命大幅提高。本技术集众多产品优点于一身,结构先进、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操作方便,不受方向限制,具有双速装置,即空载快速接近导线,负载慢速压接牢固,压接时(如图1所示)先把所需要的上下模块1的规格,参阅刻号选择好装入,再将导线装入压模内,压接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回油阀杆2,然后揿动活动手柄3,使大活塞4快速推进顶到上下模块1相互接触状态,此时继续使劲揿动活动手柄3,即刻就可听安全阀5的泄放声,即压接完成,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将回油阀杆2旋至限位点,此时大活塞4迅速回复原位,取出导线即可,如此反复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双速液压钳,包括上下模块、回油阀杆、活动手柄、大活塞、安全阀、柱塞密封体,其特征是柱塞密封体在螺栓内设有上、下腔体,中间置一柱塞,贴着柱塞设有对称的上、下密封套,上、下密封套上各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上、下腔体的两端设有上、下压圈,柱塞的上端置一轴套,其内置一轴销与活动手柄相连,柱塞的下端置于油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速液压钳,其特征是上、下密封套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其套厚不大于1毫米。专利摘要一种双速液压钳,包括上下模块、回油阀杆、活动手柄、大活塞、安全阀、柱塞密封体,其特征是柱塞密封体在螺栓内设有上、下腔体,中间置一柱塞,贴着柱塞设有对称的上、下密封套,上、下密封套上各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上、下腔体的两端设有上、下压圈,柱塞的上端置一轴套,其内置一轴销与活动手柄相连,柱塞的下端置于油腔内,本技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解决了传统产品的漏油问题,具有弹性强、耐磨损、油压高度密封的良好性能,使本产品的工作寿命成倍增长。文档编号B25B7/00GK2565588SQ02266890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姚德利 申请人:姚德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姚德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