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水冷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585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水冷壁,包括水冷壁前墙与两个水冷壁侧墙,水冷壁前墙的靠近于与每个水冷壁侧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一鳍片设有第一预留间隙,每个水冷壁侧墙的靠近于与水冷壁前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二鳍片设有第二预留间隙,第二预留间隙的两边缘处连接有沿第二预留间隙开度方向可发生形变的补偿器,补偿器从上端开口处至下端填充有高温堵漏剂。本方案提供的水冷壁在受到锅炉热态金属膨胀时,补偿器沿第二预留间隙的开度方向发生形变,有效地吸收了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的膨胀力,高温堵漏剂可以有效保护补偿器免受高温火焰的伤害,从而解决了锅炉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容易发生受力拉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厂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
技术介绍
现代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设备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组成。锅炉本体是锅炉设备的主体,它包括“锅”本体和“炉”本体。“锅”本体进一步包括: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部分。其中,水冷壁是敷设在锅炉炉膛四周、由多根并联钢管组成的蒸发受热面,它的内部为流动的水或蒸汽,外界接受锅炉炉膛的火焰的热量。水冷壁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炉膛中高温火焰及炉烟的辐射热量,使水冷壁内的水汽化,产生饱和水蒸汽;降低高温对炉墙的破坏作用,保护炉墙;强化传热,减少锅炉受热面面积,节省金属耗量;有效防止炉壁结渣;悬吊炉墙。现代锅炉的水冷壁主要有光管式、膜式和销钉式三种类型。膜式水冷壁是将鳍片管(或扁钢与光管)相互焊接在一起组成的整块管屏,它具有气密性好、有利于防止结渣、便于安装等优点。为了达到锅炉炉内密封效果,目前锅炉水冷壁常采用膜式结构,这样的结构在锅炉螺旋水冷壁、垂直水冷壁、冷灰斗等部位起到了良好的炉内密封、维持炉膛压力作用。现有的水冷壁结构中,在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采用了膜式鳍片直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锅炉水冷壁前墙与侧墙交界处连接情况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各个水冷壁前墙管子11由水冷壁前墙鳍片12焊接在一起组成水冷壁前墙1,各个水冷壁侧墙管子21由水冷壁侧墙鳍片22焊接在一起组成水冷壁侧墙2,水冷壁前墙I与水冷壁侧墙2的交界处也采用了膜式鳍片直接焊接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锅炉热态金属膨胀,这种膨胀在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达到峰值。而原有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应付峰值的方法。经常发生的结果便是,侧墙水冷壁向前压、前墙水冷壁向两侧压,在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发生拉裂,密封失效、冒灰,严重时拉裂裂纹发展到水冷壁管子,造成水冷壁内介质(蒸汽)大量外泄,影响锅炉安全生产,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因此,如何解决锅炉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容易发生受力拉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水冷壁,用于解决锅炉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容易发生受力拉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水冷壁,包括水冷壁前墙与两个水冷壁侧墙,所述水冷壁前墙的靠近于与每个所述水冷壁侧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一鳍片设置有第一预留间隙,每个所述水冷壁侧墙的靠近于与所述水冷壁前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二鳍片设置有第二预留间隙,所述第二预留间隙的两边缘处连接有沿所述第二预留间隙开度方向可发生形变的补偿器,所述补偿器从上端开口处至下端填充有高温堵漏剂。