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07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50
一种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阻光材料所用的阻光剂种类单一的问题。方法:一、提纯碱木质素;二、制备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三、共混;四、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木质素作为阻光剂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稳定性好,增加了阻光膜颜色,改变了阻光材料颜色单一的现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制备阻光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增加表面涂层或阻光膜的方法,工艺要求较高,造价昂贵,稳定性较差,另一种就是将阻光剂加入基材树脂中达到阻光效果,常用炭黑、二氧化钛等为阻光剂,阻光剂所制产品颜色单一,很难满足人们对产品外观审美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制备阻光材料所用的阻光剂种类单一的问题,而提供。,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一、在搅拌条件下,将粗碱木质素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再离心除去不溶物,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得到提纯的碱木质素,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lmol/L ;二、采用碱预处理硫酸酸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得到纳米纤维素直径为IOnm 20nm、长度为145nm 155nm的纤维素II型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三、将步骤一制备的碱木质素、步骤二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水溶胶、聚乙烯醇、去离子水、聚丙烯酰胺和甘油共混,得到共混物,其中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 3:8 7,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与碱木质素 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0.5% 10%,甘油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10%,纳米纤维素水溶胶和去离子水的总体积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1;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共混物在温度为88°C 92°C的水浴中搅拌2.8h 3.2h,再超声处理Smin 15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除去气泡,得到成膜液,将成膜液在平整的聚四氟乙烯板上铺膜,用刮板刮匀,在室温下干燥22h 26h,得到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纳米纤维素和木质素均具有生物降解性,本专利技术将木质素作为阻光剂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稳定性好,增加了阻光膜颜色,改变了阻光材料颜色单一的现状。20% 30%碱木质素范围复合膜有较好的紫外阻隔作用,近乎达到全阻隔。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实验一质量浓度分别为1%、5%、10%、15%和30%的碱木质素溶液进行对紫外可见光透光率的测试曲线图,其中曲线a代表1%、曲线b代表5%、曲线c代表10%、曲线d代表15%、曲线e代表30% ;图2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拉伸强度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8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拉伸强度曲线,曲线“b”为纯PVA膜的拉伸强度曲线,曲线“c”为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3:7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拉伸强度曲线;图3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断裂伸长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8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断裂伸长率曲线,曲线“b”为纯PVA膜的断裂伸长率曲线,曲线“c”为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3:7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断裂伸长率曲线;图4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8)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编号m-0-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b”为编号m-1-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c”为编号m-2-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d”为编号m-3-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e”为编号m-4-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f”为编号m-5-2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g”为纯PVA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图5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3:7)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编号m-0-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b”为编号m-1-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c”为编号m-2-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d”为编号m-3-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e”为编号m-4-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f”为编号m-5-30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曲线“g”为纯PVA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光率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一、在搅拌条件下,将粗碱木质素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再离心除去不溶物,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得到提纯的碱木质素,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lmol/L ;二、采用碱预处理硫酸酸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得到纳米纤维素直径为IOnm 20nm、长度为145nm 155nm的纤维素II型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三、将步骤一制备的碱木质素、步骤二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水溶胶、聚乙烯醇、去离子水、聚丙烯酰胺和甘油共混,得到共混物,其中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 3:8 7,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0.5% 10%,甘油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10%,纳米纤维素水溶胶和去离子水的总体积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1;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共混物在温度为88°C 92°C的水浴中搅拌2.8h 3.2h,再超声处理Smin 15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除去气泡,得到成膜液,将成膜液在平整的聚四氟乙烯板上铺膜,用刮板刮匀,在室温下干燥22h 26h,得到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纳米纤维素和木质素均具有生物降解性,本实施方式将木质素作为阻光剂制备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稳定性好,增加了阻光膜颜色,改变了阻光材料颜色单一的现状。20% 30%碱木质素范围复合膜有较好的紫外阻隔作用,近乎达到全阻隔。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50g粗碱木质素溶于IOOOmL浓度为0.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纳米纤维素水溶胶的浓度为7.744g/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0.6% 8%。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在温度为90°C的水浴中搅拌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超声处理9min 12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超声处理lO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在室温下干燥2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一、在搅拌条件下,将粗碱木质素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再离心除去不溶物,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后得到提纯的碱木质素,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二、采用碱预处理硫酸酸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得到纳米纤维素直径为10nm~20nm、长度为145nm~155nm的纤维素Ⅱ型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三、将步骤一制备的碱木质素、步骤二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水溶胶、聚乙烯醇、去离子水、聚丙烯酰胺和甘油共混,得到共混物,其中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3:8~7,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纳米纤维素水溶胶中纳米纤维素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0.5%~10%,甘油的质量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10%,纳米纤维素水溶胶和去离子水的总体积与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的总质量比为2:1;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共混物在温度为88℃~92℃的水浴中搅拌2.8h~3.2h,再超声处理8min~15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除去气泡,得到成膜液,将成膜液在平整的聚四氟乙烯板上铺膜,用刮板刮匀,在室温下干燥22h~26h,得到纳米纤维素/木质素阻光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明吴鹏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刘志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