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底架结构以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893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该底架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及连接与两所述底侧梁之间的底横梁,所述底横梁包括上、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底横梁为变截面“C”形结构,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为5mm~7mm,所述腹板的厚度为2mm~3.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通过设计底架的底横梁结构,在底横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底架结构的抗弯刚度,避免了为提高强度而增加材料的问题,且环保性高,制造工艺比“工”字形底横梁的底架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的底梁结构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集装箱一般由一对侧墙、门端、前端、顶板、底架等部件组成。集装箱的主要承载部件是底架,传统的集装箱底架结构由两根底侧梁和许多与底侧梁相连的底横梁构成,其中,底横梁是底架的关键受力部件,底横梁的形状和尺寸对底架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底横梁使用钢板压制成型,形状一般为“C”形、“L”形和“工”字形等。如图1、图2所示,底架一般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侧梁I及两底侧梁之间的多根底横梁2。底横梁2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以及连接于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23,且三者的截面厚度一样。为提高抗弯能力,满足底架的抗弯刚度等要求,一般会使用较厚材料的钢板,或者增加腹板的高度,但这都会增加材料的使用量。如果降低腹板高度,即使重量不变,强度也会变差。而“工”字形的钢制底横梁存在一定的工艺难度,如变形矫正,表面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通过设计底架的底横梁结构,在底横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底架结构的抗弯刚度,避免了为提高强度而增加材料的问题,且环保性高,制造工艺比“工”字形底横梁的底架结构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及连接于两所述底侧梁之间的底横梁,所述底横梁包括上、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底横梁为变截面“C”形结构,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为5mm 7mm,所述腹板的厚度为2mm 3.8mmο所述上、下翼板的宽度为30mm 80mm,所述腹板的高度为40mm 130mm。所述上、下翼板内表面与所述腹板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圆弧过渡或者直角过渡。所述上翼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下翼板的宽度以便于所述底横梁在地板连接处的安装。所述上翼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下翼板的厚度以加强所述底横梁的受力情况。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集装箱,包括侧墙、门端、前端、顶板和底架结构,该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包括以上所述的集装箱底横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底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集装箱,通过设计底架的底横梁结构,在底横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底架结构的抗弯刚度,避免了为提高强度而增加使用材料的问题,且环保性高,制造工艺比“工”字形底横梁的底架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底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集装箱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在集装箱的底架结构中,与现有技术中等截面“C”形底横梁2 (如图2所示)不同的是,本技术的底横梁的截面为变截面“C”形,即上、下翼板与腹板的厚度不同。如图3A 5B中所示,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厚度T1、T2分别大于腹板的厚度Τ。另外,本技术的底横梁的上、下翼板的宽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设计成上翼板的宽度大于下翼板的宽度,更可便于底横梁与集装箱的地板接口处的连接。同样的,本技术的底横梁的上、下翼板的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设计成上翼板的厚度大于下翼板的厚度,可以加强底横梁的受力情况。综上所述,为达到底横梁的最佳使用性能,在对底横梁宽度和厚度的具体尺寸设计上,本技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了表I中的实验数据,即上、下翼板的厚度为5mm 7mm,腹板的厚度为2mm 3.8mm。上、下翼板的宽度为30mm 80mm,腹板的高度为40mm 130mmo由图3A 5B还可看出,本技术的底横梁结构中,上、下翼板内表面与腹板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可为圆弧过渡,也可为直角过渡。上、下翼板的外表面与腹板的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直角过渡。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所有直角,在实际生产中为略有弧度的倒角,这样是为生产方便,同时也可防止生产与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被纯直角的底横梁刮伤。为制作本技术的底横梁,可采用高频焊的方法,即先制作上、下翼板以及腹板,最后再将三者焊接为一体;也可采用轧制成型的方法,即使用钢坯热轧成型。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集装箱,包括具有以上特征的底横梁结构。下面分别结合图3A 5B对实施例中底横梁的宽度、厚度以及形状设计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3A、图3B所示,本实施例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上翼板宽度BI等于下翼板的宽度B2。上翼板的厚度Tl与下翼板的厚度T2相等,且均大于腹板的厚度T。进一步地,如图3A中所示,底横梁3的上翼板31、下翼板32的内外表面与腹板33的内、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均为直角过渡;也可以设计如成图3B所示的结构,即底横梁3’的上翼板31’、下翼板32’的外表面与腹板33’的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直角过渡,上翼板31’、下翼板32’的内表面与腹板33’的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圆弧过渡。实施例2:参照图4A、图4B所示,本实施例2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上翼板的宽度BI等于下翼板的宽度B2。上翼板的厚度Tl小于下翼板的厚度T2,且均大于腹板的厚度T。进一步地,如图4A中所示,底横梁4的上翼板41、下翼板42的内外表面与腹板43的内、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均为直角过渡;也可以设计如成图4B所示的,底横梁4’的上翼板41’、下翼板42’的外表面与腹板43’的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直角过渡,上翼板41’、下翼板42’的内表面与腹板43’的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为圆弧过渡。实施例3:参照图5A、图5B所示,本实施例3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中,底横梁的上翼板的宽度BI大于下翼板的宽度B2。上翼板的厚度Tl与下翼板的厚度T2相等,且均大于腹板的厚度T。进一步地,如图5A中所不,底横梁5的上翼板51、下翼板52的内外表面与腹板53的内、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均为直角过渡;也可以设计如成图5B所示的,底横梁5’的上翼板51’、下翼板52’的外表面与腹板53’的外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直角过渡,上翼板51’、下翼板52’的内表面与腹板53’的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为圆弧过渡。表1:试验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及连接于两所述底侧梁之间的底横梁,所述底横梁包括上、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为变截面“C”形结构,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为5mm 7mm,所述腹板的厚度为2mm 3.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宽度为30mm 80mm,所述腹板的高度为40mm 130mm。3.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底侧梁及连接于两所述底侧梁之间的底横梁,所述底横梁包括上、下翼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为变截面“C”形结构,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所述上、下翼板的厚度为5mm~7mm,所述腹板的厚度为2mm~3.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翼板的宽度为30mm~80mm,所述腹板的高度为40mm~1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翼板内表面与所述腹板内表面的连接过渡处分别为圆弧过渡或者直角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下翼板的宽度以便于所述底横梁在地板连接处的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下翼板的厚度以加强所述底横梁的受力情况。6.?一种集装箱,包括侧墙、门端、前端、顶板和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林陈竟华何思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