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京力专利>正文

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3462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包括机架、刀模架、刀模和砧板,刀模安装在刀模架上,砧板位于机架底部的工作台上,刀模的刃口与砧板表面平行,刀模架位于砧板的正上方,并与安装在机架上方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刀模架还通过控制刀模架上下运动的垂直导向机构与机架相连,砧板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砧板绕其中心90?旋转的旋转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结合砧板的旋转,可制作大小均匀的样品;配合不同形状的刀模可制备不同形状的样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步实现备样,且可一次性切出多层样品,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不会产生手疲劳,刀模有效面积大,大幅度提高切割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制样工具,具体地指一种纺织品自动制样机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品制样工具都停留在手工制样的基础上,如使用剪刀、手动机械等。使用剪刀制样时,无法保证样品大小一致性,效率低,以每个样品需要20g来计算的话,手工制样需要的时间不少于5 6分钟,单位时间制样量约为4g/min,容易造成手指磨损起泡,连续剪20g样品手会产生疲劳。手动机械制样是利用杠杆原理,放大施加的力,需要配合刀模使用。制样较为均匀,但由于手动施力有限和试样放置不均匀,产生切不断的情况。刀模有效面积小,效率偏低,一次切出的样品量较少。以每个样品需要20g来计算的话,手工制样需要的时间不少于2分钟。每次下压制样需耗费操作者约500N的力,则每次备样需耗费1000N的力,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闻的纺织品自动制样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包括机架、刀模架、刀模和砧板,所述刀模安装在刀模架上,所述砧板位于机架底部的工作台上,刀模的刃口与砧板表面平行,所述刀模架位于砧板的正上方,并与安装在机架上方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刀模架还通过控制刀模架上下运动的垂直导向机构与机架相连,所述砧板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砧板绕其中心90 旋转的旋转定位装置。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机架的两侧设置有与控制箱连接的启闭开关和红外感应保护器。这样,采用双手按键的启闭开关和红外感应保护器,当红外感应保护器感应到手在机架内时,启闭开关将无法启动机器,确保操作者的使用安全,不会因任何闪失疏忽而发生意外,安全高效。优选地,所述启闭开关设置在机架底部的两侧,所述红外感应保护器设置在机架面向操作者的敞口处的两侧。这样,既安全又便于操作。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由旋转气缸驱动的转盘、固定在机架底部工作台上的固定底板及位于转盘与固定底板之间的固定块,所述转盘固定在砧板的底部,所述固定块同轴固定在转盘的底部,沿所述固定块的圆周相应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固定在固定底板上方,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定位面的连线与所述转盘的轴心线的夹角为90°。这样,转盘的旋转角度由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控制,从而使砧板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用于切布。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微动调节两个挡块所成角度的螺钉,所述两个螺钉的凸出端面与固定块的工作面相接触。这样,可以精确得保证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定位面的连线与转盘的轴心线的夹角为90°,使切出样品更均匀。上述方案中,所述刀模的上表面与刀模架的下表面为面结合,所述刀模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排刀刃。这样,可以提高刀模有效面积,提高切布效率,一次切出的样品量较多。上述方案中,所述气缸的旁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刀模架行程的油压缸,所述油压缸位于刀模架的上方。这样,通过气缸和油压缸来控制刀模架的行程,气缸下压到一定距离停止工作,改由力量更大但速度稍慢的油压缸工作,不管下面切的样品厚度是多少,真正的行程大小是由油压缸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当压力达到最大时,即停止下压,然后回程。上述方案中,所述垂直导向机构为导向杆和安装孔。本技术工作时结合砧板的旋转,可制作大小均匀的样品;配合不同形状的刀模可制备不同形状的样品。据测算,本技术单位时间制样量约为100g/min,制备20g样品用时约20秒,大幅度提高了制样效率。