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4940 阅读:5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与主轴,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4mm~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注油口,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铜瓦的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和改造,将铜瓦与主轴与铜瓦的间隙在控制在0.04mm~0.05mm之间,使润滑油在此间隙中较为均匀地涂敷在主轴外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磨床领域,涉及主轴润滑,尤其是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滚筒磨床主轴非常容易抱死,极大地影响生产商的加工进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砂轮主轴与铜套之间的间隙与铜瓦上卸压槽深度配合不力,为了减小主轴转动时与铜瓦之间的压力,通常在铜瓦内壁上均布间隔设置有卸压槽,但是由于铜瓦自身的密闭结构,主轴转动过程中,润滑油因主轴与铜瓦间隙过小而由卸压槽上的通孔流出铜瓦,而导致主轴与铜瓦在无油的环境中工作,这样就引起了主轴与铜瓦的升温膨胀,最终导致主轴与铜瓦的间隙完全消失,造成主轴抱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抱死、结构简单、尺寸精确、润滑效果好的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与主轴,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W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注油口,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而且,在所述铜瓦左侧端口的内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卸压槽,卸压槽与主轴同轴向。而且,所述四个注油口是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凹口,每个凹口与其对应的油腔之间的铜瓦上制有通孔。本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对铜瓦的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和改造,将铜瓦与主轴与铜瓦的间隙在控制在0.04mnT0.05mm之间,使润滑油在此间隙中较为均匀地涂敷在主轴外表面。2、本技术根据铜瓦与主轴之间的间隙配套地将卸压槽的深度进行调整,由此适当增加了主轴与铜瓦之间的压力,使主轴在旋转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刚性,增加了主轴与润滑油界面接触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A-A向截面图;图4是图1中B-B向截面图;图5是图2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I与主轴3,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W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通孔,每个通孔周围的铜瓦外壁为凹口,由此作为注油口 2,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5,在铜瓦左侧端口的内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卸压槽4,卸压槽与主轴同轴向。权利要求1.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与主轴,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W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注油口,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瓦左侧端口的内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卸压槽,卸压槽与主轴同轴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注油口是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凹口,每个凹口与其对应的油腔之间的铜瓦上制有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与主轴,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4mm~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注油口,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本技术对铜瓦的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和改造,将铜瓦与主轴与铜瓦的间隙在控制在0.04mm~0.05mm之间,使润滑油在此间隙中较为均匀地涂敷在主轴外表面。文档编号F16C33/10GK203035761SQ20122067302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周世军 申请人: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主轴与铜瓦的润滑配合结构,包括铜瓦与主轴,铜瓦为环形且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主轴同轴套装在铜瓦内且与铜瓦内壁留有0.04mm~0.05mm的间隙,在铜瓦的外壁上径向间隔均布制有四个注油口,在与每个注油口对应的铜瓦内壁位置上均连通制有油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