优选地,所述第一预留间隙的深度为180毫米至220毫米,所述第一预留间隙的宽度为3毫米至5毫米。优选地,所述第二预留间隙的深度为750毫米至850毫米,所述第二预留间隙的宽度为3毫米至5毫米。优选地,所述水冷壁前墙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鳍片的数量均为15至25。优选地,每个所述水冷壁侧墙的所述第二鳍片的数量为8至15。优选地,所述补偿器与所述第二预留间隙的两边缘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补偿器为合金钢材质的补偿器。优选地,所述补偿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U”字形或“V”字形。本技术方案优点:本方案在水冷壁前墙的靠近于与侧墙的交界处的多个第一鳍片上设有第一预留间隙,在水冷壁侧墙的靠近于与前墙的交界处的多个第二鳍片上设有第二预留间隙,并且在第二预留间隙的两边缘处连接有沿第二预留间隙开度方向可发生形变的补偿器,补偿器从上端开口处至下端填充有高温堵漏剂,这样,水冷壁在受到锅炉热态金属膨胀时,补偿器沿第二预留间隙的开度方向发生形变,有效地吸收了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的膨胀力,而高温堵漏剂则可以有效的保护补偿器免受高温火焰的伤害,从而可以解决锅炉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容易发生受力拉裂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锅炉水冷壁前墙与侧墙交界处连接情况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水冷壁前墙与侧墙交界处的连接情况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器横截面示意图。图1 中:水冷壁前墙1、水冷壁前墙管子11、水冷壁前墙鳍片12、水冷壁侧墙2、水冷壁侧墙管子21、水冷壁侧墙鳍片22。图2至图3中:水冷壁前墙3、水冷壁前墙管子31、第一鳍片32、第一预留间隙33、水冷壁侧墙4、水冷壁侧墙管子41、第二鳍片42、第二预留间隙43、补偿器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锅炉水冷壁,用于解决锅炉炉顶水冷壁前墙与两侧墙的交界处鳍片容易发生受力拉裂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水冷壁前墙与侧墙交界处的连接情况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偿器横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水冷壁,包括水冷壁前墙3与两个水冷壁侧墙4,水冷壁前墙3的靠近于与每个水冷壁侧墙4交界处的多个第一鳍片32设置有第一预留间隙33,每个水冷壁侧墙4的靠近于与水冷壁前墙3交界处的多个第二鳍片42设置有第二预留间隙43,第二预留间隙43的两边缘处连接有沿第二预留间隙43开度方向可发生形变的补偿器5,补偿器5从上端开口处至下端填充有高温堵漏剂。本实施例针对原有水冷壁鳍片,以锅炉水冷壁在炉顶水冷壁前墙3与两水冷壁侧墙4的交界处为开始点,向水冷壁前墙3 —侧数多根水冷壁前墙管子31,在这些水冷壁前墙管子31间的第一鳍片32中间切出粗膨胀间隙缝,即第一预留间隙33。第一预留间隙33的作用是,当锅炉热钛金属膨胀时,吸收第一鳍片32之间的拉力,避免第一鳍片32发生拉裂。需要改造的第一鳍片32的数量需要根据锅炉实际的尺寸来确定,通常,水冷壁前墙3的左右两侧的第一鳍片32的数量均为15至25,本实施例中在水冷壁前墙3左右两侧各选取了 20个第一鳍片32,并在这些第一鳍片32中间切出了第一预留间隙33。具体的第一预留间隙33的尺寸需要根据水冷壁前墙3的实际尺寸以及第一鳍片32的实际尺寸而设定,第一预留间隙33的下端不能切到炉墙的上端。通常,第一预留间隙33的深度为180毫米至220毫米,其宽度为3毫米至5毫米。为了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采用深度为200毫米,宽度为3毫米的第一预留间隙33。本技术对原有水冷壁侧墙4进行的改造为:以锅炉水冷壁在炉顶水冷壁前墙3与两水冷壁侧墙4的交界处为开始点,向两侧墙水冷壁数多根水冷壁侧墙管子41,在这些水冷壁侧墙管子41之间的第二鳍片42中间切出深度膨胀间隙缝,即第二预留间隙43。第二预留间隙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水冷壁,包括水冷壁前墙与两个水冷壁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前墙的靠近于与每个所述水冷壁侧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一鳍片设置有第一预留间隙,每个所述水冷壁侧墙的靠近于与所述水冷壁前墙交界处的多个第二鳍片设置有第二预留间隙,所述第二预留间隙的两边缘处连接有沿所述第二预留间隙开度方向可发生形变的补偿器,所述补偿器从上端开口处至下端填充有高温堵漏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忠义张国防马国栋杨会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