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90396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热熔物质5~50%;印花糊料0.5~15%;释酸剂或释碱剂0.5~6%;吸水剂0~20%;水补足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湿法转印膜或湿法转印纸用于热熔转移印花,使得热熔转移印花不需要专门涂布热熔载体,也不需要专门配置热熔油墨,大大降低了热熔转移印花的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纺织品的热熔转移印花,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大大提高了热熔转移印花的正品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热熔转移印花不需要价格昂贵的涂层机,使用普通湿法转印设备即可,有利于热熔转移印花这一环保工艺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熔性能的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转移印花,具有市场反应迅速,特别适合小批量,多品种,花型逼真,能够印制各种相片风格花型,投资小,用工少,节能减排等等诸多优势。所以转移印花工艺一直深受市场喜欢。然而,现有转移印花技术最成熟的首推分散染料的热升华转移印花,但是它仅仅适应涤纶面料的印花,对于同属于化纤面料的腈纶和尼龙面料,以及众多的棉,真丝,羊毛等天然纤维面料并不适合。为了解决天然纤维及腈纶和尼龙面料的转移印花,近年来湿法转移印花也取得了成功,但是湿法转移印花的关键是织物含湿量的精确控制。众所周知,纺织面料的品种繁多,组织结构变化多端,面料厚薄和克重各不相同,所以,面料做湿法转移印花时含湿量的控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因为含湿量不足造成转印不完全,或者湿度过大造成花型模糊不清等诸多问题,使得湿法转移印花的成品率一直很低。为了解决湿法转移印花湿度控制的难题,中国专利201010519572.2,201010549813.8,201010598437.1,201110089121.4,201110135294.5,201110062531.X,201010621434.5,201110038659.2,201210465420.8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热转移印花方式,它是现将载体如塑料薄膜或纸张或金属箔先用热熔物质涂布,再将印花染料印刷在热熔物质上;或者将热熔物质加入印花浆料中,印刷在载体上;最后再热压下,热熔物质熔融,带着染料转移到面料上,在经过后处理,使得染料与纤维结合,完成转移印花。然而,此方法需要用专业涂布机专门涂布载体,大大增加了设备投资,增加了印制成本,以及在涂布收卷时往往因为收卷张力不一致,造成收卷松紧不一,影响印刷时的对版精度;而热熔物质加入印花浆料中直接印刷载体的方式,因为凹版印刷的浅层次处印墨太少,所以不适合能够印制相片效果的凹版印刷,只适合印制效果粗糙的网印方式。怎样降低天然纤维及腈纶和尼龙面料的热转移印花成本,提高热转移印花正品率,也就成了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热熔性能的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利用该浆料先对纺织品进行常规前处理并烘干后,将普通的湿法转印载体的印刷面与上浆并烘干的面料贴合,在热压条件下,该浆料层具有热熔性能,它能熔融并将普通湿法转移印花载体上的染料紧紧沾附,在经过后处理,使得染料与纤维发生结合,完成转移印花。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前处理浆料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热熔物质5 50% ;印花糊料0.5 15%;释酸剂或释碱剂0.05 10%;吸水剂0 20%;水补足至100%。其中,所述的热熔物质指在高温时能够熔融成流体,同时有着强大的沾附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化学性质稳定,本身不发生化学性质变化的物质。它的种类很多,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水溶聚酯、水溶松香或糖类物质。所述的水溶聚酯是指在聚酯分子上接有磺酸基等亲水基团的一类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所述的水溶松香是指经过改性处理而具有水溶性的松香树脂,它包括水溶松香树脂或水溶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所述的糖类物质为单糖、双糖、低聚糖或上述单糖、双糖、低聚糖的衍生物。所述的常见的单糖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等,常见的双糖为蔗糖、乳糖、麦芽糖等等,常见的低聚糖为木苏糖、棉子糖等等,各种糖的衍生物种类众多,比如各类糖醇,如麦芽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等等,以及其它衍生物,如三氯蔗糖、单丙酮葡萄糖、双丙酮葡萄糖、葡萄糖酸钠、蔗糖八乙酸脂等等。