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包括一货物承载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构成用于运输较短货物的第一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底架还可以包括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位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所述第三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构成用于运输较长货物的第二种台架式集装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还可通过增加第四或第五框架、通过更换不同承载强度的第三框架以及通过更换角柱及端部结构,实现台架式集装箱箱长、总重、箱高及端部结构的简易更换,满足台架式集装箱多样化货物运输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架式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台架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以其便捷性、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而成为全球货运的主流。作为集装箱重要分支之一的台架式集装箱,主要可分为三类:无端部结构的平台式集装箱;固定端部的框架式集装箱;端墙可折叠的折叠式集装箱。现有台架式集装箱一般有如下特点:1、包括一货物运输平台;2、总重方面主要包括:30吨、34吨、40吨、45吨、50吨、55吨;3、箱高方面主要包括:V 6"、9' 6",还包括一种可伸缩角柱,可实现8' 6"、9' 6"、10' 6"、11' 6"不同高度。其中,“'”表示“英尺”,“"”表示“英寸”,以下同;4、箱长方面主要包括:20'、40'、45'、48'、53' ;5、如果是有端部结构的台架式集装箱,端部结构方面主要包括:独立角柱式、门框式和封闭式,其中封闭式还包括平板式端墙和波纹板式端墙等。不同的总重、箱高、箱长、端部结构,对应不同的台架式集装箱,导致种类繁多,通用性较差,增加客户设备购置及存放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台架式集装箱具有一定的长度L、宽度W、箱高H以及总重G,只能运输一定长度、宽度、高度及重量的货物,任何超出其范围的货物均无法运输。而台架式集装箱主要用于运输超高、超宽、超重等通用集装箱无法运输的特殊货物,使用频率相对通用集装箱较低,而特殊的货物的多样性需求,要求台架式集装箱必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即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以降低集装箱设备购置、存放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台架式集装箱,可以满足不同长度、不同高度、不同箱重的货物通用性的需要,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设备购置费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包括一货物承载底架,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构成用于运输较短货物的第一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台架式集装箱还包括第三框架,该第三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构成用于运输较长货物的第二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所述第一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20英尺,所述第三框架的长度为20英尺、25英尺、28英尺或者33英尺,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所述第二种台架式集装箱的对应长度为40英尺、45英尺、48英尺或者53英尺。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所述第一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40英尺,所述第三框架的长度为5英尺、8英尺或者13英尺,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所述第二种台架式集装箱的对应长度为45英尺、48英尺或者53英尺。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台架式集装箱还包括第四框架,该第四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或者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构成第三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总长度即第二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40英尺,所述第四框架的长度为5英尺、8英尺或13英尺,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及第四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第三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45英尺或48英尺或53英尺。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台架式集装箱还包括两个第五框架,所述两个第五框架分别可拆式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端,构成第四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五框架的长度为2.5英尺或4英尺或6.5英尺,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及两个第五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第四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45英尺或48英尺或53英尺。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台架式集装箱还包括两个第五框架,所述两个第五框架分别可拆式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端,构成第五种台架式集装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五框架的长度为2.5英尺或4英尺或6.5英尺,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两个第五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后的总长度即第五种台架式集装箱的长度为45英尺或48英尺或53英尺。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可拆式刚性连接的位置为相邻框架间相邻的竖直端面。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第二两端框架相邻端面均设置有的匹配对接的台阶。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相邻框架间相邻的端面均设有台阶,所述第三框架两端的台阶面朝向相反,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第二两端框架相邻端面的台阶匹配对接。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相邻框架间相邻的端面均设有台阶,所述第三框架、第四框架两端的台阶面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相邻端的台阶相互匹配对接,而另一端的台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相邻端面的台阶匹配对接。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底架两端还设置有端墙或者独立角柱。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端墙或者独立角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或所述端墙或者独立角柱可折叠到所述底架上。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端墙或者独立角柱可拆式地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可拆式刚性连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的强度设计满足不同种类货物的运输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通过将底架设置成至少两个可拆式刚性连接框架模块,通过简单的组装,即可满足较长货物的运输,也可以满足较短货物的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集装箱设备购置费用。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通过增加第三、第四或第五框架,可以构成超长运输台架式集装箱,仅经过增加简单的底架就可完成组装,满足运输超长货物的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通过更换不同承载强度的第三框架,即可实现不同箱重的改变,满足不同货物重量的运输需要。4、可折叠式集装箱还可以通过更换角柱或端墙,方便且低成本的改变箱高及端部结构,满足不同高度的多样货物的运输需求。这样,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就实现了台架式集装箱箱长、总重、箱高及端部结构的简易更换,满足台架式集装箱的多样化货物运输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台架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台架式集装箱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拆分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拆分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拆分视图。图10是图3、图4、图6、图8的连接处的放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连接处放大视图。图13是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拆分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实施例8即折叠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台架式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台架集装箱,包括一货物承载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拆式刚性连接构成用于运输较短货物的第一种台架式集装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奇,赵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