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124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它包括轴承端盖主体、第一弧形凸台、长形凹槽、短柱、短形凹槽、第二弧形凸台、若干小圆孔、第三弧形凸台、端盖主体凹槽、四块长弧形凸块、四块短弧形凸块、四个长形孔洞、端盖主体第一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第二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第三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中心轴承孔、两根第一支柱、左固定块、第二方形支柱、长方形凹槽、右固定块、两根第三圆形柱、第四圆形多级柱、第五圆形多级柱、第六圆形多级柱、第七圆形多级柱和环块;它设计布局合理,外形尺寸适中,装拆方便、密封性好,且与定子外壳紧固不晃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
技术介绍
电机轴承端盖按其结构分为嵌入式和凸缘式,每种又分为闷盖和透盖两种,在一般情况下嵌入式轴承端盖不采用螺钉,存在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还存在密封性能差等问题,而一些采用凸缘式轴承端装置虽然安装装拆方便,但是外轮廓尺寸较大,不能吻合电机内部组件,例如与固定轴承的配对和与定子外壳紧固程度,这极大关系到电机内部结构及功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它根据设计布局合理,外形尺寸适中,装拆方便、密封性好,容纳调节电机行程的各个组键以及与定子外壳紧固不晃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它包括轴承端盖主体、第一弧形凸台、长形凹槽、短柱、短形凹槽、第二弧形凸台、若干小圆孔、第三弧形凸台、端盖主体凹槽、四块长弧形凸块、四块短弧形凸块、四个长形孔洞、端盖主体第一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第二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第三外层内孔台、端盖主体中心轴承孔、两根第一支柱、左固定块、第二方形支柱、长方形凹槽、右固定块、两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轴承端盖主体(1)、第一弧形凸台(2)、长形凹槽(3)、短柱(4)、短形凹槽(5)、第二弧形凸台(6)、若干小圆孔(7)、第三弧形凸台(8)、端盖主体凹槽(9)、四块长弧形凸块(10)、四块短弧形凸块(11)、四个长形孔洞(12)、端盖主体第一外层内孔台(13)、端盖主体第二外层内孔台(14)、端盖主体第三外层内孔台(15)、端盖主体中心轴承孔(16)、两根第一支柱(17)、左固定块(18)、第二方形支柱(19)、长方形凹槽(20)、右固定块(21)、两根第三圆形柱(22)、第四圆形多级柱(23)、第五圆形多级柱(24)、第六圆形多级柱(25)、第七圆形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轴承端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轴承端盖主体(I)、第一弧形凸台(2)、长形凹槽(3)、短柱(4)、短形凹槽(5)、第二弧形凸台(6)、若干小圆孔(7)、第三弧形凸台(8)、端盖主体凹槽(9)、四块长弧形凸块(10)、四块短弧形凸块(11)、四个长形孔洞(12)、端盖主体第一外层内孔台(13)、端盖主体第二外层内孔台(14)、端盖主体第三外层内孔台(15)、端盖主体中心轴承孔(16)、两根第一支柱(17)、左固定块(18)、第二方形支柱(19)、长方形凹槽(20)、右固定块(21)、两根第三圆形柱(22)、第四圆形多级柱(23)、第五圆形多级柱(24)、第六圆形多级柱(25)、第七圆形多级柱(26)和环块(27),所述轴承端盖主体(I)中的上部端、下部端和右部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台(2)、第二弧形凸台(6)和第三弧形凸台(8);所述第一弧形凸台(2)上从左到右设置有长形凹槽(3)、短柱(4)和短形凹槽(5);所述第二弧形凸台(6)上从上到下设置有短形凹槽(5)、短柱(4)和长形凹槽(3);所述第三弧形凸台(8)从左到右设置有长形凹槽(3)、短柱(4)和长形凹槽(3);所述若干小圆孔(7)设置在轴承端盖主体(I)正面上,端盖主体第一外层内孔台(13)的外侧圆形四周上;所述端盖主体凹槽(9)设置在轴承端盖主体(I)左侧;所述四块长弧形凸块(10)和四块短弧形凸块(11)均匀相间设置在轴承端盖主体(I)外侧圆形四周;所述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元俊
申请(专利权)人:德恩科电机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