对于不同的染料,不同的面料,不同的工艺,所应用的热溶物质是不一样的,其中活性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热转印时,以及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热转印真丝面料时,热溶物质需要选用在碱性条件下不与活性染料发生反应的热熔物质,如水溶聚酯,水溶松香,双丙酮葡萄糖,蔗糖八醋酸酯等等,如何选择不与活性染料反应的热溶物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知识。其中,所述的印花糊料指在水中能够溶解成粘稠状液体的高分子物质。能够用于织物印花的糊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合成糊料、天然糊料、矿物糊料或淀粉水解物。所述的合成糊料为种子胶醚化物、聚乙烯醇、纤维素醚或淀粉醚;所述的天然糊料为小麦淀粉或海藻酸钠;所述的矿物糊料为膨润土 ;所述的淀粉水解物为白糊精、黄糊精或印染胶。其中,所述的释碱剂为在溶液中能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它包括无机碱、有机碱、碱式盐或强碱弱酸盐,其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钾,所述的有机碱为乙二胺或三乙醇胺,所述的碱式盐为碱式氯化钙,所述的强酸弱碱盐为小苏打、碳酸氢钾、碳酸钾、三氯醋酸钠、磷酸三钠或纯碱;所述的释酸剂为为在溶液中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物质,它包括有机酸、无机酸、酸式盐或强酸弱碱盐,其中,所述的有机酸为甲酸、乙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或三氯醋酸,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磷酸或硝酸,所述的酸式盐为硫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钠,所述的强酸弱碱盐为硫酸铵。一般来说,对于当使用酸性染料上染蛋白质或尼龙纤维时,PH要求控制在2 6.5之间,这时候释酸剂的量根据所加入酸的强弱而用量相差很大,比如,当加入的酸为强酸性的硫酸、磷酸时,只要加入0.05%即可以达到pH值在2 6.5的要求,当加入为酸性很弱的强酸弱碱盐,比如硫酸铵时,需要加入10%才能达到pH要求;对于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时,一般PH要求控制在9 13之间,当使用的释碱剂为强碱性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时,只需要0.05%即能满足PH要求;当使用强碱弱酸盐,比如醋酸钠、醋酸钾时,则需要10%才能满足PH要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加入何种释酸剂或释碱剂,以及加入多少量的释酸剂或释碱剂,均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加入的品种和加入的量。其中,所述的吸水剂指能够在空气中吸湿的物质。印染中常用的吸湿剂一般为尿素或甘油。上述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先将释酸剂或释碱剂,以及吸水剂加入水中,搅拌,溶解;2)加入热熔物质,搅拌,溶解,其中,当热熔物质为水溶聚酯或水溶松香时,需将水加热,在热水中溶解;3)最后加入印花糊料,搅拌,调节浆料到粘度为400 6000mp.s,即得。其中粘度的大小根据印花糊料的分子量不同而不同,对于分子量较小的糊料,因为是低粘度糊料,比如淀粉水解物中的黄糊精,只需要调节粘度到400mp.s即可;而对于高分子量的糊料,比如纤维素醚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则需要6000mp.s的粘度;对于具体粘度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糊料情况作调整,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上述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在热熔转移印花中应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湿法转印膜或湿法转印纸用于热熔转移印花,使得热熔转移印花不需要专门涂布热熔载体,也不需要专门配置热熔油墨,大大降低了热熔转移印花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纺织品的热熔转移印花,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大大提高了热熔转移印花的正品率;本专利技术使得热熔转移印花不需要价格昂贵的涂层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品印花前处理浆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热熔物质????????5~50%;印花糊料????????0.5~15%;释酸剂或释碱剂??0.05~10%;吸水剂??????????0~20%;水??????????????补足至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冯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涵源新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