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装卸机构及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58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卸操作简便(迅速)、且能够防止异常放电的新型的放电灯装卸机构及放电灯。在放电灯的一侧的固定灯头设置针对灯固定台座的接触端面、从该接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接触轴、以及以离开上述接触端面的方式形成于该接触轴的被牵拉突起,另一方面,在用于支承上述固定灯口的灯固定台座上形成有灯支承孔,该灯支承孔形成为供被牵拉突起与接触轴贯穿但接触端面不会通过的大小,此外,放电灯装卸机构还设有一对开闭脚和开闭脚锁定机构,该一对开闭脚与贯穿上述灯支承孔的固定灯口的被牵拉突起卡合,从而借助该被牵拉突起将接触端面压靠于灯固定台座,该开闭脚锁定机构用于将该一对开闭脚固定于闭合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电灯装卸机构及放电灯
技术介绍
短弧(short arc)型放电灯(以下称作放电灯)在发光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灯头(导通金属部件)。一侧的灯头是借助灯装卸机构而固定在照明装置(例如曝光装置)的灯固定台座上的固定灯头,另一侧的灯头是供导电用的导线连接的活动灯头。当对灯固定台座与导线之间(即一对灯头之间)施加放电电压时,在发光管内的阳极与阴极之间(亮点)发生放电,产生照明光。在该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以在灯头与灯固定台座之间完全不产生丝毫间隙的状态对两者进行固定。若产生间隙,则会在该间隙之间发生异常放电,放电灯或灯固定台座的寿命变短。并且,若由于间隙而产生晃动(游隙),则亮点的位置变动,无法使照明光获得所设计的光强度和分布。也需要将放电灯相对于灯固定台座的方向(以灯轴线为中心的旋转位置)保持于指定位置。若不将放电灯相对于灯固定台座的方向保持在恒定范围内,则压力会经由从活动灯头伸出的导线而作用于放电灯,导致破损(破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52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9722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7316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30561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232183号公报一直以来,提出了各种放电灯装卸机构的方案(专利文献I 5)。但是,从装卸操作的简便性(迅速性)与防止异常放电的观点考虑,均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放电灯装卸机构和放电灯,该放电灯装卸机构能够简便(迅速)地进行装卸操作,且能够良好地防止异常放电。另外,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将放电灯的方向容易地限制为恒定(范围)的放电灯装卸机构和放电灯。基于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放电灯的一侧的灯头上设置针对灯固定台座的接触端面、从该接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接触轴、以及与该接触轴一体地离开上述接触端面的被牵拉突起,另一方面,在用于支承上述固定灯头的灯固定台座上设有灯支承孔,该灯支承孔形成为供被牵拉突起与接触轴贯穿但接触端面不会通过的大小,此夕卜,上述放电灯装卸机构还设有一对开闭脚和开闭脚锁定机构,该一对开闭脚与贯穿上述灯支承孔的固定灯头的被牵拉突起卡合,从而借助该被牵拉突起将接触端面压靠于灯固定台座,该开闭脚锁定机构用于将该一对开闭脚固定于闭合位置。能够在一对开闭脚与放电灯的被牵拉突起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锥面,在闭合了该一对开闭脚时,将接触轴的外周面压靠于灯支承孔内壁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该锥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锥面设置为将接触轴在灯支承孔内的移动方向限制为特定方向。另外,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一对开闭脚与放电灯的被牵拉突起上形成锥面,该锥面用于在闭合了该一对开闭脚时确定该接触轴在灯支承孔内的位置,而无需使接触轴的外周面与灯支承孔内壁接触。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中,均优选的是在放电灯的接触轴的外周面与灯固定台座的灯支承孔的内壁之间设置非圆弧部,该非圆弧部相互卡合,从而确定放电灯的以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位置。本技术在放电灯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放电灯,其具有相对于灯固定台座的灯支承孔进行装卸的固定灯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灯头中设有:针对灯固定台座的接触端面、从该接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接触轴、以及以离开上述接触端面的方式形成于该接触轴且使上述接触端面与灯固定台座接触的被牵拉突起。优选的是在接触轴的外周面形成非圆弧部,该非圆弧部用于确定该放电灯的以轴线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和放电灯,由于能够通过闭合支承于灯固定台座的开闭脚来将放电灯的接触端面压靠于灯固定台座,因此,能够迅速且简便地进行放电灯装卸操作,能够防止异常放电。