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模专利>正文

摆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892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大中型弹簧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机床。主要结构特点是:用摆动式工作台完成弹簧的纵向进给,同时有一个摆动式工作台轴向进给机构;工作台的摆动纵向进给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巧妙地合并于同一运转轴上。优点在于避免了现有移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由于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移动道轨易磨损、振动噪音大、维修费用高、开动率低、操作不便等缺点。同时可增大磨削力,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磨削大直径钢丝的弹簧端面的金属磨削设备。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是移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专用于磨削钢丝直径为φ12~φ60或更大的弹簧端面。它的基本结构是,可作轴向进给的切削砂轮由一单独电机驱动,夹有弹簧的钳口固定在可作往复移动的水平工作台上,问题在于工作台和床身之间采用滑动道轨结构形式,曾经先后采用球轴承、滚轮轴承和滚子道轨轴承,均由于磨簧机砂轮转速高,磨削时脱落的磨粒和切屑粉尘多,线速度高,而吸尘设备很难吸尽。故大量粉尘落到磨簧机往复移动的水平道轨上,形成一种类似研磨剂的附着物。经验表明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的道轨轴承,都会使机床道轨很快磨损,造成维修费用高,机床开动率低,同时由于这种磨床的移动式工作台与床身道轨之间所产生的切削力是靠工作台本身的重量来约束的,当切削力大于重力约束力时,工作台有上抬的趋势,不能承受大的切削量,生产效率低。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用摆动式工作台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工作台,即用摆动式工作台完成弹簧的纵向进给。驱动摆动工作台的摆臂轴25支承在轴承上转动和作轴向移动,轴承和摆臂轴25的伸出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防护极为容易。而摆动式工作台的轴向位置由轴向进给机构严格约束,使其可承受大的切削力,从而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中还特别注意了砂轮切削机构和工作台在整机的设计安装位置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和轴向进给运动的传动机构设计,意在完成主要专利技术目的的同时达到机床工作平稳、维修方便、振动减小,简化传动结构、减轻机床重量等综合技术效果。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拟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具有弹簧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砂轮磨削机构的摆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的核心,是用摆动式工作台取代现有技术采用的移动式工作台,从而使机床结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由床身、摆动式工作台、摆动机构、摆动式工作台的进给机构、砂轮传动机构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弹簧夹持机构置于摆动式工作台上,即摆臂17悬挂在摆臂轴25上,并与摆臂轴25固定连接,在摆臂17的下部固定有钳口5,被磨削的弹簧6置于其上,并由手轮压紧丝杠9或液压装置经压板7将弹簧压紧。本技术的传动机构包括一摆动机构,用以完成工作台的往复纵向进给运动。它的摆臂电机8经传动皮带10与减速机构蜗杆11、蜗轮12相联,与蜗轮12同一轴上固定有转盘13,在转盘13上设有径向T型槽,在T型槽中固定有销轴14,转盘13通过销轴14与连杆15相连接。摆杆16的一端固定悬挂于摆臂轴25上,另一端与连杆15相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一摆动式工作台的轴向进给机构,它的步进电机18通过联轴器19、轴20、齿轮付21与丝杠22相接,套于丝杠22上的丝杠螺母23与装在摆臂轴25上的推力轴承24相联,在传动轴20的一端还装有手轮26。本技术的砂轮磨削机构是电机1经过传动皮带2、砂轮轴4与切削砂轮3相连,同时砂轮轴4支承在圆锥滚子轴承上,以承受径向和轴向力。同时本技术的磨削砂轮3位于机床床身27的下部,工作台设在摆臂17的下部,使机床重心下降,工作平稳,振动小,操作方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如本说明书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用摆动式工作台完成弹簧的纵向进给,轴承和摆臂轴25的伸出部分的保护措施极为容易,与移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相比,不存在移动道轨的磨损、维修问题,故开机率大大提高,使用寿命长。第二、由于摆动式工作台的轴向位置由轴向进给机构严格控制,能够承受大的切削力,因此生产效率高。