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677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22
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一拨叉、一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和一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可推动所述拨叉旋转,所述拨叉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所述拨叉包括一本体并可围绕一拨叉旋转轴旋转,所述拨叉一端可被旋转部件上的挡块推动而使拨叉旋转,所述拨叉的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恢复,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脱离对拨叉的推动或阻挡时,所述弹性恢复推动拨叉复位。所述行程限位机构的零部件系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不占用额外的径向空间,适合应用于径向空间要求严格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位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径向空间要求严格的环境中的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得到广泛的应用。机器人的设计是一种复杂的设计,涉及到各学科的技术知识。其中,机构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现有的复位型拨叉旋转限位机构主要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而设计,其有一定优点,但其缺点是没有充分优化旋转径向空间。而洁净环境应用的机器人,由于在机台中,所以径向空间要求严格,原有的复位型拨叉旋转限位机构已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不过多占用旋转轴径向空间的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种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一拨叉、一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和一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可推动所述拨叉旋转,所述拨叉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所述拨叉包括一本体并可围绕一拨叉旋转轴旋转,所述拨叉一端可被旋转部件上的挡块推动而使拨叉旋转,所述拨叉的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恢复,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脱离对拨叉的推动或阻挡时,所述弹性恢复推动拨叉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恢复一端固定在一弹性恢复支架上,另一端为一自由端,所述弹性恢复通过该自由端推动拨叉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恢复的自由端斜向上延伸,其尾端弯曲成一弧形。进一步地,所述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包括两微动开关,所述两微动开关分别对应拨叉旋转的起点和终点,所述拨叉在其旋转的起点和终点触发微动开关产生限位信号对拨叉限位。进一步地,所述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还包括一设在所述拨叉上的传感器压面,所述拨叉通过所述传感器压面触发微动开关产生限位信号。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压面设在所述拨叉本体的两侧面上,与所述拨叉旋转轴的轴向大致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压面在所述拨叉到达其旋转的起点或终点时,推动所述弹性恢复,由所述弹性恢复触动所述微动开关而触发限位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恢复包括一自由端和一固定端,所述弹性恢复与所述传感器压面作用的位置靠近所述弹性恢复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恢复与所述微动开关作用的位置靠近所述弹性恢复的固定端。进一步地,所述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还包括分别对应拨叉两旋转极限的两机械死挡,当所述微动开关没有被触发限位信号对拨叉限位时,所述拨叉继续运动时会与机械死挡相撞而终止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位于所述拨叉的上方,所述两微动开关位于所述拨叉的下方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行程限位机构中,其零部件系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在使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不占用额外的径向空间,适合应用于径向空间要求严格的环境,如应用在洁净环境的机器人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传感器压面Γ1机械死挡2^9微动开关3 7 弹性恢复4 弹性恢复支架5拨叉旋转轴6 固定件8 ~1FX10 旋转部件上的挡块 H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一拨叉10、一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和一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可推动所述拨叉10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 转,所述限制装置则限制拨叉10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位于所述拨叉10的上方,包括一向下延伸的凸块,在挡块11移动时会推动拨叉10转动。所述拨叉10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具一呈长条形的本体。所述拨叉10还具一拨叉旋转轴6,拨叉10长条形本体的延伸方向和拨叉旋转轴6的轴向相垂直。拨叉10 —端系逐渐变细,该端可被旋转部件上的挡块推动而使拨叉旋转,另一端枢转固定在拨叉旋转轴6上。所述拨叉10的下方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恢复4,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脱离对拨叉10的推动或阻挡时,所述弹性恢复4推动拨叉10复位。所述弹性恢复4 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一弹性恢复支架5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的尾端弯曲成一弧形,所述弹性恢复4通过该自由端推动拨叉10复位。在自由状态下,该弹性恢复4的自由端斜向上延伸向拨叉10。所述限制装置包括两级,第一级限制装置为微动开关限制装置,第二级限制装置为机械死挡限制装置,第二级的机械死挡限制装置在第一级的微动开关限制装置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没有发挥作用时,会在拨叉10继续运动时与其相撞,达到终止其运动的目的第一级的微动开关限制装置包括一传感器压面I和两微动开关3、7。所述两微动开关3、7安装在一固定件8上,且位于所述拨叉10的两侧,以分别对应拨叉10旋转的起点和终点,所述拨叉10在其旋转的起点和终点会触发微动开关3、7产生限位信号对拨叉10限位。所述传感器压面I设在所述拨叉10本体的两侧面上(包括直接以拨叉10本体的两侧面作为传感器压面),与所述拨叉旋转轴6的轴向大致相平行(包括传感器压面的一部分与拨叉旋转轴6的轴向不平行,但传感器压面起工作作用的那部分与旋转轴6的轴向大致相平行的情况)。所述拨叉10在其旋转的起点和终点,由拨叉10两侧的传感器压面I分别触发两侧的微动开关3、7,从而产生限位信号,对拨叉10进行限位。弹性恢复4固定端所在的弹性恢复支架5和微动开关3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压面I在所述拨叉10到达其旋转的起点或终点时,是通过推动所述弹性恢复4靠近自由端的部分,由所述弹性恢复4靠近固定端的部分触动所述微动开关3而触发限位信号对拨叉10进行限位的。第二级的机械死挡限制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拨叉10两旋转极限的两机械死挡2、9。当微动开关3没有被触发限位信号对拨叉10限位时,拨叉10继续运动会与机械死挡2、9相撞而终止运动。两机械死挡2、9也安装在固定件8上,位于所述拨叉10的两侧,且靠近拨叉10被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推动的一端。两机械死挡2、9之间形成一 V形空间,只容许拨叉10在这个V形空间内进行旋转。拨叉10在工作时如图1所示,拨叉10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的右侧,当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向左侧移动时,由于运动将会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和拨叉10之间产生间隙,且拨叉10在弹性恢复4和弹性恢复支架5的推动下,拨叉10将绕拨叉旋转轴6逆时针转动到竖直位置;当旋转部件上的挡块11在拨叉10的右侧接触后将推动拨叉10继续逆时针转动,当拨叉上的传感器压面I在拨叉10的带动下与带弹性恢复的微动开关3接触时触发限位信号。若带弹性恢复的微动开关3没有发挥作用,拨叉10继续运动并与固定件8上的机械死挡2相撞,达到终止运动目的。拨叉10顺针旋转原理与逆时针旋转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行程限位机构的零部件系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在使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不占用结构的径向空间,适合应用于径向空间要求严格的环境,如应用在洁净环境的机器人中。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一拨叉、一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和一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可推动所述拨叉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所述拨叉包括一本体并可围绕一拨叉旋转轴旋转,所述拨叉一端可被旋转部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行程限位机构,包括一拨叉、一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和一限制拨叉旋转角度的限制装置,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挡块可推动所述拨叉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布置,所述拨叉包括一本体并可围绕一拨叉旋转轴旋转,所述拨叉一端可被旋转部件上的挡块推动而使拨叉旋转,所述拨叉的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恢复,在旋转部件上的挡块脱离对拨叉的推动或阻挡时,所述弹性恢复推动拨叉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涛朱维金王凤利韩立志姜飞董吉顺刘长斌邵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