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247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蜗轮,传动轴为阶梯轴,蜗轮设有中心轴孔,传动轴和蜗轮连接,传动轴与蜗轮通过一套筒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可靠地将蜗轮和传动轴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不仅易于装配,而且提高抗剪切的能力,提高了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蜗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中,靠蜗轮、蜗杆齿间啮合来传递动力,在传递过程中齿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因而传动效率较低,对蜗轮的加工技术要求高、制作困难,且需用贵重的减摩金属材料来制造蜗轮,故在对蜗轮的设计及制造上要寻求解决途径;现有技术中,蜗轮传动装置中的蜗轮和传动轴间的连接方式一般为螺栓或螺钉,这样即可以将两者间轴向连接又可以周向固定,但是这种连接方式,螺栓或螺钉抗剪切能力有限,很容易在连接处被剪断,引起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装配、抗剪切能力强的蜗轮传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蜗轮,所述传动轴为阶梯轴,所述蜗轮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传动轴和蜗轮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蜗轮通过一套筒固接;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固接,第二轴段与第三轴段固接,所述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间共轴线,所述第一轴段直径小于第二轴段直径,第二轴段直径小于第三轴段直径;所述蜗轮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一中心孔,蜗轮的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相贯通,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中心孔的孔径;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外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内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所述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内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外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套装在外套筒内。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与传动轴第二轴段间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圆周面设有一环形台阶。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与蜗轮的第二中心孔之间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筒与第二半圆筒的上端面共端面,且两个半圆筒的下端面共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半圆筒与第四半圆筒的上端面共端面,且两个半圆筒的下端面共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筒与第三半圆筒配合连接,第二半圆筒与第四半圆筒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的材质一致。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挡圈,所述挡圈与蜗轮固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很可靠地将蜗轮和传动轴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不仅易于装配,而且提高抗剪切的能力,提高了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蜗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外套筒的A-A剖视图;图6是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内套筒的B-B剖视图。图中:1.传动轴2.蜗轮3.外套筒4.内套筒5.挡圈11.第一轴段 12.第二轴段13.第三轴段21.第一中心孔 22.第二中心孔31.第一半圆筒 32.第二半圆筒41.第三半圆筒 42.第四半圆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列举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I和蜗轮2,传动轴I为阶梯轴,蜗轮2设有中心轴孔,传动轴I和蜗轮2连接,传动轴I与蜗轮2通过一套筒固接。如图2所示,传动轴I包括第一轴段11、第二轴段12和第三轴段13,第一轴段11与第二轴段12固接,第二轴段12与第三轴段13固接,第一轴段11、第二轴段12和第三轴段13间共轴线,第一轴段11直径小于第二轴段12直径,第二轴段12直径小于第三轴段13直径。如图3所示,蜗轮2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一中心孔21,蜗轮2的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二中心孔22,第一中心孔21与第二中心孔22相贯通,第一中心孔21的孔径小于第二中心孔22的孔径。如图4-图7所示,套筒包括外套筒3和内套筒4 ;外套筒3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外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内径不相等;内套筒4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三半圆筒41和第四半圆筒42,第三半圆筒41和第四半圆筒42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内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外径不相等;内套筒4套装在外套筒3内。内套筒4与传动轴I第二轴段12间为过盈配合;外套筒3的外圆周面设有一环形台阶;外套筒3与蜗轮2的第二中心孔22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一半圆筒31与第二半圆筒32的上端面共端面,且两个半圆筒的下端面共端面;第三半圆筒41与第四半圆筒42的上端面共端面,且两个半圆筒的下端面共端面;第一半圆筒31与第三半圆筒41配合连接,第二半圆筒32与第四半圆筒42配合连接;外套筒3与内套筒4的材质一致。使用时,外套筒3与蜗轮2固接,内套筒4与传动轴I固接,这样就将蜗轮2和传动轴I连接在一起了,两者一起转动时,由于作用力作用在了外套筒3和内套筒4间的接触面上,与螺栓螺钉连接相比,接触面积大,可承受的剪切力大,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外套筒I与内套筒2的材质一致,保证了连接套在转动过程中的动平衡,使工作更加稳定、安全可靠。还包括一挡圈5,挡圈5与蜗轮2固接,限制了蜗轮2与传动轴I间的轴向相对运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外套筒3与蜗轮2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两者安装完毕固接一起;内套筒4与传动轴I间的配合也为过盈配合,两者安装完毕也固接在一起;然后外套筒3与内套筒4配合连接,当传动轴I或蜗轮2发生转动时,两者间产生的作用力就作用在了外套筒3和内套筒4间相配合连接的平面上,由于两组平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克服了传统的螺栓或螺钉连接抗剪能力弱的缺点,即具有抗剪切能力强的优点,且使整个传动装置更加可靠、稳定、安全。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蜗轮,所述传动轴为阶梯轴,所述蜗轮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传动轴和蜗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蜗轮通过一套筒固接; 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固接,第二轴段与第三轴段固接,所述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间共轴线,所述第一轴段直径小于第二轴段直径,第二轴段直径小于第三轴段直径; 所述蜗轮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一中心孔,蜗轮的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相贯通,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中心孔的孔径; 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外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内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所述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内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外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套装在外套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与传动轴第二轴段间为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圆周面设有一环形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与蜗轮的第二中心孔之间为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蜗轮,所述传动轴为阶梯轴,所述蜗轮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传动轴和蜗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蜗轮通过一套筒固接;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固接,第二轴段与第三轴段固接,所述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间共轴线,所述第一轴段直径小于第二轴段直径,第二轴段直径小于第三轴段直径;所述蜗轮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一中心孔,蜗轮的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相贯通,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中心孔的孔径;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外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内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分别为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所述第三半圆筒和第四半圆筒共轴线,且两个半圆筒的内径相等,两个半圆筒的外径不相等;所述内套筒套装在外套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高亮亮郑明明苏春富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埃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