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文宝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927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主体,连接组件主体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及与集液管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管口的闷盖,密封圈组件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对应,通过压紧装置即可压紧密封圈组件密封两个集液管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闷盖隔断两个集液管,即可对相邻的集液管进行密封隔断,仅需切断集液管即可,无需焊接,安装使用非常方便、通用性高,且通过密封圈组件压紧密封,密封效果好,且密封圈组件能够防止集液管内的液体与压紧装置接触,能够防止压紧装置被腐蚀损坏,使得压紧装置能够采用成本较低的铸铁材料制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真空过滤机是以真空负压为推动力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如图4所示,真空过滤机通过在真空滤盘8在滤布7下方形成真空负压,使得滤布7上方的混合液体固液分离,液体被真空滤盘8吸走,真空滤盘8通过集液管9与排液分离器6连接,而排液分离器6与真空泵5连接,通过真空泵5使得排液分离器6、集液管9及真空滤盘8内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对滤布7上方混合液体的固液分离,为提高真空过滤机的过滤效率,通常过滤区段沿水平长度方向布置,即配置多组的真空滤盘8、排液分离器6,此时集液管9也需沿过滤区布置。为了避免产生混乱及对真空负压产生影响,不同组的真空滤盘8、排液分离器6的集液管9均会进行隔断,传统的做法是对集液管9进行切断后,在断口处焊接法兰,相邻组的集液管9通过法兰连接,并在法兰之间设置一隔板实现相邻组的集液管9的隔断,操作非常的麻烦,效率低,而且法兰焊接时易产生误差,对相邻集液管9的密封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该集液管连接组件具有安装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通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主体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及与集液管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管口的闷盖,所述密封圈组件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对应,通过压紧装置能够压紧密封圈组件密封两个集液管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闷盖隔断两个集液管。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应的半圆箍环,所述两个的半圆箍环能够通过一锁紧装置锁紧固定。所述锁紧装置为两组的螺纹锁紧机构。所述半圆箍环由铸铁材料制造而成。所述密封圈组件两侧开口处环形设置有向内倾斜的裙边。所述闷盖包括一闷板及设置在闷板边缘并与集液管管径对应的辅助挂板,闷盖通过该辅助挂板挂装至集液管上。所述辅助挂板为由薄板制成的非封闭圆环结构,且辅助挂板在开口位置处的至少一端能够向外张开。所述闷板和辅助挂板均由金属薄板制成,所述辅助挂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闷板的边缘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组件主体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及与集液管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管口的闷盖,密封圈组件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对应,通过压紧装置即可压紧密封圈组件密封两个集液管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闷盖隔断两个集液管,即可对相邻的集液管进行密封隔断,仅需切断集液管即可采用本技术的集液管连接组件,无需焊接,安装使用非常方便、通用性高,且通过密封圈组件压紧密封,密封效果好,且密封圈组件能够防止集液管内的液体与压紧装置接触,能够防止压紧装置被腐蚀损坏,使得压紧装置能够采用成本较低的铸铁材料制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进一步,闷盖包括一闷板及设置在闷板边缘并与集液管管径对应的辅助挂板,闷盖通过该辅助挂板挂装至集液管的开口上,辅助挂板为由薄板制成的非封闭圆环结构,且辅助挂板在开口位置处的至少一端能够向外张开,即使集液管的管径存在误差,仍能通过稍微向外张开辅助挂板的开口端使闷盖能够挂装至集液管的开口上,且不影响密封隔断的效果,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应用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真空过滤机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主体I,连接组件主体I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9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I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13及与集液管9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9管口的闷盖14,所述密封圈组件13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9对应,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应的半圆箍环U,所述两个的半圆箍环11能够通过两侧的螺纹锁紧机构12锁紧固定;在密封圈组件13两侧开口处环形设置有向内倾斜的裙边131,环形向内倾斜的裙边131在密封圈组件13两侧开口处形成一喇叭口结构,方便于集液管9插入至密封圈组件13内。如图所示,所述闷盖14包括一闷板141及设置在闷板141边缘并与集液管9管径对应的辅助挂板142,其中闷板141和辅助挂板142均由金属薄板制成,且辅助挂板142为非封闭圆环结构,辅助挂板142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闷板141的边缘上,且辅助挂板142在开口位置处的其中一端没有与闷板141的边缘焊接固定,使得辅助挂板142在开口位置处的其中一端能够向外张开,即使集液管9的管径存在误差,仍能通过稍微向外张开辅助挂板142的开口端使闷盖14能够挂装至集液管9的开口上,且不影响密封隔断的效果,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使用时,把闷盖14挂装在相邻的两个集液管的其中一集液管9的开口上,然后把两个集液管的相接端分别插入密封圈组件13内,并用两个半圆箍环11通过螺纹锁紧机构12锁紧固定,即可实现相邻的集液管9的密封隔断,仅需切断集液管9即可采用本技术的集液管连接组件,无需焊接,安装使用非常方便、通用性高,且通过密封圈组件压紧密封,密封效果好,且密封圈组件13能够防止集液管9内的液体与半圆箍环11接触,能够防止半圆箍环11被腐蚀损坏,使得半圆箍环11能够采用成本较低的铸铁制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例如对两个半圆箍环11采用卡扣的方式锁紧固定,此外,半圆箍环11也可采用不锈钢、合金材料等制成,以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寿命;这些都不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主体(I)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9)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I)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13)及与集液管(9)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9)管口的闷盖(14),所述密封圈组件(13)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9)对应,通过压紧装置能够压紧密封圈组件(13)密封两个集液管(9)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闷盖(14)隔断两个集液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对应的半圆箍环(11),所述两个的半圆箍环(11)能够通过一锁紧装置锁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为两组的螺纹锁紧机构(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箍环(11)由铸铁材料制造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组件(13 )两侧开口处环形设置有向内倾斜的裙边(1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闷盖(14)包括一闷板(141)及设置在闷板(141)边缘并与集液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真空过滤机的集液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主体(1)两端开口并与集液管(9)对应,该连接组件主体(1)包括压紧装置、密封圈组件(13)及与集液管(9)管口对应并能够封盖集液管(9)管口的闷盖(14),所述密封圈组件(13)分别与压紧装置、集液管(9)对应,通过压紧装置能够压紧密封圈组件(13)密封两个集液管(9)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闷盖(14)隔断两个集液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文宝
申请(专利权)人:伍文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