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邦仁专利>正文

水稻钵苗移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由前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独轮运动的动力牵引机构;后部设置在仿形船板上的钵苗移栽机构以及通过中间连接的牵引架组成,所述的钵苗移栽机构是由机轮连杆机构、抓秧机构和送秧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轮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仿形船板上的机架上由轴承座支承的一根主传动轴,主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带有偏心臂的偏心轮,中部安装的左凸轮和右凸轮,左凸轮与带有拉簧的左凸轮触杆的一端始终相抵接触,左凸轮触杆另一端固接一横杆,横杆通过固接连杆a与两个连杆b绞接成一体,两个偏心轮上的偏心臂一端分别绞接在两个连杆b,在其中的一个连杆b上绞接一挡板,绞接轴处设有扭簧,挡板与运动过程中的偏心轮上设置的触头a相互作用,在右凸轮下部相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右凸轮触杆和带有弯头的拉杆a,右凸轮触杆一端与运动中的右凸轮相互碰撞作用;    所述的抓秧机构包括有固定在架体上的爪座板,每个爪座板上设有左、右夹秧爪,左、右夹秧爪的尾端分别连接控制其开、闭的左、右往复连杆,架体绞接在两个连杆b端上,架体上设置带有拔杆的摆轮,拔杆一端在运行过程中与拉杆相对应作用,摆轮上分别绞接左、右往复拉杆,左、右往复拉杆的另一端分别绞接在左、右往复连杆上,摆轮上还设有控制其锁紧的锁杆和扭簧,架体上还绞接一带有回位拉簧的限位板,限位板另一端在运动过程中与挡板相互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钵苗移栽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指一种将钵苗育秧盘中的水稻秧苗移栽到水田地里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技术背景传统的水稻秧苗移栽是通过人工将钵苗一株一株移栽到水田地里,或采取抛秧方式,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机械移栽已被推广,有一种常被使用的钵苗移栽机结构为一部分组成,前部为动力牵引机构,后部为设在仿形船板上的钵苗移栽机构,前后部通过中间的牵引架连接传动,钵苗移栽机构包括秧箱部位的横向送秧、纵向送秧机构,将秧苗从钵苗盘推出的推秧连杆机构。将推出的秧苗移栽至水田地里的按秧机构。该移栽机能够按一定行距、株距自动移栽水稻秧苗,并且机械化程度高,但是,其结构较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同时,易伤苗根。为了改变其缺点,有的移栽机改变了钵苗移栽机构中的推秧机构,改为抓秧机构,但在移栽过程中,出现了拖苗现象,使秧苗向行进方向倾斜,影向秧苗的正常生长。另外,移栽机在行走过程中还会伴随塘泥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工作稳定、不伤苗、拖苗,不搪泥,机械化程度高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其技术方案为:水稻钵苗移栽机由前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独轮运动的动力牵引机构,后部设置在仿形船板上的钵苗移栽机构以及通过中间连接的牵引架组成,所述的钵苗移栽机构是由机轮连杆机构、抓秧机构和送秧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轮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仿形船板上的机架上由轴承座支承的一根主传动轴,主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带有偏心臂的偏心轮、中部安装的左凸轮和右凸轮,左凸轮与带有拉簧的左凸轮触杆的一端始终相抵接触,左凸轮触杆另一端固接一横杆,横杆通过固接连杆a与两个连杆b绞接成一体,两个偏心轮上的偏心臂一端分别绞接在两个连杆b,在其中的一个连杆b上绞接一挡板,绞接轴处设有扭簧,挡板与运动过程中的偏心轮上设置的触头a相互作用,在右凸轮下部相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右凸轮触杆和带有弯头的拉杆a,右凸轮触杆一端与运动中的右凸轮相互碰撞作用;所述的抓秧机构包括有固定在架体上的爪座板,每个爪座板上设有左、右夹秧爪,左、右夹秧爪的尾端分别连接控制其开、闭的左、右往复连杆,架体绞接在两个连杆b端上,架体上设置带有拔杆的摆轮,拔杆一端在运行过程中与拉杆相对应作用,摆轮上分别绞接左、右往复拉杆,左、右往复拉杆的另一端分别绞接在左、右往复连杆上,摆轮上还设有控制其锁紧的锁杆和回位作用的扭簧,架体上还绞接一带有回位拉簧的限位板,限位板另一端在运动过程中与挡板相互作用。-->另外,在上所述的动轴上还可设有稳定机轮机构运行的刹车毂;在所述的仿形船板两侧设置有泥橇板,泥橇板通过起降臂绞接在仿形船板下,调整手柄连接在起降臂上,自动调整弹簧一端固定在仿形船上,另一端固定在调整手臂上。本技术所述的送秧机构采用公开的现有技术,分为横向送秧和纵向送秧,通过链条将工作传动箱的动力送至送秧机构的横向移秧传动箱,横向移秧传动箱依靠其内部设有的螺旋轴、滑套、指销控制秧箱的左右移动,放置秧箱上部的钵苗软盘通秧箱两侧的棘轮和秧箱中部的供秧辊轴作用使其纵向送秧。本技术的主要特点:1.防止了拖苗现象普通插秧机在插秧过程中有拖苗现象伴随。