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54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该分离机的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40°角倾斜摆放,有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的正下方,无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将垃圾投放到传送带主体上,无机垃圾如砖块、石块等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传送带主体向下方滚动,进入设置在下转向辊的正下方的无机垃圾接收装置内;有机可燃垃圾粘结在传送带主体上,随着传送带主体向上传动,送到上转向辊后翻转将垃圾送入有机垃圾接收装置内,完成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的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设计、安装简单、维修方便,可高效分离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大大提高了垃圾分选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在生活垃圾的放置上要求分类处理放置,但由于国内很多居民还没有意识到分类放置垃圾的重要性,所以往往会把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一起放置,给垃圾的后续处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混合型垃圾的处理首选是对垃圾进行分离,国内的垃圾分离机的机械化程度不高, 垃圾分选率偏低,而且投资成本很高,无法满足城市每天生产出的大量的生活垃圾的快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高效分离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的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包括上料装置、传送分离装置、有机垃圾接收装置和无机垃圾接收装置,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主要由上转向辊、下转向辊和围绕所述上转向辊与下转向辊转动的传送带主体组成;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 ^40°角倾斜摆放,所述下转向辊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下端并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转向辊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上端并通过一个支撑杆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料装置的出口设置在所述传送分离装置的传送带主体的上端面的上方,并与所述下转向辊沿传送方向上相隔2米;所述有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的正下方;所述无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的正下方。其中,所述传送分离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向辊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调频电机或可调速的液压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 40°角倾斜摆放,有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的正下方,无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将垃圾投放到传送带主体上,无机垃圾如砖块、石块等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传送带主体向下方滚动,进入设置在下转向辊的正下方的无机垃圾接收装置内;有机可燃垃圾粘结在传送带主体上,随着传送带主体向上传动,送到上转向辊后翻转将垃圾送入有机垃圾接收装置内,完成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的分离。本技术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整体设计、安装简单、维修方便,可高效分离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大大提高了垃圾分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转向辊,2.上料装置,3.无机垃圾接收装置,4.传送带主体,5.上转向辊,6.有机垃圾接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包括上料装置2、传送分离装置、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和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主要由上转向辊5、下转向辊I和围绕所述上转向辊5与下转向辊I转动的传送带主体4组成;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 40°角倾斜摆放,所述下转向辊I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下端并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转向辊5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上端并通过一个支撑杆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料装置2的出口设置在所述传送分离装置的传送带主体4的上端面的上方,并与所述下转向辊I沿传送方向上相隔2米;所述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5的正下方;所述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I的正下方。其中,所述传送分离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向辊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调频电机或可调速的液压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 40°角倾斜摆放,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5的正下方,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I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将垃圾投放到传送带主体上,无机垃圾如砖块、石块等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传送带主体向下方滚动,进入设置在下转向辊I的正下方的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内;有机可燃垃圾粘结在传送带主体上,随着传送带主体向上传动,送到上转向辊后翻转将垃圾送入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内,完成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的分离。本技术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整体设计、安装简单、维修方便,可高效分离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大大提高了垃圾分选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包括上料装置(2)、传送分离装置、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 )和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主要由上转向辊(5 )、下转向辊(I)和围绕所述上转向辊(5)与下转向辊(I)转动的传送带主体(4)组成;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 40°角倾斜摆放,所述下转向辊(I)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下端并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转向辊(5)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上端并通过一个支撑杆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料装置(2)的出口设置在所述传送分离装置的传送带主体(4)的上端面的上方,并与所述下转向辊(I)沿传送方向上相隔2米;所述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5)的正下方;所述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I)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分离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向辊转动的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调频电机或可调速的液压驱动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该分离机的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40°角倾斜摆放,有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的正下方,无机垃圾接收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的正下方。上料装置将垃圾投放到传送带主体上,无机垃圾如砖块、石块等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传送带主体向下方滚动,进入设置在下转向辊的正下方的无机垃圾接收装置内;有机可燃垃圾粘结在传送带主体上,随着传送带主体向上传动,送到上转向辊后翻转将垃圾送入有机垃圾接收装置内,完成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的分离。本技术整体设计、安装简单、维修方便,可高效分离有机可燃垃圾和无机垃圾,大大提高了垃圾分选效率。文档编号B07B13/08GK203044350SQ20122070326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杨计明 申请人:上海季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燃物与无机物分离机,包括上料装置(2)、传送分离装置、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和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主要由上转向辊(5)、下转向辊(1)和围绕所述上转向辊(5)与下转向辊(1)转动的传送带主体(4)组成;所述传送分离装置与地平面呈35°~40°角倾斜摆放,所述下转向辊(1)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下端并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转向辊(5)位于传送分离装置的上端并通过一个支撑杆与地平面固接;所述上料装置(2)的出口设置在所述传送分离装置的传送带主体(4)的上端面的上方,并与所述下转向辊(1)沿传送方向上相隔2米;所述有机垃圾接收装置(6)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上转向辊(5)的正下方;所述无机垃圾接收装置(3)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下转向辊(1)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计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季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