本技术可以一步实现备样,且可一次性切出多层样品,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不会产生手疲劳,刀模有效面积大,大幅度提高切割效率。采用气缸和油压缸作为动力,保护刀模,提高刀模的使用寿命,工作平稳耐用,噪声小,适合在任何环境下的检测区工作。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测试样品的制备,如可制备纺织品化学测试项目(PH值、甲醛、禁用偶氮染料等)、物理测试项目(色牢度、强力等)的样品,也可用于纸张、皮革、塑料等测试样品的制备。附图说明图1为纺织品自动制样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纺织品自动制样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纺织品自动制样机的刀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纺织品自动制样机的旋转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f 2所示的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包括机架1、刀模架4、刀模2和砧板3,刀模2安装在刀模架4上,砧板3位于机架I底部的工作台1.1上,刀模2的刃口与砧板3表面平行。刀模架4位于砧板3的正上方,并与安装在机架I上方的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刀模架4还通过控制刀模架4上下运动的垂直导向机构与机架I相连,垂直导向机构为导向杆和安装孔。气缸5的旁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刀模架4行程的油压缸10,油压缸10位于刀模架4的上方。导向杆安装在刀模架4,安装孔设置在机架I ;或者,导向杆安装在机架1,安装孔设置在刀模架4。砧板3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砧板3绕其中心90 旋转的旋转定位装置8。机架I上还设置有控制箱6,机架I的两侧还设置有与控制箱6连接的启闭开关7和红外感应保护器9。启闭开关7设置在机架I底部的两侧,红外感应保护器9设置在机架I面向操作者的敞口处的两侧。如图3所示,刀模2的上表面与刀模架4的下表面为面结合,刀模2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排刀刃2.1。再结合图4所示,旋转定位装置8包括由旋转气缸驱动的转盘8.1、固定在机架I底部工作台1.1上的固定底板8.2及位于转盘8.1与固定底板8.2之间的固定块8.6,转盘8.1固定在站板3的底部,固定块8.6同轴固定在转盘8.1的底部,沿固定块8.6的圆周相应设置有第一挡块8.3和第二挡块8.4,第一挡块8.3和第二挡块8.4固定在固定底板8.2上方,第一挡块8.3和第二挡块8.4的定位面的连线与转盘8.1的轴心线的夹角为90°。第一挡块8.3和第二挡块8.4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微动调节两个挡块所成角度的螺钉8.5,两个螺钉8.5的凸出端面与固定块8.6的工作面相接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1、根据要切取的样品的形状,选择合适的刀模2将其固定于纺织品自动制样机的刀模架4的卡槽中;2、连接电源,按下控制箱6的开关开机;3、接通气源,将调整好的压力在0.5MPa的气源接入为气缸5 ;4、将叠放整齐的纺织物(一般牛仔布为3 6层,其它稍薄的布样为4 8层,皮制品为2 4层)平整放置在砧板3的上平面,即刀模2的正下方;5、双手同时按下机架I两侧的启闭开关7,启动机器,当红外感应保护器9感应到手在机架I内时,启闭开关7将无法启动机器,红外感应保护器9确保操作者的使用安全,不会因任何闪失疏忽而发生意外;通过气缸5和油压缸10来控制刀模架4的行程,当气缸5下压到一定距离停止工作,改由力量更大但速度稍慢的油压缸10工作,不管下面切的样品厚度是多少,真正的行程大小是由油压缸10的压力大小来控制,当压力达到最大时,即停止下压,然后回程,刀模2在20秒之内自动完成切样;6、刀模2归位停止工作后,取出切好的样品。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包括机架(I)、刀模架(4)、刀模(2 )和砧板(3 ),所述刀模(2)安装在刀模架(4)上,所述砧板(3)位于机架(I)底部的工作台(1.1)上,刀模(2)的刃口与砧板(3)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品自动制样机,包括机架(1)、刀模架(4)、刀模(2)和砧板(3),所述刀模(2)安装在刀模架(4)上,所述砧板(3)位于机架(1)底部的工作台(1.1)上,刀模(2)的刃口与砧板(3)表面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架(4)位于砧板(3)的正上方,并与安装在机架(1)上方的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刀模架(4)还通过控制刀模架(4)上下运动的垂直导向机构与机架(1)相连,所述砧板(3)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砧板(3)绕其中心90?旋转的旋转定位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力黎萍朱军燕杨汝辉冯卉娟王宏姜开明郑雷青
申请(专利权)人:王京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