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a.原料: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146份;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240份;NBR橡胶粉料,25-32份;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12份;润滑剂,3.2-4份;b.制备方法:1.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2.将第一步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3.将成型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对有色金属抛光抛亮处理效果非常明显,抛光后的金属制品表面光洁度可达到12级以上,尤其是对不锈钢制品的抛光处理,采用现有金属抛光轮很难达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实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轮,尤其是涉及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技术背景金属构件尤其是有色金属构件或制品,如不锈钢制品、合金铝制品、铜制品 等,其成品由于要保持金属原色,因此需要进行抛光抛亮处理以达到一定的光泽度;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抛光轮,虽然能够使金属构件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 但光泽度还不够,因此多用于对外表需喷漆或喷塑金属构件的抛光处理。而对于 需要保持原色的金属构件,往往采用镜面磨床进行抛光抛亮处理,这不仅增加了 不规则金属制品的抛光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加工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操作便捷的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 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146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240份丄NBR橡胶粉料,25-32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12份;润滑剂,3. 2-4份;b、 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 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4-1.9MPa; 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TC, 2hIO(TC, 2h ~~^120°C, lh ~^140°C, lh ~~^160°C, lh ~"^170。C, 3h; 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所述原料配比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46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240份;NBR橡胶粉料,32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2份;润滑剂,4份。所述原料配比也可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份;NBR橡胶粉料,25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份;润滑剂,3. 2份。 所述原料配比还可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32份;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80份;NBR橡胶粉料,28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0份;润滑剂,3.7份。本专利技术优点就在于通过科学的配料选择,对有色金属表面的抛光抛亮处理效 果非常明显,抛光后的金属制品表面光洁度可达到12级以上,尤其是对不锈钢制 品的抛光处理,由于不锈钢制品具有硬度高、粘度大的特点,采用现有金属抛光 轮很难达到本专利技术所实现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 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46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240份;NBR橡胶粉料,32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2份;润滑剂,4份。b、 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 4-1. 9MPa;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CTC, 2hIO(TC, 2h"~^120°C, lh ~^140°C, lh ^160°C, lh ^170°C, 3h;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 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 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份;NBR橡胶粉料,25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份;润滑剂,3.2份;b、 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 4-1. 9MPa;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TC, 2hIO(TC, 2h^^120°C, lh ^140°C, lh ~"^160。C, lh ^170。C, 3h;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 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 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32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80份;NBR橡胶粉料,28份;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0份;润滑剂,3. 7份;b、 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 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4-1.9MPa; 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TC, 2h — IO(TC, 2h ~^120。C, lh ~~^140。C, lh ~"^160。C, lh ~^170。C, 3h; 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146份;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240份;NBR橡胶粉料,25-32份;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12份;润滑剂,3.2-4份;b、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4-1.9MPa;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0℃,2h→100℃,2h→120℃,1h→140℃,1h→160℃,1h→170℃,3h;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 配比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46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240份;NBR橡胶粉料,32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2份;润滑剂,4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 配比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份;NBR橡胶粉料,25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份;润滑剂,3. 2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 配比为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32份; 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80份;NBR橡胶粉料,28份; 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10份;润滑剂,3.7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a.原料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146份;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240份;NBR橡胶粉料,25-32份;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12份;润滑剂,3.2-4份;b.制备方法1.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金属制品的精抛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a、原料配比:600目以上的800号碳化硅粉料,100份;PF树脂120-146份;600目以上的硅酸盐填料,120-240份;NBR橡胶粉料,25-32份;320目以上的氧化铁红,7-12份;润滑剂,3.2-4份;b、制备方法:第一步、把800号碳化硅粉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与PF树脂、硅酸盐填料混匀;然后加入NBR橡胶和氧化铁红混匀;最后加入润滑剂混匀;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磨具内冷压成型,压力1.4-1.9MPa;第三步、将成型的毛坯放入烘箱里加热,加热过程为:80℃,2h→100℃,2h→120℃,1h→140℃,1h→160℃,1h→170℃,3h;然后停止加热,待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华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