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照明装置的整体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将开闭脚张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闭合并锁定该开闭脚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1V剖开后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放电灯的被牵拉突起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一对开闭脚的截面形状(锥形状)的其他例的剖视图。图6A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灯支承孔与放电灯接触轴的形状例子的俯视图。图6B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绕放电灯接触轴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灯支承孔与放电灯接触轴的形状例子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灯支承孔与放电灯接触轴的形状例子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灯支承孔与放电灯接触轴的形状例子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具备本技术的放电灯装卸机构的照明装置的整体。放电灯10在发光管11的两端部分别具有灯头(导通金属部件)12与灯头13。在发光管11内设有与圆筒状的灯头12和灯头13导通的阳极12a与阴极13a,在该阳极12a与阴极13a之间形成进行放电时的亮点。亮点形成(生成)在穿过圆筒状的灯头12与灯头13的轴心的轴线上。将穿过灯头12与灯头13的轴心的线段定义为放电灯10的轴线。该放电灯10的灯头12是借助装卸机构21而相对于照明装置的主体20进行装卸的固定灯头,灯头13是供导电用的导线14连接的活动灯口。在照明装置主体20中具备反射镜22。放电灯10的固定灯头12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黄铜构成,如图2所示,固定灯口 12包括:与轴线正交的接触端面16、从该接触端面16的中心延伸的接触轴17、以及以沿轴向离开接触轴17的方式隔着小径部18 —体地形成于接触轴17的被牵拉突起19。被牵拉突起19呈以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状,在被牵拉突起19的靠接触端面16的一侧具有直径逐渐缩小的截顶圆锥面部(锥面部)19t。装卸机构21具有供导线23连接的灯固定台座24,在该灯固定台座24上穿设有灯支承孔25。在图4中没有描绘导线23。在灯固定台座24 (照明装置主体20)上还枢轴固定有一对开闭脚26,该开闭脚26能够借助轴26a而隔着穿过灯支承孔25的中心的分割线25a对称地进行开闭。一对开闭脚26具有与被牵拉突起19的截顶圆锥面部19t卡合的锥面部26t。并且,在一对开闭脚26的与轴26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有以闭合一对开闭脚26的状态进行锁定的开闭脚锁定机构27。开闭脚锁定机构27包括设于一个开闭脚26的锁定托架部27a、以及设于另一个开闭脚26的锁定杆27d,该锁定杆27d能够以轴27c作为中心而立起、倒伏,锁定环27f的一端部借助轴27e枢轴固定于锁定杆27d。锁定环27f的另一端锁定部27g与锁定托架部27a卡合、脱离,在将另一端锁定部27g钩挂于锁定托架部27a的状态下使锁定杆27d倒向锁定方向X来进行锁定,当使锁定杆27d向解锁方向立起时解除锁定。这种卡扣锁定机构是公知的。以上的装卸机构21的灯支承孔25、一对开闭脚26、固定灯口 12 (接触端面16)、接触轴17、小径部18及被牵拉突起19通过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灯装卸机构,其用于使放电灯的一侧的固定灯头相对于灯固定台座进行装卸,该放电灯在发光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位于同轴上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放电灯装卸机构包括:一体地形成在放电灯的上述固定灯头上的、针对上述灯固定台座的接触端面、从接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接触轴以及以离开上述接触端面的方式形成于该接触轴的被牵拉突起;灯支承孔,其形成于用于支承上述固定灯头的灯固定台座,且形成为供上述被牵拉突起和接触轴贯穿但接触端面不会通过的大小;一对开闭脚,其与贯穿上述灯支承孔的固定灯头的被牵拉突起卡合,从而借助该被牵拉突起将接触端面压靠于灯固定台座;以及开闭脚锁定机构,其用于将上述一对开闭脚固定于闭合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30 JP 2012-1895461.一种放电灯装卸机构,其用于使放电灯的一侧的固定灯头相对于灯固定台座进行装卸,该放电灯在发光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位于同轴上的灯头,其特征在于, 放电灯装卸机构包括: 一体地形成在放电灯的上述固定灯头上的、针对上述灯固定台座的接触端面、从接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接触轴以及以离开上述接触端面的方式形成于该接触轴的被牵拉突起; 灯支承孔,其形成于用于支承上述固定灯头的灯固定台座,且形成为供上述被牵拉突起和接触轴贯穿但接触端面不会通过的大小; 一对开闭脚,其与贯穿上述灯支承孔的固定灯头的被牵拉突起卡合,从而借助该被牵拉突起将接触端面压靠于灯固定台座;以及 开闭脚锁定机构,其用于将上述一对开闭脚固定于闭合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开闭脚与放电灯的被牵拉突起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锥面,在闭合了该一对开闭脚时,该锥面使用于将上述接触轴的外周面压靠于上述灯支承孔内壁的方向的力发挥作用。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弘吉田悠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奥珂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