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去毛刺设备,包括机座、放线架与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放线架和收线架之间依次还设置有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两者高度一致,燃烧装置的进出口两端以及熔融装置的进出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软管扩张装置,上述四个软管扩张装置同轴安装且与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的高度匹配,所述燃烧装置的燃烧室中至少设置两个进气口,熔融装置采用非接触热源熔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全节能、操作方便、去毛刺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也是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配套基础材料,它不仅具有耐高温、阻燃、电绝缘、拉伸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还可以采用有机覆层技术进行制品深加工。玻璃纤维产品的应用形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织物类、浙青增强类、塑料增强类。其中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被广泛用在汽车线束和排气管上起隔热保护,用在电机的导线和电器线束上起电绝缘保护(一般需涂层),2012年上述领域在全球的市场规模约为33亿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容量约为6亿元。由于玻璃的脆性大,所以从玻璃球拉丝生产玻璃纤维时一般纤维束比较蓬松,需要经过并线、加捻后再使用;为了生产玻璃纤维机织物,还必须对玻璃纤维经过纬纱(把成卷的纤维分绕到小的纱管上)和机织(有多种织法,如编织、针织、针编混织)等机械加工;上述工序过后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的毛刺可长达数厘米,毛刺的密集程度则根据玻璃纤维的品质和机加工工艺对玻璃纤维表面的破坏程度而不同。玻璃纤维表面的毛刺不仅影响外观,搬运处理时易造成毛刺飞舞,粘附在人的皮肤表面造成过敏反应,夏天人体出汗时更为严重;对于需要涂层处理的玻璃纤维管,玻璃纤维表面的毛刺还将破坏涂层的耐电击穿能力。常规去除毛刺有烧毛工艺,印染行业对棉纱、聚合物纤维面料(坯布)染色前需要把布料表面的茸毛去掉,设备可按照热源的特点分为两类:火焰式烧毛(非接触式)和发热金属板烧毛(接触式);烧毛的火焰温度通常在900°C 1000°C,炽热金属板的表面温度也达800°C,都高于各种纤维的分解温度或着火点,烧毛时纱线或织物在一定的张紧状态下高速通过火焰,由于伸出表面的茸毛相对受热面积大,瞬时升温至着火点而燃烧,而纱线和织物本体因拈回和交织紧密,升温速度并不如此迅速,加之散热面积充分所以很少受到影响。发热金属板烧毛只适用于组织厚实紧密的织物,火焰式烧毛效率高而且更节能,过去30年印染行业对烧毛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火口的设计上。但是上述烧毛工艺及设备并不适用于玻璃纤维机织软管,因为玻璃纤维材料的熔点和燃点与常规的布匹纤维有很大区另O,玻璃纤维熔点高、脆性大,若采用接触性高温热源熔融处理,易致玻纤发脆断裂,而且摩擦产生二次毛刺。玻璃纤维机织软管为封闭圆形而且内径很小,多在20mm以下,无法按照印染行业烧毛机的思路来加工火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节能、操作方便、去毛刺效果明显的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去毛刺设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去毛刺设备,包括机座、放线架与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放线架和收线架之间依次还设置有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两者高度一致,燃烧装置的进出口两端以及熔融装置的进出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软管扩张装置,上述四个软管扩张装置同轴安装且与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的高度匹配,所述燃烧装置的燃烧室中至少设置两个进气口,熔融装置采用非接触热源熔融。所述燃烧装置利用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气体作为燃烧介质产生高温火焰。本技术利用燃烧和非接触热源熔融两种机制分别去掉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的细长毛刺和短而集中的毛刺;细长毛刺在燃烧到玻纤管表面时会因传热速度快而熄灭,短而集中的毛刺燃烧反应难以引发,而熔融室的辐射热源最高温度处正好在玻纤管表面;通过软管扩张装置使得在去毛刺过程中织管一直处于水平扩张状态,并与热源同轴,织管圆周上受热均匀。燃烧室至少设置两个进气口的目的是在燃烧室内形成多个高于玻璃纤维熔点的火焰源,保障细长毛刺的充分燃烧。本技术所述的软管扩张装置包括陶瓷圈和钢球,钢球被放置于玻璃纤维软管内部,钢球直径应大于陶瓷圈的孔径2-5_。