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482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盖和后盖,在前盖上设有第二气口,在后盖上设有进气通道;在所述缸筒中设置活塞杆,在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活塞;其特征是: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固定气块,气块上设有第一气口,第一气口通过气管与后盖上的进气通道连通。在所述后盖内侧设置后缓冲柱。在所述活塞的前端设置前缓冲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长的缓冲行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在缸筒一侧设置气块的方式,缩短期了气缸的连接长度,使气缸适用于实际的操作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气缸,尤其是一种用于铁路或客运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
技术介绍
在铁路或客运车门系统中会使用缓冲气缸打开车门,现有技术中铁路或客运车门系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关闭车门时缓冲气缸的行程较短,往往会发生车门夹伤乘客的情况。而加长缓冲气缸的缓冲行程又受限于缓冲气缸的使用环境,目前尚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加长了缓冲行程,避免了车门夹伤乘客的情况。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盖和后盖,在前盖上设有第二气口,在后盖上设有进气通道;在所述缸筒中设置活塞杆,在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活塞;其特征是:在所述缸筒的外侧固定气块,气块上设有第一气口,第一气口通过气管与后盖上的进气通道连通。在所述后盖内侧设置后缓冲柱。在所述活塞的前端设置前缓冲柱。所述活塞杆由支撑块支撑在缸筒中。本技术具有较长的缓冲行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并且本技术采用了在缸筒一侧设置气块的方式,缩短期了气缸的连接长度,使气缸适用于实际的操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门上的长缓冲气缸,包括缸筒(3),缸筒(3)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盖(2)和后盖(10),在前盖(2)上设有第二气口(12),在后盖(10)上设有进气通道(13);在所述缸筒(3)中设置活塞杆(1),在活塞杆(1)的端部固定活塞(8);其特征是:在所述缸筒(3)的外侧固定气块(4),气块(4)上设有第一气口(11),第一气口(11)通过气管(5)与后盖(10)上的进气通道(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立威士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