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生成装置和臭氧生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95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臭氧生成装置和臭氧生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即使在各种使用环境下也能够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臭氧生成装置是使用准分子灯(4)的臭氧生成装置(1),点亮准分子灯(4),在照度降低之前,熄灭准分子灯(4),从而能够成为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生成装置和臭氧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准分子灯的臭氧生成装置,尤其涉及臭氧浓度的调整。
技术介绍
作为生成氧化力强的臭氧的方法,可以通过对大气等含氧的原料气体照射紫外线来生成臭氧。作为调整这样生成的臭氧的浓度的方法,有调整臭氧生成装置生成臭氧的时间的方法、使施加于臭氧生成装置的电压变化来调整每单位时间的臭氧生成量的方法、以及相对于臭氧生成装置生成的每单位时间的臭氧生成量来调整含氧的原料气体的供给量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照射使臭氧生成的紫外线的光源,例如使用准分子灯。从准分子灯放射的波长2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臭氧生成效率好,可生成高浓度地含有臭氧的气体。但是,在以高温、低流量流通原料气体的区域配置有准分子灯的使用环境中,若准分子灯的表面温度成为70℃以上,则紫外线照度降低(参照专利文献2)。进一步,若由于成为过热状态的准分子灯而使含有臭氧的气体成为40℃以上,则臭氧开始分解(参照专利文献3)。由此可见,根据使用环境而受到准分子灯的过热、臭氧分解的影响,因此根据使用环境而分别使用臭氧生成量不同的多个准分子灯来调整臭氧生成量(参照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74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9660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37-1794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9-0437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臭氧浓度不仅受到与从准分子灯放射的紫外线照度相应的臭氧生成的影响,而且根据原料气体的温度、流量等使用环境,还受到紫外线照度降低、臭氧分解的影响。因此,难以抑制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并调整臭氧浓度。因此,需要即使在各种使用环境下也能够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使用准分子灯的臭氧生成装置,点亮准分子灯,在照度降低之前,熄灭准分子灯,从而能够成为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例如,一种来自准分子灯的紫外线所照射的含氧的流体的流量为1m3/分钟以下的臭氧生成装置,点亮准分子灯,在表面温度成为最大之前,熄灭准分子灯,从而尤其在高温、低流量下的使用环境中,能够成为防止准分子灯成为过热状态而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例如,准分子灯处于常亮时的臭氧生成量为3mg/小时以上,点亮准分子灯,在臭氧分解变为活性之前,熄灭准分子灯,从而尤其在配置有臭氧生成量大且发热大的准分子灯的使用环境中,能够成为防止准分子灯成为过热状态而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进而,在准分子灯的点亮时间比从开始点亮起到准分子灯放射的紫外线照度从开始点亮起到成为最大为止的时间长时,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影响明显,因此能够成为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效果较大的臭氧生成装置。或者,一种通过反复进行准分子灯的点亮和熄灭来调整所生成的臭氧浓度的臭氧生成装置,通过使点亮的时间恒定为1s(秒)以下并改变熄灭的时间来调整臭氧浓度,即使生成低浓度的臭氧时,也能够成为臭氧浓度稳定的可靠性高的臭氧生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臭氧生成方法使来自准分子灯的紫外线所照射的含氧的流体的流量为1m3/分钟以下,反复进行准分子灯的点亮和熄灭,从而调整臭氧浓度,所述准分子灯处于常亮时的臭氧生成量为3mg/小时以上,在准分子灯所导致的臭氧生成的效率降低开始之前,熄灭准分子灯,从而能够成为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方法。