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732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电梯在装卸载时存在振动,且不能很好解决振动和位置偏移的问题。装置包括有支架、阻尼机构和对导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架固定在轿厢上梁上,阻尼机构具有阻尼杆,阻尼杆朝上设置,阻尼杆上端固定在支架上,夹持机构固定在阻尼机构上,夹持机构的夹持部位对准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阻尼机构提供的阻尼,使得振动衰减速度加快,保证装卸载时轿厢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无需使电机在轿门打开后一直处于松闸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的发热量,并且节约了电能。且降低了轿厢在装卸载时产生的最大振幅,提高了振动衰减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的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由电机驱动,在建筑物中垂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装置。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大提升高度的电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领域的建筑。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人员和物资通过电梯门进出轿厢。如钢带电梯系统在较高的提升高度下,当轿厢位于较低楼层时,装载和卸载过程中轿厢的重量变化导致其在竖直方向产生振动,且在加载瞬间和静态时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这种位置偏移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在大提升高度的钢丝绳电梯系统中该问题同样存在。电梯具有再平层功能,在电梯上梁上装有若干光电开关,在门区附近设有反光板,当电梯平层后因任何原因超出平层范围一定阈值时,主机会松闸并改变力矩使得电梯回到平层位置。如目前国内的钢带电梯系统有采用Hover Mode来解决此问题,该技术在轿厢平层,轿门完全打开后,使主机松闸,主机通过钢带上的连续称重装置读数控制扭矩,从而尽可能快的使轿厢在装卸载时产生的振动衰减,并最终达到静止状态。但这种方式也还存在缺陷,采用Hover Mode的电梯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仍有客户反馈加载时轿厢下沉(或卸载时轿厢上跳)的问题,认为这种不舒适感已超出其容忍度。Hover Mode的原理决定了其无法解决力在钢带中传递导致钢带上连续称重装置读数与轿厢加速度存在一定延迟的问题,这使得控制系统存在滞后,在装卸载瞬间轿厢的加速度仍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其次,由于标准的要求,Hover Mode只能在轿门完全打开后才可启动,故在开门过程中如有装卸载,此时Hover Mode并不起作用,轿厢的振动与位置偏移仍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电梯在装卸载时存在振动,且不能很好解决振动和位置偏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的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包括有支架、阻尼机构和对导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架固定在轿厢上梁上,阻尼机构具有阻尼杆,阻尼杆朝上设置,阻尼杆上端固定在支架上,夹持机构固定在阻尼机构上,夹持机构的夹持部位对准导轨。本技术工作时夹持机构夹紧导轨,通过阻尼机构提供的阻尼,使得振动衰减速度加快,保证装卸载时轿厢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本技术无需使电机在轿门打开后一直处于松闸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的发热量,并且节约了电能。且降低了轿厢在装卸载时产生的最大振幅,提高了振动衰减速率。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为C型,支架的下部固定在轿厢上梁上,所述阻尼机构和夹持机构位于支架的内部,阻尼机构的阻尼杆上端固定在支架上部底面上。支架通过上部与阻尼机构连接,夹持机构与支架无连接。支架设计成C型,既加强了其支撑强度,同时能将阻尼机构和夹持机构容纳在内,减小了安装体积。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机构还包括有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架包括有底板,底板固定在夹持机构上,在底板上竖直固定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L型,连接板一面与支撑板固定,阻尼器通过固定块固定在连接板另一面上。安装架固定阻尼器,同时起到与夹持机构连接的作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阻尼器插入在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上还设置有若干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将固定块固定在连接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在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臂,夹持臂中间部位通过第一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两夹持臂前端分别位于在导轨两侦牝两夹持臂后段通过第一销轴各自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中间部位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两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分别连接在拉伸臂的前端上,所述拉伸臂后端与气缸相连。气缸对拉伸臂进行前后拉伸,拉伸臂在向后拉动时,摆臂绕第二转轴旋转,摆臂旋转过程中将夹持臂后端向外推动,夹持臂的前端则向内移动,则两夹持臂的前端将导轨夹紧。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拉伸臂底面上沿长度设置有限位直槽,在底座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在限位直槽内。限位直槽限制了拉伸臂的移动距离,同时也对拉伸臂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夹持臂的前端相对一侧分别都设置有制动片。制动片使得夹持机构制动效果更好。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阻尼机构提供的阻尼,使得振动衰减速度加快,保证装卸载时轿厢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本技术无需使电机在轿门打开后一直处于松闸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的发热量,并且节约了电能。且降低了轿厢在装卸载时产生的最大振幅,提尚了振动发减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夹持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上梁2-支架3-导轨4-底板5-支撑板6_连接板7_固定块8_阻尼器9-阻尼杆10-夹持臂11-摆臂12-拉伸臂13-气缸14-第一转轴15-第一销轴16-第二转轴17-第二销轴18-限位直槽19-限位柱20-制动片21-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架2、阻尼机构和对导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支架2为C型,支架的下部固定在轿厢上梁1上,阻尼机构和夹持机构位于支架的内部,阻尼机构具有阻尼杆9,阻尼杆朝上设置,阻尼杆上端固定在支架上部底面上。阻尼机构还包括有安装架、阻尼器8,安装架包括有底板4,底板固定在夹持机构上,在底板上竖直固定有支撑板5,在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为L型,连接板一面与支撑板固定,阻尼器通过固定块7固定在连接板另一面上。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阻尼器插入在通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块上还设置有若干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将固定块固定在连接板上。 如图2所示,夹持机构包括底座21,在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臂10,夹持臂中间部位通过第一转轴14与底座转动连接,两夹持臂前端分别位于在导轨两侧,且两夹持臂的前端相对一侧分别都设置有制动片20。两夹持臂后段通过第一销轴15各自连接有摆臂11,摆臂中间部位通过第二转轴16转动连接在底座21上,两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7分别连接在拉伸臂12的前端上,拉伸臂后端与气缸相连。拉伸臂底面上沿长度设置有限位直槽18,在底座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柱19,限位柱插入在限位直槽内。在正常状态下,轿厢平层后,夹持机构夹住导轨,其夹持力足以保证轿厢和导轨不会相对运动。当有人或货物进入轿厢时,轿厢有下降趋势,阻尼杆被支架压缩,压缩时提供较大的阻尼,使得轿厢振动的振幅减小,并且振动快速衰减至静止。阻尼器在静止状态提供的反作用力非常小,故当人员进入至超过一阈值时,再平层功能被触发,电梯轿厢回到平层位置,阻尼杆也回到初始位置。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梁、支架、导轨、底板、支撑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厢装卸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2)、阻尼机构和对导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架固定在轿厢上梁(1)上,阻尼机构具有阻尼杆(9),阻尼杆朝上设置,阻尼杆上端固定在支架上,夹持机构固定在阻尼机构上,夹持机构的夹持部位对准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振兴孙国亮刘慧郭骏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