玻璃纤维软管穿过陶瓷圈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由于钢球的直径大于陶瓷圈的孔径,钢球运动到陶瓷圈入口侧时停止水平运动只作无规则转动,编织软管在两端钢球的支撑下扩张成圆形。本技术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液化气瓶、减压阀、鼓风机和点火装置,燃烧室为空心圆柱形,燃烧室一端设置有点火器,燃烧室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气口,液化气瓶出口端设置有减压阀,液化气瓶与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与进气口连通,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通过调整鼓风机的风量和液化气进气阀的压力,以保证燃烧室内有足够的火力。燃烧室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点火后整个室内充满火焰。利用火焰把圆形软管表面的细长毛刺烧尽。可适应不同直径玻璃纤维机织软管的去毛刺加工。本技术所述的燃烧室在其长度方向上每IOCM设置一个进气口。上述距离设置进气口的好处是既实现了燃烧室内火焰源之间的温差较小,又保证燃烧室内有足够的火焰宽度,使得牵引速度可以维持在5米/分钟-20米/分钟,保证合理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所述的熔融装置包括熔融室和红外加热管,熔融室为空心圆柱形,熔融室内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层红外加热管。熔融装置以红外间接热源把织管表面经燃烧处理后的剩余毛刺熔融在组织表面。本技术所述的燃烧装置与熔融装置之间设置有导轮,导轮高度与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匹配。导轮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小熔融室入口端玻纤编织管与陶瓷圈之间的摩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不仅能改善玻璃纤维机织软管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可以提高以玻璃纤维软管为基材的涂层管的耐电击穿能力,扩展玻璃纤维机织软管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陶瓷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燃烧室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熔融室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f图5,本技术包括机座1、燃烧装置I1、熔融装置II1、软管扩张装置IV,放线架V与收线架VI,燃烧装置I1、熔融装置II1、软管扩张装置IV,放线架V与收线架VI均设置在机座I上。按加工流程使得放线架V、燃烧装置I1、熔融装置III和收线架VI依次设置,燃烧装置II的进出口两端以及熔融装置III的进出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软管扩张装置IV,燃烧装置II和熔融装置III两者高度一致,上述四个软管扩张装置IV同轴安装且与燃烧装置II和熔融装置III的高度匹配。所述的燃烧装置II包括燃烧室8、液化气瓶2、减压阀3、鼓风机4和点火装置6,燃烧室8为空心圆柱形,本实施例中燃烧室8内径90mm,长度300mm。燃烧室8 一端设置有点火器6,燃烧室8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气口 81,优选在燃烧室8的长度方向上IOCM设置一个进气口 81。液化气瓶2出口端设置有减压阀3,液化气瓶2与鼓风机4通过管道21连通,管道21与进气口 81连通,管道81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通过调整鼓风机4的风量和液化气瓶2进气阀的压力,以保证燃烧室内有足够的火力。熔融装置III包括熔融室10和红外加热管14,熔融室10为空心圆柱形,熔融室外壁上设置有一层红外加热管14。本实施例中熔融室10直径30mm,红外加热管共有6只,单只功率为500W。软管扩张装置IV包括陶瓷圈7和钢球15,钢球15被放置于玻璃纤维软管内部,钢球直径应大于陶瓷圈的孔径2-5mm ;玻璃纤维软管穿过陶瓷圈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由于钢球的直径大于陶瓷圈的孔径,钢球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机织软管表面去毛刺设备,包括机座、放线架与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放线架和收线架之间依次还设置有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两者高度一致,燃烧装置的进出口两端以及熔融装置的进出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软管扩张装置,上述四个软管扩张装置同轴安装且与燃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的高度匹配,所述燃烧装置的燃烧室中至少设置两个进气口,熔融装置采用非接触热源熔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大成电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