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51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纤维集合体的光学特性,探究光质量密度和透过率等因素与纤维变速点分布的关系,为纱线质量预测和纺纱工艺调整提供可参考依据,这一方法首次实现了不受人工操作影响的纺纱并条、粗纱、细纱等牵伸中所有纤维变速点位置的高效精确定位,打破传统纤维示踪法、粗纱截面法、切断称重法等因人工放置多达100根纤维或窄距切断困难造成的费时费力、且精度依赖人工操作的现状,可实现纱线关键参数指标条干均匀度的质量预测,对未来牵伸区在线质量控制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快速测量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纤维光学特性和纤维动态运动分析,探究牵伸区纤维集合体的透光与反光信号与纤维变速点分布之间关系的方法,可适用于纺纱并条、粗纱、细纱等工艺的牵伸关键参数设计、输出条干监测、粗纱线密度控制和新型在线纱线质量高效控制系统的开发。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纺纱并条、粗纱、细纱等后道工序的核心是牵伸作用下的纤维不规则变速运动。在牵伸区内,纤维因前、后罗拉转速不同,由慢速变为快速的位置被称为纤维变速点。以往的大量研究证明,纤维头端变速位置不同是造成牵伸后纱条不匀恶化的主要原因。变速点越向前钳口集中,不受罗拉控制的浮游纤维的变速运动受控越好,有利于纱线条干质量的提高。因此,纤维变速点的准确测量和控制对于纱线质量的预测和纺纱工艺的调整至关重要。

2、目前,在牵伸区纤维曲线的研究中,传统的纤维变速点的分布通常采用示踪纤维法和等长切断称重法获得。示踪纤维法通过测量100根纤维的移距偏差,提供直观的数据以了解纤维运动规律,而等长切断称重法,即通过窄距等长切断称重,分析牵伸区内须条质量分布,研究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的位置和分布集中规律寻找纤维不规则性变化的一般趋势。虽然以上方法都可用于测试牵伸区纤维变速点分布,但在试样获得过程中易产生误差,并受到仪器精度和人为主观性的限制,测量过程长期存在经验依赖度高、测试成功率低、费时、成本高等问题。

3、江南大学郭明华2022年的罗拉牵伸中纤维变速点分布研究,使用切断称重法对前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进行了研究,其通过对牵伸区内须条质量分布测试分析,研究变速点集中位置。然而,这一研究方法需要将须条5mm切断,并进行称量,依赖于手工操作,存在人为误差的风险,无法提供准确的纤维变速点集中位置的数据,使得结果不够可靠。

4、邢声远在细纱机双皮圈牵伸中变速点分布的研究中,采用粗纱截面染色法来测定细纱机前牵伸区内纤维的变速点位置。该方法包括对细纱机吸风口的改装,外接机械电器式控制机构,用于记录粗纱染色点自须条集合器移动至承接带上所需时间的同步瞬间计时器。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计算,推导出纤维的变速点位置。然而,该方法无法保证粗纱截面染色时染色截面的均匀性。并且,由于纤维在纱条中是随机排列的,粗纱染色截面内各根纤维的染色位置不同,还需测量100根纤维的移距偏差,这增加了实验的复杂性和耗时性。

5、为了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光学面密度测量方法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吴美琴等人在2015年提出了一种基于纤维层面密度的光学新算法,被命名为wu-wang算法。该算法以透射和反射光学信号计算纤维集合体任意一点处的相对面密度,相较于传统方法,wu-wang算法考虑了光的散射和反射效应,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纤维分布的变化情况。

6、本专利技术基于wu-wang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快速光学测量方法,为确定牵伸区纤维的变速点位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能够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测量纤维变速点的集中位置,避免因为染色操作繁琐、切断受限于人为操作等因素影响,引起的变速点的测试不准确、成功率较低等问题,可适用于化纤、麻、羊毛和棉等多种纤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选取棉、麻或其他纤维须条或粗纱在牵伸区中稳定牵伸后,急停或在线获取所需测量的牵伸区域的须条变细图像,采用单色光图像采集装置分别获得变细须条的透射图像,采用wu-wang(w-w)透射算法,以获得精确的光学质量分布数据:

4、

5、式中,mj为牵伸区纤维变细须条的线密度;r∞为无穷厚纤维材料的反射率,单位为%;ti,j为牵伸区纤维变细须条第i行、第j列的透光率,单位为%;tmax为纤维片最厚处的最大透光率,单位为%;

