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主机底座。解决了一般主机底座抗拉强度不足和设计适用性比较差的问题。主机底座包括由设置在桁架两侧的主梁和连接在主梁之间的两横杆构成的底座支架,在两横杆之间连接有两与主机支脚相连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主机支脚的腰孔,在底座支架上还设置有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调整主机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位置,提高了安装效率;增加了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能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主机进行压紧,提高了主机的安装强度;增加了连接板,将原来的竖直螺栓直接固定改为用竖直与水平两种螺栓固定主机,减小了螺栓承受的压力和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型号主机安装、固定更紧固的自动扶梯主机底座。
技术介绍
扶梯运行的动力来自主机。因此,主机需要被可靠的固定在桁架上。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螺栓连接将主机的四个脚固定于两个焊接在桁架上的梁上。一方面,从主机产生的驱动力可传送到主驱动轴组件,从而使整个自动扶梯系统运行,另一方面,因正常运行制动或紧急情况造成的附加制动器制动产生的制动力也应该被固定在桁架梁上的主机的四个脚所支持。目前,大多数的主机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焊接于桁架的梁上。主机的四个机脚和桁架主机横梁直接相连,之间没有任何接口板等任何过渡连接装置。如果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主机,因它们用于不同配置的扶梯中所具有不同的三维结构或尺寸,主机底座在桁架上焊接结构就需要被修改,以适应所需的主机的尺寸,这就增加了桁架结构设计的复杂性。此外,主机机体包括机脚一般都为铸造结构,铸造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与抗压能力,但抵抗拉伸能力却比较弱。如果主机支脚被直接连接到桁架上,单纯通过竖直的螺栓连接,螺栓将反复承受压力和拉力。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会破坏整个主机的四个支脚的螺栓。因此,现有的主机底座具有抗拉强度不足和设计适用性比较差的缺点。如申请号为201110143253.0,名称为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主机安全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该专利包括主机和底座,由附图1和2可以看出,在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主机的支脚通过螺栓直接与安装孔相固定,这就存在上述的缺点:主机支脚直接连接到桁架上,单纯通过竖直的螺栓连接,螺栓将反复承受压力和拉力。在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最大的拉力可能会破坏整个主机的四个支脚的螺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一般主机底座抗拉强度不足和设计适用性比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应不同型号主机安装、固定更紧固的自动扶梯主机底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扶梯主机底座,包括由设置在桁架两侧的主梁和连接在主梁之间的两横杆构成的底座支架,在两横杆之间连接有两与主机支脚相连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主机支脚的腰孔,在底座支架上还设置有压紧机构。本技术中将安装孔设计成腰孔,安装时螺栓位置可以进行调节,能高效的调整主机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位置,扩大了适用范围,易于在自动扶梯桁架上安装各种不同尺寸的主机,提高了安装效率。还增加了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能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主机进行压紧,使得主机不能移动,提高了主机的安装强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若干对主机前后方向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螺栓组和对主机左右方向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螺栓组,该第一压紧螺栓组和第二压紧螺栓组都包括有压紧支座,在压紧支座上水平连接有若干压紧螺栓,压紧螺栓上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位于压紧螺栓螺母与压紧支座之间。该第一压紧螺栓组在前后方向上对主机进行压紧,第二压紧螺栓组在左右方向上对主机进行压紧,在操作时先旋紧压紧螺栓,使得压紧螺栓顶在主机上,然后通过旋紧固定螺母,锁定压紧螺母。通过压紧机构使得主机不能移动,进一步提闻了主机的安装强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组具有三组,其中两组第一压紧螺栓组相对设置在两横杆一端上,另一组第一压紧螺栓组设置在其中一个横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压紧螺栓组具有两组,一组第二压紧螺栓组设置在固定板上,另一组第二压紧螺栓组设置在主梁上。第一压紧螺栓组和第二压紧螺栓组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情况设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至少两个腰孔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腰孔连接的第一安装孔和与主机支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在连接板上还竖直设置有连接支板,在连接支板上设有与支脚连接的第三安装孔。本技术增加了连接板,主机支脚的前两个或后两个支脚通过螺栓与连接板上第二安装孔相固定,在第三安装孔内设置螺栓和主机相固定,从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固定住主机,在连接板的第一安装孔内设置螺栓与腰孔相固定。本方案中将主机的支脚通过连接板与底座支架连接,将原来的竖直螺栓直接固定改为用竖直与水平两种螺栓固定主机,减小了螺栓承受的压力和拉力,避免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最大拉力可能会迫害整个主机四个支脚螺栓的风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螺栓穿过腰孔后连接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为方形,在所述固定板背面腰孔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止螺纹块转动的挡体。该螺栓穿过腰孔后与螺纹块螺纹连接,该螺纹块为方形,顶在挡体上,这样在螺栓与螺纹块连接时,螺纹块不会转动,使得螺栓与螺纹孔连接更紧固。本技术的优点是:1.能调整主机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位置,易于在自动扶梯桁架上安装各种不同尺寸的主机,提高了安装效率;2.增加了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能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主机进行压紧,使得主机不能移动,提高了主机的安装强度;3.增加了连接板,将原来的竖直螺栓直接固定改为用竖直与水平两种螺栓固定主机,减小了螺栓承受的压力和拉力,避免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最大拉力可能会迫害整个主机四个支脚螺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底座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主梁2-横杆3-固定板4-腰孔5-第一压紧螺栓组6_第二压紧螺栓组7-压紧支座8-压紧螺栓9-固定螺母10-连接板11-连接支板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二安装孔15-螺纹块16-挡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自动扶梯主机底座,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支架,该底座支架包括设置在自动扶梯桁架两侧上的主梁1,设置在主梁之间的两根横杆2,在横杆两端之间还分别连接有固定板3。在固定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腰孔4,两个固定板上共四个腰孔,该主机的后两个支脚通过螺栓固定在腰孔上,主机的前两个支脚通过连接板10与腰孔螺栓固定。如图3所示,这里两个腰孔上的连接板为一体设置,该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腰孔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2、用于和支脚垂直方向相固定的第二安装孔13,在连接板上还竖直设置有连接支板11,在连接支板上设置有和支脚水平方向相固定的第三安装孔14,该主机的前两个支脚通过螺栓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相固定,其中螺栓穿过腰孔后与螺纹块15连接,且在固定板背面腰孔一侧还设置有限制螺纹块转动的挡体16,螺纹块紧靠挡体。连接板的第一安装孔上设有螺栓与腰孔相固定,该螺栓穿过腰孔后也连接有螺纹块。该连接板的设置将原来的竖直螺栓直接固定改为用竖直与水平两种螺栓固定主机,减小了螺栓承受的压力和拉力,避免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的最大拉力可能会破坏整个主机四个支脚螺栓的风险。为了使主机不能移动,进一步提高了主机的安装强度,在底座支架上还设置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三组对主机前后方向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螺栓组5和两组对主机左右方向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螺栓组6,该第一压紧螺栓组和第二压紧螺栓组都包括有压紧支座7,在压紧支座上水平螺纹连接有若干压紧螺栓8,压紧螺栓上设有固定螺母9,固定螺母位于压紧螺栓螺母与压紧支座之间。在安装时,将主机的前两个支脚与连接板相固定,然后在将主机后两个支脚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的腰孔上,不同型号的主机可以通过腰孔进行横向纵向的调整。然后旋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扶梯主机底座,包括由设置在桁架两侧的主梁和连接在主梁之间的两横杆构成的底座支架,在两横杆之间连接有两与主机支脚相连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3)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主机支脚的腰孔(4),在底座支架上还设置有压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松,黄绍栋,潘鑫,邵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