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903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包括高压气源、驱动段、膜片、被驱动段、测试段、金属丝、模型球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驱动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一端用膜片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与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内模型球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试段是透明的有机玻璃管,可进行光学测量,测试段有双排孔,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匀分布的36个小孔,能精确控制模型球数量、排布、间距,形成实验所需的不同模型球阵,利用加速度计传感器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激波加载颗粒群动态力的直接测量,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种好的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激波与固体颗粒群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超声速气固两相流中,涉及医疗卫生、清洁能源、材料表面处理、安全防控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体应用例如粉末无针注射器、含尘燃气超声速分离、脉冲式粉末灭火器、超音速冷喷涂、固体燃料助推器喷嘴等。开展激波诱导的气固两相流研究,其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揭示激波与固体颗粒群的相互作用机理,掌握激波加载颗粒群的动态力,而实验研究则是解决该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就依赖为此专门设计的实验装置。前人利用激波管风洞产生激波,其一是基于光学方法,即利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激波及波后气流驱动下的颗粒群运动图像,获得速度、加速度数据,从而确定颗粒群受力,其主要缺陷是气相参数不能精确控制与测量;其二是针对单球或者若干球模型,开展有效阻力的直接测量,其主要缺陷是不能合理考虑颗粒群的空间排布或者临近颗粒的激波与尾迹涡结构干涉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高压气源、驱动段、膜片、被驱动段、测试段、金属丝、模型球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驱动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一端用膜片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与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内模型球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弓I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所述测试段轴向圆柱面上开有两排等距分布的小孔,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开有36等分分布的小孔,测试段安装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型球,每个模型球均一分为二,上半球顶部有一个连接孔,用金属丝和固定胶与模型球上半球连接,上半球底部对称有两个螺纹孔,下半球底部有一个的连接孔,用于金属丝和固定胶与模型球下半球的连接,下半球顶部中心一个有加速度计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加速度计传感器,加速度计传感器安装孔底部侧面有一个信号线输出孔,下半球底部对称有两个螺纹孔与上半球的两个螺纹孔用螺钉连接,如此将模型球经金属丝串联形成球阵模型固定于测试段孔内,与模型球个数相同的加速度计传感器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实现同步进行动态力测量。所述的测试段为透明有机玻璃圆管,测试段两排孔的孔径均为Φ1.5mm。所述的球阵模型为正排模型和错排模型。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测试段是透明的有机玻璃管,可进行光学测量,测试段有双排孔,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匀分布的36个小孔,能精确控制模型球数量、排布、间距,形成实验所需的不同模型球阵,利用加速度计传感器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激波加载颗粒群动态力的直接测量,用高速摄影仪和纹影仪拍摄激波与模型球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光学测量和力的直接测量可以实现对激波与颗粒群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激波诱导颗粒群动态阻力系数模型的实验研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激波管实验的总体布置图。图2是模型球装配剖面图。图3是模型球上半球剖面图。图4是模型球下半球剖面图。图5是模型球阵正排模型图。图6是模型球阵错排模型图。图中:1、高压气源,2、驱动段,3、膜片,4、被驱动段,5、测试段,6、金属丝,7、模型球,8、高速数据采集系统,9、固定胶,10、下半球,11、上半球,12、加速度计传感器,13、螺钉,14、螺纹孔,15、连接孔,16、信号线输出孔,17、加速度计传感器安装孔,18、两排等距分布的小孔,19、球阵模型,20、正排模型,21、错排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高压气源1、驱动段2、膜片3、被驱动段4、测试段5、金属丝6、模型球7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 ;驱动段2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一端用膜片3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I与驱动段2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内模型球7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12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连接。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测试段5轴向圆柱面上开有两排等距分布的小孔18,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开有36等分分布的小孔18,测试段5安装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型球7,每个模型球7均一分为二,上半球11顶部有一个连接孔15,用金属丝6和固定胶9与模型球上半球11连接,上半球11底部对称有两个螺纹孔14,下半球10底部有一个的连接孔15,用于金属丝6和固定胶9与模型球下半球10的连接,下半球10顶部中心一个有加速度计传感器安装孔17,用于安装加速度计传感器(TST266A01) 12,加速度计传感器安装孔17底部侧面有一个信号线输出孔16,下半球10底部对称有两个螺纹孔14与上半球的两个螺纹孔14用螺钉13连接,如此将模型球7经金属丝6串联形成球阵模型19固定于测试段5孔内,与模型球7个数相同的加速度计传感器12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TST5910) 8相连,实现同步进行动态力测量。所述的测试段5为透明有机玻璃圆管,测试段5两排孔的孔径均为Φ1.5mm。所述的模型球7是直径为Φ40πιπι的不锈钢球,每个模型球7都有两个直径为0 4mm的螺纹孔和两个相互垂直、直径为Φ 1.5mm的小孔,由Φ 1.2mm的金属丝5穿连并固定在测试段5的透明有机玻璃圆管内,结合测试段壁面均布小孔,形成数量、排布、间距不同的球阵模型。如图5所示,所述的球阵模型为正排模型20,正排模型第一排的连接方式如下:金属丝I的A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I的B端连接模型球a水平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一端,金属丝2的C端连接模型球a水平的另一端,金属丝2的D端连接模型球b水平的一端,金属丝3的E端连接模型球b的水平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另一端,金属丝3的F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4的G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4的H端连接模型球a垂直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一端,金属丝5的I端连接模型球a垂直的另一端,金属丝5的J端连接模型球c垂直的一端,金属丝6的K端连接模型球c的垂直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另一端,金属丝6的L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7的M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7的N端连接模型球c水平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一端,金属丝8的P端连接模型球c水平的另一端,金属丝8的Q端连接模型球d水平的一端,金属丝9的R端连接模型球d的水平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另一端,金属丝9的S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10的T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金属丝10的U端连接模型球b垂直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一端,金属丝11的V端连接模型球b垂直的另一端,金属丝11的W端连接模型球d垂直的一端,金属丝12的X端连接模型球d的垂直靠近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内壁的另一端,金属丝12的Y端固定在测试段有机玻璃管外面,如此串联形成第一排模型球阵,第二排模型球阵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排模型球阵的连接方式完全一样。如图6所示,所述的球阵模型为错排模型21,错排模型第一排模型球阵相对于第二排模型球阵整体旋转90度,错排模型的连接方式和正排模型的连接方式完全一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激波管实验装置图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源(1)、驱动段(2)、膜片(3)、被驱动段(4)、测试段(5)、金属丝(6)、模型球(7)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驱动段(2)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一端用膜片(3)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1)与驱动段(2)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内模拟球(7)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12)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源(I)、驱动段(2)、膜片(3)、被驱动段(4)、测试段(5)、金属丝¢)、模型球(7)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驱动段(2)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一端用膜片(3)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I)与驱动段(2)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内模拟球(7)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12)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段(5)轴向圆柱面上开有两排等距分布的小孔(18),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开有36等分分布的小孔(18),测试段(5)安装多个结构相同的模型球(7),每个模型球(7)均一分为二,上半球(11)顶部有一个连接孔(15),用金属丝(6)和固定胶(9)与模型球上半球(11)连接,上半球(11)底部对称有两个螺纹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保乾陈婉君章利特施红辉亓洪训张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