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3523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梯度负极极片采用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浆料层3依次顺序涂覆在铜箔上后制备得到,其中,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浆料层3中所含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并最终通过该梯度负极极片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梯度负极极片制备方法易于工业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极片的合金材料成分在插锂/脱锂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减缓膨胀应力对负极极片产生的破坏,从而保证电池负极极片不起皱、不断裂,电池的倍率以及容量保持率等性能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合金材料因其高容量、高放电平台以及优异安全性能而成为新一代高容量电池发展的方向。然而,合金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体积膨大变化,由于合金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的内应力很大,容易使得电池负极片与电池剥离,导致电池内阻显著增大;同时,暴露的合金材料表面不断形成新的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进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差;另外,合金材料的体积膨大也使得电池壳体的膨胀、变形等问题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度负极极片,旨在减缓锂离子电池中合金负极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及电池性能劣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梯度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述梯度负极极片为负极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包括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铜箔,所述浆料层1、浆料层2依次顺序涂覆在铜箔表面,其中,所述浆料层1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所述浆料层2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优选的,所述合金材料为碳硅合金。优选的,所述铜箔厚度为6~25μm;所述浆料层1的厚度为20~100μm;所述浆料层2的厚度为20~100μm;所述浆料层3的厚度为0~60μm。优选的,所述梯度负极极片水含量不高于200ppm。上述的梯度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取40~45质量份合金材料、40~50质量份石墨、1~10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粘度在200~8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1;(2)取60~65质量份合金材料、20~30质量份石墨、1~10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的粘度在400~10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2;(3)取80~95质量份合金材料、0~5质量份石墨、1~5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的粘度在800~15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3;(4)温度不高于120℃下,将浆料1涂覆在6~25μm铜箔上,涂布厚度为20~100μm,得到浆料层1;(5)温度不高于100℃下,将浆料2涂覆在步骤(4)制得的浆料层1的浆料1上,涂布厚度20~100μm,得到浆料层2;(6)温度不高于100℃下,将浆料3涂覆在步骤(5)制得的浆料层2的浆料2上,涂布厚度0~60μm,得到浆料层3;(7)将步骤(6)制得的浆料层3在85℃、真空条件下烘烤至浆料层3水含量不超过200ppm,得到梯度负极极片。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涂覆的速度为1~10m/min;步骤(5)中,所述涂覆的速度为1~6m/min;步骤(6)中,所述涂覆的速度为1~4m/min。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梯度负极极片,该梯度负极极片包括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铜箔,所述浆料层1、浆料层2依次顺序涂覆在铜箔表面,其中,所述浆料层1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所述浆料层2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正极极片,其中,所述正极极片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备:(1)将90~96质量份钴酸锂、1~5质量份super-P、3~5质量份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150~200克N-甲基吡咯烷酮,调节粘度至4000~6000Pa·s,固含量在质量分数50~60%,得到浆料;(2)将步骤(1)制得的浆料涂覆在14μm铝箔上,105℃烘烤干燥,得到正极极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梯度负极极片,采用在铜箔上涂覆多层浆料层,其中,从靠铜箔端的涂料层到远离铜箔端的涂料层之间方向上,各浆料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即合金材料含量)呈梯度方式增大。该梯度负极极片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后,由于最靠近铜箔的浆料层膨胀的空间最小,而最上面的浆料层可以向极片外面膨胀,因此,负极极片中的合金材料成分在插锂/脱锂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减缓膨胀应力对负极极片产生的破坏,从而保证电池负极极片不起皱、不断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梯度负极极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1与锂离子电池6的首次放电曲线比较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效果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1与锂离子电池6循环300周充放电过程中容量保持率比较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方案主要是:一种梯度负极极片,采用在铜箔上涂覆多层浆料层,其中,从靠铜箔端的涂料层到远离铜箔端的涂料层之间方向上,各浆料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即合金材料含量)呈梯度方式增大。该梯度负极极片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后,负极极片中的合金材料成分在插锂/脱锂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减缓膨胀应力对负极极片产生的破坏,从而保证电池负极极片不起皱、不断裂。实施例1第一步梯度浆料层浆料制备1)将45克碳硅合金、50克中间相碳微球、5克super-P、3克甲基纤维素(CMC)、2克丁苯橡胶(SBR)混合后,加1000克水搅拌均匀,调节粘度400~600Pa·s,过200目筛,制成浆料Ⅰ。2)将65克碳硅合金、25克中间相碳微球、4克super-P、3克甲基纤维素(CMC)、3克丁苯橡胶(SBR),加1000克水混合搅拌,调节粘度400~1000Pa·s,过200目筛,制成浆料Ⅱ。3)将90克碳硅合金、3克super-P、3克甲基纤维素(CMC)、4克丁苯橡胶(SBR),加1000克水混合搅拌,调节粘度800~1500Pa·s,过200目筛,制成浆料Ⅲ。第二步梯度负极极片制备1)将浆料Ⅰ涂覆在9μm铜箔上,涂布速度:1~10m/min,控制温度不超过120℃,涂布厚度60μm。2)将涂覆浆料Ⅰ的铜箔涂覆浆料Ⅱ,涂布速度:1~6m/min,控制温度不超过100℃,涂布厚度50μm。3)将涂覆浆料Ⅱ的铜箔涂覆浆料Ⅲ,涂布速度:1~4m/min,控制温度不超过100℃,涂布厚度30μm。制备的梯度负极极片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铜箔1、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浆料层3,其中,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浆料层3中所含的活性成分的比重呈递度递增的变化。然后,将最终涂布三层浆料的极片85度真空烘烤24小时,梯度负极极片水含量控制在200ppm以下备用。第三步正极极片制备称取90~96g钴酸锂、1~5gsuper-P、3~5g聚偏氟乙烯混合,加入150~200克N-甲基吡咯烷酮,调节粘度至4000~6000Pa·s,固含量在质量分数50~60%,得到浆料;将制得的浆料涂覆在14μm铝箔上,105℃烘烤干燥,得到正极极片。第四步电池制作按下述方法制备正、负极极片按照工序:辊压、冲切、叠片、干燥、注液、封口、化成、分容、静置制作成454261型号软包装电池1。其中,聚丙烯微孔膜为隔离膜,1MLiPF6电解液(EC、DMC、EMC按质量百分比1:1:1组成)。实施例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层1、浆料层2以及铜箔,所述浆料层1、浆料层2依次顺序涂覆在铜箔表面,其中,所述浆料层1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所述浆料层2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FDA00002908889700011.jpg,FDA0000290888970001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取40~45质量份合金材料、40~50质量份石墨、1~10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粘度在200~8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1;(2)取60~65质量份合金材料、20~30质量份石墨、1~10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的粘度在400~10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2;(3)取80~95质量份合金材料、0~5质量份石墨、1~5质量份super-P、2~5质量份甲基纤维素、2~5质量份丁苯橡胶乳,加入去离子水,使浆料的粘度在800~1500Pa·s,过200目筛,得到浆料3;(4)温度不高于120℃下,将浆料1涂覆在6~2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太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