当秧苗插到预定合适位置时,卡苗机械手还未来得及将秧苗完全松开,整机的正常行走就造成拖苗及轻度拔苗的后果,使已插秧苗向行进方向倾斜,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本技术的机轮机构和抓秧机构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当夹秧爪将秧苗栽植入水田地的瞬间,左凸轮将机轮连杆机构抬起,机轮连杆机构的逆时针旋转使连杆b、夹秧爪向前行进的反方向伸延,夹秧爪的延伸速度与移栽机行进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夹秧爪、被插秧苗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本技术从根本上避免了拖苗现象。-->2.提高了抓秧机构的稳定性抓秧机构是实现移栽动作的基础,其稳定性、准确性、同步性是移栽质量的前提。本技术巧妙地采用了凸轮及触杆作用于摆轮,摆轮做正、反方向摆动旋转,带动左、右往复两连杆,左、右往复连杆的运动使夹秧爪开启、关闭,从而使4-8组夹秧爪动作协调、一致的完成抓秧及松秧动作。为保障秧苗在抓、放过程中避免损伤秧苗,在夹秧爪的前端可附粘有橡胶保护层。夹秧爪开启宽度可由调节连杆上爪座板的位置实现。本抓秧机构设计简练,动作精确、稳定,同步性可靠。3.增加了水稻移栽机浮板压力调整机构,解决塘泥现象行走机构是水稻移栽机的基础机构,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插秧的质量和效率。传统水稻移栽机的行走机构主要由地轮加仿形船板组成,其虽能满足一般的插秧要求,但其有很多缺欠:其对水田耙地软硬度的适应性差,不能自动调整,并有墉泥现象。在软地和地表稀泥浆地块作业过程中,由于移栽机自身重力压在船板上,总重量超过地表泥浆的支撑力,自然形成船板前墉泥,泥浆分流左右船板两侧,造成上一至两行已移栽整齐的秧苗被墉泥挤压覆盖、移位、倾斜。作业栽植的秧苗低于田地水平面,造成栽植后地表不平整。总结上述缺陷和不足之处,本技术增加了泥橇支撑深度调节机构,理论依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性,以拉簧的弹性调整泥橇在不同泥浆深度面中与浮板的距离。由拉簧力作用到泥橇板至硬底,-->支撑力由不同深度硬底到泥橇板,到起降臂、起降臂轴到仿形船板。支撑力由拉簧自动调整。拉簧拉力由调整孔的不同来控制。经多次田间作业证明,其解决了墉泥现象,大大提高了栽植地面的平整度。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调整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水稻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在移栽过程中保持完整的根系,不伤苗,减少了水稻秧苗的缓苏周期,增产效果显著,有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摘去送秧机构部分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移秧、供秧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抓秧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泥橇板工作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示意图。动力机架26前部安装发动机11,后部固定行走传动箱10,转向手柄9设置在行走传动箱10的上部,行走传动箱10下端轴上安装一个行走轮25,牵引架8的前端和行走传动箱10的后部相连接固定,牵引架8的后端分出两支架杆铰接在仿形船板24上,仿形船板24下侧设有支撑船板的尾轮23。在所述的仿形船板24两侧设置有泥橇板18,泥橇板18通过起降臂20绞接在仿形船板下,调整手柄7绞接在起降臂20上,自动调整弹簧51一端固定在仿形船板24上,另一端固定在调整手臂7上的调整孔53中。-->钵苗移栽机构包括:工作传动箱22固定在仿形船板上,工作传动箱22的输入轴通过万向节6与行走传动箱10的输出轴相接,工作传动箱22输出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机轮连杆机构的主传动轴30上的链轮相配置;机轮连杆机构结构为:固定在仿形船板24上的机架32上由轴承座31支承的一根主传动轴30,主传动轴30的两端分别安装带有偏心臂42的偏心轮4、中部安装的左凸轮28和右凸轮29,主传动轴30上设有稳定机轮连杆机构运行的刹车毂27。左凸轮28与带有拉簧54的左凸轮触杆5的一端始终相抵接触,与左凸轮28相抵接触的左凸轮触杆5端部可设计成滑轮,以减少摩擦,左凸轮触杆5另一端水平固接一横杆,横杆垂直固接两个连杆a47,两个连杆a47水平方向分别绞接两个连杆b48,左凸轮触杆5、连杆a47、连杆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由前部设置的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独轮运动的动力牵引机构;后部设置在仿形船板上的钵苗移栽机构以及通过中间连接的牵引架组成,所述的钵苗移栽机构是由机轮连杆机构、抓秧机构和送秧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轮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仿形船板上的机架上由轴承座支承的一根主传动轴,主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带有偏心臂的偏心轮,中部安装的左凸轮和右凸轮,左凸轮与带有拉簧的左凸轮触杆的一端始终相抵接触,左凸轮触杆另一端固接一横杆,横杆通过固接连杆a与两个连杆b绞接成一体,两个偏心轮上的偏心臂一端分别绞接在两个连杆b,在其中的一个连杆b上绞接一挡板,绞接轴处设有扭簧,挡板与运动过程中的偏心轮上设置的触头a相互作用,在右凸轮下部相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右凸轮触杆和带有弯头的拉杆a,右凸轮触杆一端与运动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仁
申请(专利权)人:陈邦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