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710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20
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涉及风电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内圈、外圈、钢球、隔离块和密封圈,钢球设置在内圈和外圈的滚道所构成的型腔中,相邻的钢球之间设有隔离块,密封圈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内圈上设有两排滚道,其中的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进脂油沟与进脂孔连接,另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排脂油沟与排脂孔连接,进脂孔沿径向设置在内圈上,将进脂油沟和内圈的内圆周面连通,排脂孔将排脂油沟和内圈的下端面连通,密封圈与所述型腔之间设有挡脂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轴承排脂孔的结构以及增设挡脂环结构,解决了风电转盘轴承的漏脂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
本技术涉及风电轴承
,尤其涉及到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
技术介绍
风电转盘轴承被应用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和变桨系统当中。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钢球、保持架/隔离块和密封圈组成。在内圈或外圈上沿径向设计有进脂孔和排脂孔,分别用于新润滑脂的加注和废旧润滑脂的排出,密封圈用于将轴承的内部型腔与外界隔离开来,避免内部润滑脂的泄露和外部灰尘的进入。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在野外高空工作,风电转盘轴承通常采用集中自动供脂装置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轴承补充润滑脂,通过集油瓶来收集废旧油脂。供脂装置以一定的压力将润滑脂加注到轴承滚道型腔中,在废旧润滑脂向集油瓶的排出过程中,需要克服一定的排脂孔和排脂管路阻力才能进入到集油瓶中,随着轴承内部型腔中润滑脂的积累,轴承滚道型腔内的润滑脂压力也随之增大。另外,偏航系统的转盘轴承水平安装在塔筒顶部,润滑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沉积到轴承内部型腔的下部,给下密封圈造成压力。对于变桨轴承来说,在风轮的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润滑脂被甩到轴承内部型腔中远离风轮回转中心的一端,并给这端的密封圈造成压力。而目前,现有的风电转盘轴承,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包括内圈(5)、外圈(1)、钢球(2)、隔离块(3)和密封圈(4),钢球(2)设置在内圈(5)和外圈(1)的滚道所构成的型腔中,相邻的钢球(2)之间设有隔离块(3),密封圈(4)设置在内圈(5)和外圈(1)之间,内圈(5)上设有两排滚道,其中的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进脂油沟(7)与进脂孔(8)连接,另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排脂油沟(10)与排脂孔(9)连接,其特征在于:进脂孔(8)沿径向设置在内圈(5)上,将进脂油沟(7)和内圈(5)的内圆周面连通,排脂孔(9)将排脂油沟(10)和内圈(5)的下端面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脂风电转盘轴承,包括内圈(5)、外圈(I)、钢球(2)、隔离块(3)和密封圈(4),钢球(2)设置在内圈(5)和外圈(I)的滚道所构成的型腔中,相邻的钢球(2)之间设有隔离块(3),密封圈(4)设置在内圈(5)和外圈(I)之间,内圈(5)上设有两排滚道,其中的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进脂油沟(7)与进脂孔(8)连接,另一排滚道通过滚道内的排脂油沟(10)与排脂孔(9)连接,其特征在于:进脂孔(8)沿径向设置在内圈(5)上,将进脂油沟(7)和内圈(5)的内圆周面连通,排脂孔(9)将排脂油沟(10)和内圈(5)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