6、步骤2、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穿过每个牵伸区横截面的质量流q保持不变,因此,在动态运动过程中,牵伸区内纤维质量分布与速度的关系:

7、q=mv                       (2)

8、式中,m为动态牵伸运动中任意截面上的纤维质量,单位为g,v为纤维在同一截面上对应的平均速度,单位为m/s;牵伸区内纤维的加速度由微分方程算得:

9、

10、式中,t为单位时间,单位为s;

11、步骤3、根据质量守恒和牵伸定律,输入牵伸区的质量流与牵伸区内的保持一致,即q=vin*lm,in和e=lm,in/m=v/vin,其中,lm,in和vin分别为输入须条的线密度、线速度;根据上述公式,牵伸区内所有截面的累积纤维加速度a可化为:

12、

13、步骤4、当牵伸区各截面的加速度乘以一个常数,其累积加速度也是对应的倍数,并不影响牵伸区纤维平均加速度的位置;采用以相对光质量mr计算相对累积纤维光加速度ar,该值均值所在位置即牵伸区所有纤维变速点的位置:

14、

15、式中,k是一个诱导常数,该值代表使用归一化的相对光学质量mr代替质量m时的常数标量变化;-k/(e*vin)是表示牵伸倍数为e,实际输入须条或罗拉牵伸的速度为vin的工艺参数下,使用相对光学质量代替质量时某个特定的纤维须条耦合工艺与属性常数。

16、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1中,选取适当的粗纱样本获得牵伸区,并制备平行排列的纤维絮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选择粗纱样本,按照预定的方法和参数,通过细纱机将粗纱逐渐抽长变细,形成牵伸区;同时取粗纱样本通过牵伸处理,使其排列成平行的纤维絮片。

17、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1中,提取对应透射和反射信号,通过本专利技术算法得到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分布曲线,基于所述透射和反射信号的特性,同时考虑了纤维须丛的密度、光线透射和反射的特性,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值,能够准确反映纤维量在牵伸区的分布情况。

18、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分析纤维量分布差异,得到纤维变速点集中位置;以纤维量变化曲线的均值对应纤维变速点的集中位置,可用于分析与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等质量指标。

19、作为优选,单色光可为任意波长的可见光、单色光或组合光。

20、作为优选,所适用纤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棉纤维、羊毛纤维、羊绒纤维、木棉纤维等。

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可用于纺纱过程中并条、粗纱、细纱的简单罗拉牵伸、压力棒牵伸、皮圈牵伸等不同机件牵伸形式的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选取适当的粗纱样本获得牵伸区,并制备平行排列的纤维絮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选择粗纱样本,按照预定的方法和参数,通过细纱机将粗纱逐渐抽长变细,形成牵伸区;同时取粗纱样本通过牵伸处理,使其排列成平行的纤维絮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提取对应透射和反射信号,通过本专利技术算法得到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分布曲线,基于所述透射和反射信号的特性,同时考虑了纤维须丛的密度、光线透射和反射的特性,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值,能够准确反映纤维质量在牵伸区的分布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分析纤维量分布差异,得到纤维变速点集中位置;以纤维量变化曲线的均值对应纤维变速点的集中位置,可用于分析与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等质量指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色光可为任意波长的可见光、单色光或组合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适用纤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棉纤维、羊毛纤维、羊绒纤维、木棉纤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可用于纺纱过程中并条、粗纱、细纱的简单罗拉牵伸、压力棒牵伸、皮圈牵伸等不同机件牵伸形式的纤维变速点位置的确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选取适当的粗纱样本获得牵伸区,并制备平行排列的纤维絮片,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选择粗纱样本,按照预定的方法和参数,通过细纱机将粗纱逐渐抽长变细,形成牵伸区;同时取粗纱样本通过牵伸处理,使其排列成平行的纤维絮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纤维集合体透光信号的纺纱牵伸区全域纤维变速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提取对应透射和反射信号,通过本发明算法得到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分布曲线,基于所述透射和反射信号的特性,同时考虑了纤维须丛的密度、光线透射和反射的特性,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各像素点的光学面密度值,能够准确反映纤维质量在牵伸区的分布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琴叶心怡孙新烨刘寰宇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