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垂直拉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不可预知的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我国的土木工程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巨大破坏性和难预报性,对于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问题。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又是框架结构的重要受力部位;在强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受弯矩,剪力,轴压力复杂作用,成为框架结构中薄弱部位,而且属于的脆性破坏,往往导致难以修复的破坏,甚至是整个结构的倒塌。为此,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采用“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原则。在大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梁铰机制可在保持竖向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结构产生较大变形而不倒塌,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能量。理想的塑性饺是首先出现梁端,推迟塑性饺出现柱端,尽量避免框架结构的倒塌。在强震作用下,地震烈度成果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出现梁铰机制之后,可能发生节点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垂直拉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是由柱(2)与梁(3)相交叉形成的节点核心区(1),并在节点核心区(1)配置节点垂直拉筋(8)而组成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核心区(1)、柱(2)、梁(3)、梁纵筋(4)、梁箍筋(5)、柱纵筋(6)、柱箍筋(7)、节点垂直拉筋(8);所述节点核心区(1)由柱(2)、梁3相交形成的矩形区域,所述节点垂直拉筋(8)是垂直于柱(2)、梁(3)所形成的平面,且贯穿节点核心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宝,郭二伟,解咏平,赵春晓,黄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