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534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射式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表面与所述上基板成45°角,用于对透过所述上基板射入进所述显示装置的光线进行反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液晶盒内设置特殊设计的光反射结构实现了反射式显示,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式为垂直电场驱动,解决了现有蓝相液晶显示装置所需驱动电压高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lower substrate and an upper substrate and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bstrates of the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wherein a plurality of light reflect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he upper substrate and the lower substrate, the light reflecting surface light refl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substrate at an angle of 45 degrees, for reflection through the upper substrate and shot into the display device of ligh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eflective display through the light reflect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special design of liquid crystal box, which makes the utility model display drive device driver for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solved the exist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drive technical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射式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反射式液晶显示相对于透射式液晶显示技术出现较晚,但是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利用外界光源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了功耗。因此,反射式显示对于户外显示装置而言无疑是很好的选择。目前,反射式的液晶显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胆留液晶方面,通过胆留液晶的双稳态控制实现显示效果。但是,用蓝相液晶作为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材料目前研究的很少。蓝相液晶是液晶中的一个特殊相态,在不加电压时具有各向同性,不会对通过的光产生光程差;而在加电压时具有各向异性,根据双折射原理(克尔效应),会对通过的光产生光程差。蓝相液晶具有以下优点:1、响应速度快(通常小于lms);2、可直接利用电场诱导发生双折射,从而实现显示,不需要取向层和摩擦处理;3、在不加电时蓝相液晶具有各向同性,暗态无漏光,视角宽。因此,蓝相液晶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液晶显示材料。然而,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式基本上都是横向电场驱动,例如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 IPS)模式。在这种IPS模式下,蓝相液晶在位于同一平面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附近被驱动拉伸而产生各向异性。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横向的长、宽尺寸要比其厚度大很多倍,且横向电场无法渗透到整个液晶层,因此横向电场驱动需要很大的驱动电压,所以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装置存在所需驱动电压过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蓝相液晶显示装置所存在的所需驱动电压过高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表面与所述上基板成45°角,用于对透过所述上基板射入进所述显示面板的光线进行反射。优选地,所述上基板包括上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和公共电极。优选地,所述下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和像素电极。优选地,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上偏光片的透过轴的夹角为45°或135。。优选地,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为相对设置的平板电极。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由不透光材料制成。优选地,相邻所述光反射结构之间设有透明填充物。优选地,所述透明填充物上设有矩形凹槽,所述蓝相液晶位于所述矩形凹槽内。优选地,所述上基板上设有黑矩阵。优选地,所述黑矩阵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区域相对应,所述黑矩阵的宽度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以及相邻所述光反射结构的底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均相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液晶盒内设置特殊设计的光反射结构实现了反射式显示,从而使得本技术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式为垂直电场驱动,解决了现有蓝相液晶显示面板所需驱动电压高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其在不加电时的显示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其在加电时的显示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其在不加电时的显示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其在加电时的显示示意图。其中,101、下基板;102、下基板;103:监相液晶;104、光反射结构;105、上偏振片;106、四分之一波片;107、彩膜;108、公共电极;109、TFT阵列;110、像素电极;111、矩形凹槽;112、黑矩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a 图1b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101、上基板102以及位于上基板101与下基板102之间的蓝相液晶103,所述上基板101与下基板102之间有等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反射结构104,所述光反射结构104的光反射面与上基板101 成 45。角。当入射光透过上基板101射入显不面板时,所述光反射结构104的光反射面对光线进行第一次反射,经过第一次反射的光线方向改为水平方向(本实施例中假设上、下基板均为水平方向放置,光线为竖直向下射入显示面板中),经过另一个光反射结构104的光反射面的第二次反射,变为竖直向上的光线透过上基板101射出。这样的结构,使得在施加垂直电场(垂直于基板)时,蓝相液晶被垂直拉伸,由于蓝相液晶的特性,经过第一次反射的光线在通过被垂直拉伸的蓝相液晶时,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再经第二次反射后射出;由此,实现了通过调整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偏振方向的差别来控制光的透过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同灰阶的显示。由于是通过垂直电场来驱动液晶,因此避免了利用水平电场驱动液晶过程中驱动电压高的技术难题。光反射结构104可以是具有与基板成45°角反射面的任意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a和Ib所示,光反射结构104的纵截面为正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两个光反射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基板101包括衬底基板(未示出)、上偏振片105、四分之一波片106、彩膜107和公共电极108,四分之一波片106的光轴与上偏振片105的透过轴的夹角为45°或13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基板10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109和像素电极110,且所述光反射结构104设于所述像素电极110上,光反射结构104由不透光材料,例如金属制成,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结构体,再在结构体上涂覆反射膜层如金属层而制成;具体工艺上,可以通过刻蚀技术形成所述光反射结构104。相邻所述光反射结构104之间设有透明填充物,透明填充物上设有矩形凹槽111,所述蓝相液晶103位于所述矩形凹槽111内。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08和像素电极110为相对设置的平板电极,用于提供垂直电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彩膜107上设有黑矩阵112。黑矩阵112的宽度与所述矩形凹槽111的区域相对应,黑矩阵112的宽度与矩形凹槽的宽度,以及相邻光反射结构104的底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均相同。可以在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板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施加垂直方向的电场来驱动蓝相液晶,从而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工作原理在以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如图1a所示,在不加电时,蓝相液晶此时是各向同性,不改变光的偏振态。背光源发出的光垂直射向显不面板,经过上偏振片105时成为具有某一偏振态的线性偏振光,假定为0°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06时相位改变π/2,成为左旋偏振光;再继续经过某一光反射结构104的反射面被反射,相位改变π,原来的左旋偏光变为右旋偏光,由于光反射结构104的反射边(等腰三角形的腰)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所以反射后的光线传播方向改变90°,变为横向传播进入各向同性的蓝相液晶103中,相位不改变;光线继续传播,被相邻的光反射结构上的反射面反射,相位再次改变31,成为右旋偏振光;同样,由于相邻光反射结构的反射边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45°,因此反射后的光线沿垂直方向传播,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06后相位改变π/2,成为0°线性偏振光;此时0°的偏振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蓝相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的光反射表面与所述上基板成45°角,用于对透过所述上基板射入进所述显示面板的光线进行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利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