第三、由于工作台的摆动纵向进给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巧妙地合并在同一轴25上,即由一根传动轴同时完成两部分传动功能,从而大大简化了传动结构,使整机重量减轻30%以上。第四、由于磨削砂轮和工作台同居机床的下部,降低了机床重心,使整机工作平稳、振动小;同时也方便了维修和操作。下面介绍本技术的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其中1--砂轮电机 2--传动皮带3--砂轮 4--砂轮轴5--钳口 6--被磨削弹簧7--压板 8--摆臂电机9--手轮压紧丝杠 10--传动皮带11--蜗杆 12--蜗轮13--转盘 14--销轴15--连杆 16--摆杆17--摆臂 18--步进电机19--联轴器 20--传动轴21--齿轮付 22--丝杠23--丝杠螺母 24--推力轴承25--摆臂轴 26--手轮27--床身实施例本说明书的第五部分已描述了实施例的主要构成技术方案,这里再结合附图补充说明第一、用摆动式工作台完成弹簧的纵向进给是本技术区别现有技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的传动过程是电机8经皮带传动机构10驱动蜗杆11蜗轮12减速机构。由于转盘13与蜗轮12同轴,转盘13经销轴14和连杆15驱动摆杆16摆动,摆杆16和摆臂17都固定在轴25上,从而驱动摆动式工作台摆动,完成往复纵向进给运动。电机8采用可无级调速的交流电动机,工作台的往复摆动次数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无级调节,以满足不同弹簧的磨削工艺要求。调整销轴14在径向T型槽中的位置,可以改变摆动式工作台的摆幅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弹簧外径。第二、工作台的轴向进给机构是本技术区别现有技术的另一主要技术特征。它的传动过程是步进电机18经联轴器19、传动轴20、齿轮付21使丝杠22转动,丝杆螺母23和摆臂轴25之间只能转动,不能作轴向相互位移。故丝杠22的转动,通过螺母23、推力轴承24使摆臂轴25轴向移动,带动摆动工作台完成工件的轴向进给和快速返回运动。用手轮26可以进行人工进给和返回动作。本技术的加工制造、生产工艺和电气控制装置全部采用现有技术。电气控制装置除完成电机的起动和停止外,还具有弹簧磨削工艺参数如轴向进给量、总磨削量、无进给磨削时间等的自动控制和显示。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磨削弹簧两端面的摆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属于金属切削设备
;它具有弹簧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砂轮磨削机构;其特征是a.弹簧夹持机构置于摆动式工作台上,即摆臂(17)悬挂在轴(25)上,并与轴(25)固定连接,在摆臂(17)的下部装有固定的用以夹持被磨削件弹簧(6)的钳口(5),手轮压紧丝杠(9)通过压板(7)将弹簧(6)压紧;b.传动机构包括一摆动机构,即摆臂电机(8)经传动皮带(10)与减速机构蜗杆(11)、蜗轮(12)相联,与蜗轮(12)同一轴上固定有转盘(13),在转盘(13)上设有径向T型槽,在T型槽中固定有销轴(14),转盘(13)通过销轴(14)与连杆(15)相连接,摆杆(16)的一端固定悬挂于轴(25)上,另一端与连杆(15)相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一摆动式工作台的轴向进给机构,即步进电机(18)通过联轴器(19)、轴(20)、齿轮付(21)与丝杠(22)相接,丝杠(22)上的丝杠螺母(23)与装在轴(25)上的推力轴承(24)相联,在轴(20)的一端还装有手轮(26);c.砂轮磨削机构是指砂轮电机(1)通过传动皮带(2)、轴(4)与砂轮(3)相连,轴(4)支承在圆锥滚子轴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砂轮(3)位于机床床身(27)的下部,工作台设在摆臂(17)的下部。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大中型弹簧端面磨削加工的自动机床。主要结构特点是用摆动式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磨削弹簧两端面的摆动式工作台弹簧端面磨床,属于金属切削设备技术领域;它具有弹簧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砂轮磨削机构;其特征是:a. 弹簧夹持机构置于摆动式工作台上,即摆臂(17)悬挂在轴(25)上,并与轴(25)固定连接,在摆臂(17 )的下部装有固定的用以夹持被磨削件弹簧(6)的钳口(5),手轮压紧丝杠(9)通过压板(7)将弹簧(6)压紧;b. 传动机构包括一摆动机构,即摆臂电机(8)经传动皮带(10)与减速机构蜗杆(11)、蜗轮(12)相联,与蜗轮(12)同一轴上固 定有转盘(13),在转盘(13)上设有径向T型槽,在T型槽中固定有销轴(14),转盘(13)通过销轴(14)与连杆(15)相连接,摆杆(16)的一端固定悬挂于轴(25)上,另一端与连杆(15)相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一摆动式工作台的轴向进给机构,即步进电机(18)通过联轴器(19)、轴(20)、齿轮付(21)与丝杠(22)相接,丝杠(22)上的丝杠螺母(23)与装在轴(25)上的推力轴承(24)相联,在轴(20)的一端还装有手轮(26);c. 砂轮磨削机构是指砂轮电机(1)通过 传动皮带(2)、轴(4)与砂轮(3)相连,轴(4)支承在圆锥滚子轴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模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