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651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表面的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的上表面的第一偏光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高明暗对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立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立体显示的根本原理就是视差产生立体,g卩,使人的左眼看到左眼图片,右眼看到右眼图片。其中左右眼图片为有视差的一对立体图像对。而3D的立体画像是根据双眼的立体视差的原理来形成。两眼的视差即,两眼观察同一个目标所产生的方向差异,如两眼之前的距离是65mm,由于两眼位置的差异,左右眼看到同一个目标影像,会有所差异。因此,根据两眼位置差异导致影像的差异点叫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3D的立体显示装置利用了这样的双眼视差,同一时刻,左眼只能看见左眼的影像,右眼只能看见右眼的影像。即,左右眼各自看见相互不一样的2D影像。这两个画像通过视网膜传达到大脑,大脑把这两个画像相互融合之后,可以产生3D影像的深度感与实际感(即立体感)。现有技术中,液晶透镜3D显示装置,通过电控的方式可以轻易的实现2D/3D的转换显示。除此之外,液晶透镜3D显示装置还表现出了许多优点,如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以及驱动可调等。液晶透镜3D显示装置必然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然面,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使用液晶层的光转换显示影像,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下基板14,与下基板14相对设置的上基板12,设置于下基板14与上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 13,为了从上背光组件出射的散乱光变更为直线偏光(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上基板12配置上偏光片11及下基板14配置下偏光片15。从而控制从偏光片与液晶层背光组件出射光的出射量,控制偏光方向,但还是存在实现2D图像的完全暗态显示时,光线无法完全被遮挡,出现漏光现象,如图中标号16所示的漏光,从而造成明暗对比度下降,即实现暗态显示时,不会完全暗态显示。另一面,透过下面偏光片15及液晶层的光,无法透过而被遮断。即,显示装置的明暗比会降低。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用横电场控制液晶的面内开关模式(In Plane Switching, IPS),边缘场开关模式(Fringe-field switching, FFS)模式的显示装置上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上,改变液晶材料性质,开发新的夜景模式,在CF (彩色滤光片)上优化颜料粒子,通过颜料粒子的表面处理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但是因光散乱是根本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高明暗对比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表面的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的上表面的第一偏光片。其中,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具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具有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取向膜;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取向膜。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其中,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暗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相位差为180度;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亮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相位差为O度。其中,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暗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相位差为O度;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亮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相位差为180度。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三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相对设置的第四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三基板下表面的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四基板上表面的第三偏光片;其中,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上。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光轴为同一角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上表面设置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以及一偏光片,在显示2D图像时,液晶显示装置实现完全暗态时,通过液晶显示装置的上偏光片无法遮断的光,被上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再进行一次遮断,最后该无法遮断的光被液晶透镜转换装置上粘贴的偏光片吸收,显示完全暗态,从而实现了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高明暗对比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光线的遮挡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光线的遮挡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10 ;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上表面的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 ;设置于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的上表面的第一偏光片200。该实施例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上表面设置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以及一偏光片,在显示2D图像时,液晶显示装置实现完全暗态时,通过液晶显示装置的上偏光片无法遮断的光,被上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再进行一次遮断,最后该无法遮断的光被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上粘贴的偏光片吸收,显示完全暗态,从而实现了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高明暗对比度。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 ;与所述第一基板1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20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与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0 ;所述第一基板110上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一侧具有第一电极111 ;所述第二基板120上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一侧具有第二电极121。在某些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111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一取向膜112 ;所述第二电极121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一侧具有第二取向膜122。其中,所述第一取向膜112和第二取向膜122的材料可以采用PI (聚酰亚胺)材料。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些设计中,所述第一电极111和所述第二电极121可以是具有预定间隔的条状电极。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在制作时,具体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如ITO (氧化铟锡)。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三基板101 ;与所述第三基板101相对设置的第四基板102 ;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101与所述第四基板10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03 ;位于所述第三基板101下表面的第二偏光片104 ;位于所述第四基板102上表面的第三偏光片105 ;其中,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设置于所述第三偏光片105上。上述结构的立体液晶显示装置中,一种实现明暗显示的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暗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相位差为180度;在该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完全亮态时,所述第一液晶层130的相位差为O度。所述第一偏光片200与所述第三偏光片105的透光轴为同一角度。具体的,基于图2所示的立体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的第一电极111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装置(10);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上表面的具有相位差的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设置于所述液晶透镜转换装置(100)的上表面的第一偏光片(2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起满柳在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