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534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路系统,特别是管路结构,能够减少管路中的杂物累积以改善管路系统的安全性。该管路结构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在中部壁上具有引路通孔;引路管道,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检查盖,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以密封所述检查口;可拆卸的塞体,其安装在所述引路管道内并处于所述引路通孔与所述检查盖之间,所述塞体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内部的内面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齐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应用或民用领域中,管路结构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市政、住宅等高层建筑中排水管路中使用的排水管件。为了便于管路的检修维护,常常在管路中的关键管道处设置检查口,检查盖在平时密封盖紧在检查口上,在需要检查时打开进行检查。在直形管道的情况下,通常还需要沿其侧向延伸出引路管道并将检查口设置在引路管道的开口处,以便于将检查盖密封连接到检查口上,例如通过螺纹结构拧紧。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检查盖仅被简单地连接到关键管道,例如通过引路管道连接,因而在检查盖与关键管道之间的引路管道中存在较大空间。图1a中例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管路结构的侧视截面图,该结构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110,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图1a中的上方开口)和第二开口(图1a中的下方开口),并在中部的壁上具有引路通孔103 ;引路管道130,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103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 131 ;检查盖140,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 131以密封所述检查口 131。如图1a所示,在检查盖140与主路管道110之间的引路管道130中存在较大空间133。图1b显示出图1a所示管路结构的从上向下所见的俯视截面图,其中也显示出在引路管道130中存在的空间133。这样,当流体中存在杂物时,杂物在经过引路管道时易于滞留在空间133中,日积月累则可能在引路管道130中累积大量杂物,而这些杂物可能对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例如,尖锐形状或腐蚀性的杂物可能损坏管道部件而破坏管路密封,钩挂杂物可能导致管道堵塞,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结构,能够减少管路中的杂物累积以改善管路系统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路结构,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在中部壁上具有引路通孔;引路管道,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 ;检查盖,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以密封所述检查口 ;可拆卸的塞体,其安装在所述引路管道内并处于所述引路通孔与所述检查盖之间,所述塞体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内部的内面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齐平。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在其周向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塞体的凸部与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的对应凹部接合以阻止所述塞体沿周向移动;或者所述塞体在其周向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部,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塞体的凹部与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的对应凸部接合以阻止所述塞体沿周向移动。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凸部或凹部的形状是点形、线形、或点一线形的组合形状。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在背离所述主路管道内部的一侧的边缘沿所述塞体的周向具有连续或断续的外突的定位凸缘,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定位凸缘抵靠所述检查口的口边缘以阻止所述塞体沿所述弓丨路管道的轴向向内移动。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在其周向表面上具有定位台阶,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台阶形状匹配的止动台阶,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定位台阶抵靠所述止动台阶以阻止所述塞体沿所述弓丨路管道的轴向向内移动。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在其周向表面上具有连续或断续的定位凸环,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上具有环形止动台肩,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定位凸环抵靠所述环形止动台肩以阻止所述塞体沿所述弓丨路管道的轴向向内移动。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路结构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在所述塞体与所述引路管道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塞体与所述检查口之间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塞体与所述检查盖之间的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检查盖与所述检查口之间的密封圈。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路结构进一步包括:弹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塞体与所述检查盖之间并在所述塞体和所述检查盖安装就位时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以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所述引路通道内。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塞体的内面的边缘处具有环形弹性卷边,当所述塞体安装就位时所述环形弹性卷边抵靠在所述塞体的内面与所述引路通孔的边缘之间。通过本技术的各实施例提供的管路结构,能够减少管路中的杂物累积以改善管路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a是现有技术的管路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1b是图1a所示管路结构的俯视截面图。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管路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2b是图2a所示管路结构的俯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路结构,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在中部壁上具有引路通孔;引路管道,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 ;检查盖,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以密封所述检查口 ;可拆卸的塞体,其安装在所述引路管道内并处于所述引路通孔与所述检查盖之间,所述塞体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内部的内面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齐平。图2a中例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管路结构的侧视截面图,该结构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910,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图2a中的上方开口)和第二开口(图2a中的下方开口),并在中部的壁上具有引路通孔903 ;引路管道930,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903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 931 ;检查盖940,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 931以密封所述检查口 931 ;可拆卸的塞体950,其安装在所述引路管道930内并处于所述引路通孔903与所述检查盖940之间,所述塞体950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910内部的内面951与所述主路管道910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与所述主路管道910的内表面齐平。如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管路结构相比可见,现有结构中引路管道130中存在的空间133被填充以本技术的塞体950 (在图2a中以斜线填充方式显示以着重体现),从而使本技术的管路结构中不存在可能累积杂物而危及管路安全的引路管道中的较大空间,因而不会累积大量杂物而危及管路系统安全,由此改善了管路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塞体950 (在图2a中以斜线填充方式显示以着重体现)的内面951与主路管道910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且与主路管道910的内表面齐平,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钩挂累积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形的主路管道,其在相反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在中部壁上具有引路通孔;引路管道,其从所述主路管道的引路通孔向侧方连通延伸到检查口;检查盖,其扣紧或拧紧到所述检查口以密封所述检查口;可拆卸的塞体,其安装在所述引路管道内并处于所述引路通孔与所述检查盖之间,所述塞体的朝向所述主路管道内部的内面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具有一致的曲形形状并与所述主路管道的内表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吕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拓普天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