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型针组件和蝴蝶型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054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蝴蝶型针组件和蝴蝶型针保护套,其能更好地保护使用者。其中蝴蝶型针保护套的针尖保护头为具有针孔的柱体,上盖和下盖分别具有一远端和一近端,上盖、下盖的远端通过柔性铰链连接柱体,上盖的近端和下盖的近端可拆卸地卡接,柔性铰链容许上盖和下盖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活动,处于闭合状态下的上盖和下盖提供柄部轴向活动的通道,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卡制结构,卡制结构能与蝴蝶型针的翼部配合,以使蝴蝶型针被卡制在使用状态或者锁死在缩回状态,卡制结构容许蝴蝶型针在设计外力作用下轴向活动至缩回状态,针尖保护头的针孔用于供针部轴向活动,在缩回状态将针部的针尖容置于其中且对应针尖的周向侧为四面全封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临床穿刺输液/采血用的针的保护套。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医疗用蝴蝶针而设计的结构众多,据检索,专利文献W02012032378A1、W02010038844AU CN03102395.9、CN201110308424.0、CN201080008965.5 均涉及到蝴蝶针的保护方案,其中,W02010038844A1记载的是一种防针刺系统,其中的壳体组件具有主体部件,主体部件具有远端、近端以及远端和近端之间的筒体,筒体为主体部件的主要长度部份,近端和远端分别形成有孔,主体部份由上盖和下盖构成,上盖和下盖由一对柔性铰链连接,柔性铰链的上端连接上盖的远端且下端连接下盖的远端,使得上盖和下盖可以在闭合和打开位置之间的操作。将使用过已遭污染的蝴蝶针头,可回收缩入于主体部份,并以上盖和下盖的相对边缘之间形成的槽缝进行卡制使得蝴蝶针定位于安全针套的筒体内,欲以此达到安全收回蝴蝶针的目的。 在实践过程中,目前的蝴蝶型针保护套或多或少存在缺陷,例如对受污染的针头卡制不牢,而使针头外露于针套外,造成人员受到针头刺伤而感染病毒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蝴蝶型针保护套,包括用于内置蝴蝶型针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塑料材料,所述蝴蝶型针包括针部、突出所述本体的翼部、固定在所述翼部上的柄部,所述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针部且另一端用于连接管子,所述蝴蝶型针相对于所述保护套具有所述针部突出的使用状态和所述针部缩回的缩回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针尖保护头、上盖和下盖,所述针尖保护头为具有轴向贯穿的针孔的柱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为在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的长形部件并分别具有一远端和一近端,所述上盖的所述远端通过柔性铰链连接所述柱体,所述下盖的所述远端通过柔性铰链连接所述柱体,所述上盖的所述近端和所述下盖的所述近端可拆卸地卡接,所述柔性铰链容许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万青李春光耿俊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朴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