另外,一种臭氧生成方法在配置有臭氧生成单元的臭氧生成部以1m3/分钟以下的流量流通含氧的流体,反复进行利用臭氧生成单元的臭氧生成的开始和停止,从而调整臭氧浓度,在臭氧生成部的温度上升而臭氧分解变为活性之前,停止利用臭氧生成单元的臭氧生成,改变该停止的时间,从而调整臭氧浓度,由此能够成为防止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方法。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降低的臭氧生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臭氧生成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臭氧生成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臭氧生成装置1具备管状流路2、轴流风扇3和准分子灯4。具有臭氧生成部的管状流路2形成原料气体(被照射体)流通的流路。原料气体是含氧的气体,在此空气流入管状流路2内。轴流风扇3相对于管状流路2的流入口2A同轴地配置,是供给沿着管状流路2(臭氧生成部)的方向移动的流体的流体供给部。若开始运转轴流风扇3,则周围的空气流入管状流路2,在沿着管状流路2的方向上原料气体从流入口2A朝向排出口2B流通。作为臭氧生成单元的准分子灯4具有封入有放电气体的管状的放电容器,以放电容器的轴(灯轴)与管状流路2的轴垂直的方向被未图示的支承构件支承。利用未图示的电源部的控制而点亮,放射紫外线(例如172nm)。如果对从流入口2A侧流入的含氧的原料气体照射紫外线,则产生臭氧,生成的臭氧向排出口2B侧排出,用于除臭、杀菌处理等。一般而言,准分子灯的表面温度在约70℃以上时,紫外线照度降低的影响明显。因此,在以高温、低流量流通原料气体的区域配置有臭氧生成量大且发热大的准分子灯的使用环境中,在准分子灯开始点亮后紫外线照度变为最大(100%)之后,若准分子灯的冷却不充分而变为过热状态,则紫外线照度降低。例如,若利用相应于使用环境的发热和冷却的平衡使表面温度上升到80℃并恒定,则波长172nm的紫外线照度降低到90%并恒定。因此,在从开始点亮起到成为过热状态而照度开始降低为止的时间之前,通过熄灭准分子灯来调整臭氧浓度,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的降低即可。进一步优选为,即使未成为过热状态,在从开始点亮起到准分子灯的表面温度成为最大为止的时间之前,熄灭准分子灯即可。例如,对于在准分子灯开始点亮后紫外线照度达到最大(100%)2分钟后与开始点亮时相比降低至90%的紫外线照度并稳定点亮的准分子灯而言,与反复进行5分钟的点亮和5分钟的熄灭相比,设为反复进行1分钟的点亮和1分钟的熄灭的闪烁循环即可。另外,也可以以这种闪烁循环使多个灯交替地闪烁。即使是来自准分子灯的紫外线所照射的含氧的流体的流量为1m3/分钟以下的低流量下的使用环境,在从开始点亮起到准分子灯的表面温度成为最大为止的时间之前,熄灭准分子灯来调整臭氧浓度,从而可以防止紫外线照射效率、臭氧生成效率的降低。通常,由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若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变高,则促进分解,半衰期变短。温度引起的臭氧分解在达到约40℃时开始,在达到约60℃时变得活跃。尤其是,处于常亮时的臭氧生成量为3mg/小时以上的能够生成高浓度臭氧的准分子灯的紫外线照度高,伴随此的发热也大。在这种使用环境中,进行点亮,在成为过热状态而臭氧分解变为活性之前,熄灭准分子灯来调整臭氧浓度,从而可以防止臭氧生成效率的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使用准分子灯的臭氧生成装置,点亮所述准分子灯,在照度降低之前,熄灭所述准分子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5 JP 2019-1168251.一种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使用准分子灯的臭氧生成装置,点亮所述准分子灯,在照度降低之前,熄灭所述准分子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来自所述准分子灯的紫外线所照射的含氧的流体的流量为1m3/分钟以下的臭氧生成装置,
点亮所述准分子灯,在表面温度成为最大之前,熄灭所述准分子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分子灯处于常亮时的臭氧生成量为3mg/小时以上,
点亮所述准分子灯,在臭氧分解变为活性之前,熄灭所述准分子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分子灯的点亮时间比从开始点亮起到所述准分子灯放射的紫外线的照度成为最大为止的时间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児裕美吉田悠太佐藤博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奥珂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