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111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领域。该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为以下通式的化合物:RCuAl,其中R为Y、Gd、Tb、Dy、Ho、Er、Tm、Yb、Lu,所述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不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为10~40nm。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将稀土粉、铜粉和铝粉压制成块体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阳极材料,采用钨金属或铌金属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阴极材料,经过电弧放电反应后得稀土-铜-铝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在低温区具有大磁熵变和高磁制冷能力,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纳米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 -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低温制冷技术(T < 20 K)在生物医疗、半导体工业、低温气体能源、超导低温环境制冷、高能加速器低温保护等涉及国家安全以及国计民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在中美两国的中长期科学规划中,低温制冷技术都被列为能源环保和环境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低温磁制冷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低温制冷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制冷范围可以从20 K到μ K级,在制取绿色能源液氢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更重要的是低温磁制冷技术具有可靠性高、高效节能、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和工作周期长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磁制冷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磁热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绝热加磁时,磁矩有序性增大,磁熵减小,对外界放出热量;绝热去磁时,磁矩有序性减小,磁熵增大,从外界吸收热量;完成一个卡诺循环,从而实现制冷。在低温区(Τ < 20 K),传导电子热运动和固体晶格振动可以忽略,材料的磁熵变近似等于总熵变,所以低温磁制冷的效率要高于中高温磁制冷。表征磁制冷材料磁热性能的主要参数是磁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为以下通式的化合物:RCuAl,?其中R为Y、Gd、?Tb、?Dy、?Ho、?Er、?Tm、Yb、?Lu,所述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不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为10~4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国孙玉萍冯超晋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