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插秧机,既可插带土苗,又可插拔洗苗。插秧工作部分的传动箱里装有动力输入轴、送秧输出轴、分插秧输出轴、株距调节齿轮和定位离合器等,一个传动箱实现了送秧、分插秧、株距调节和秧爪定位四种功能,一根插秧输出轴可带六个或更多秧爪,简化了机构,分插秧四杆机构的机架的长度可调,与秧帘倾角,逐高器的送秧行程及插深调整机构的调节相配合,可实现既可插带土苗,又可插拔洗苗,秧爪上还装有自动推秧器。本机结构新颖简单,工作可靠,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易于操作掌握。(*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既可插带土苗,又可插拔洗苗。已知的插秧机,如专利申请号为85108286的水稻之类的移栽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大,且只能插带土苗。又如2Z系列插秧机,用滑道控制秧爪运动轨迹,不仅结构较复杂,调整不便,而且易磨损,震动大,只能插拔洗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使用可靠,成本低,重量轻,插次高,插秧质量,既能插带土苗,又能插拔洗苗的插秧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插秧机由发动机、行走系统、传动系统、送秧系统、分插系统等组成,传动系统含有传动箱,传动箱的前端装有动力输入轴,中部装有送秧输出轴,尾端装有插秧输出轴,还装有株距调节齿轮、定位离合器等零件,移箱块的端部插入送秧输出轴(23)的螺旋槽中组成运动付,送秧输出轴的端部还装有送秧凸轮,插秧输出轴的两端各装有一根曲轴,一个传动箱可实现送秧运动、分插秧运动、株距调节和秧爪定位四种功能。分插系统含有由曲轴、连杆、支架、调节杆、摇臂构成的四杆机构和秧爪等零件,四杆机构中杆一为曲轴,是原动件,长度为L1即ab,杆二为连杆,长度为L2即bc,杆三为摇臂,长度为L3即cd,杆四为机架,长度为L4即ad,机架的长度可调,即随着调节杆与支架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而变化,调整机架的长度,可改变秧爪的入帘高度,适应插带土苗和拔洗苗的要求,四杆的长度满足L1<-->L3<L2<L4的要求,连杆联接轴上可联接一根或多根连杆,秧爪通过连接板安装在连杆的延伸部分的端部,自动推秧器安装在秧爪上。送秧系统含有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纵向送秧机构含有送秧凸轮、送秧滚轮、滚轮轴、送秧块、碰块、逐高器等零件,滚轮轴偏心地安装在送秧凸轮上,滚轮装在滚轮轴上,送秧凸轮、滚轮与送秧块组成运动付,在运动过程中,送秧块与碰块间隙接触,碰块安装在逐高器的底部,逐高器位于秧箱的槽中,调整手柄装在秧箱的尾部,调节调整手柄的位置,可以调整送秧量。横向送秧机构含有送秧输出轴、移箱块、移箱大套、移箱轴等零件,送秧输出轴上有相连通的左、右螺旋槽,移箱块的端部插入槽中与之组成运动付,移箱大套套在移箱块的外表面上,并与移箱轴用销钉联接,移箱轴与秧箱通过支板联接。定位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含有踏板、软轴、拨叉、传动牙嵌、活动牙嵌、定位牙嵌等零件,拨叉与活动牙嵌联接,活动牙嵌与定位牙嵌相结合的一面有两个齿,定位牙嵌则有与之对应的两槽。连杆联接轴上焊接三根连杆。连杆延伸部分的端部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秧爪,秧爪与连杆的偏心距为35毫米。自动推秧器安装在秧爪上,推秧板上有槽,用螺钉定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简单,插秧工作部分只有一个传动箱,即能实现送秧运动,分插运动,株距调节和秧爪定位四种功能,一根插秧输出轴可带六个或更多秧爪,分插四杆机构中的机架的长度可调。又可插拔洗苗,通用性好,插次高,每分钟达180~250次,插秧质量好,伤秧、勾秧、漂秧、漏秧及漏插的现象少,重量轻、约为200-->公斤,制造容易,维修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使用可靠,机手易学易掌握。图1为插秧机插秧工作部分主视图。图2为插秧机插秧工作部分传动箱传动原理图。图3为秧爪安装图。图4为分插机构传动原理图。图5为送秧机构剖视图。图6为定位离合器装配图。图7为分插四杆机构简图。图8为单轮驱动乘坐式机动插秧机图。图9为三轮驱动乘坐式机动插秧机图。图10为自动推秧器主视图。图11为自动推秧器俯视图。结合图1至图11,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8,为单轮驱动乘坐式机动插秧机,由发动机(35)、乘座(53)、行走系统、悬挂机构,插秧工作部分等组成,行走系统有变速箱(42)、行走轮(37)、发动机(35)为柴油机或汽油机,功率为2~4千瓦,变速箱(42)设有前进档和倒退档,变速范围为1.8~16公里/时,参照图9,为三轮驱动乘坐式机动插秧机。参照图1,插秧工作部分由传动箱(1)、秧箱(2)、秧帘(4)、机架、船底板(7)、插深调节机构(43)、送秧机构、分插机构等组成。参照图2,传动箱体(31)的前端装有动力输入轴(13)、中部装有送秧输出轴(23)、尾端装有插秧输出轴(25),还装有定位离合器、株-->距调节齿轮(14)、(15)、拨叉(19)、拨叉轴(18)、齿轮轴(32)、(27),锥齿轮(30)、(29)、(28)、(26)、(24)等零件。送秧输出轴(23)上有连通的左、右螺旋槽,移箱块(21)的端部插入螺旋槽中组成运动付。送秧输出轴(23)的一端还装有纵向送秧凸轮(12),插秧输出轴(25)的两端各装有一根曲轴(10)。参照图3,秧爪(34)安装在连接板(33)上,连接板安装在连杆(5)延伸部分的端部,延伸部分的长度为125毫米,秧爪(34)与连杆(5)的偏心距为35毫米,以保证每插完一株秧,秧爪(34)出泥后不拖泥。参照图4、图7和图1,分插秧机构含有由曲轴(10)、连杆(5)、支架(6)、调节杆(9)、摇臂(8)构成的四杆机构和连杆联接轴(40)、调节杆联接轴(41)、秧爪(34)等零件。四杆机构中杆一为曲轴(10)、是原动件,长度为L1即ab,50毫米,杆二为连杆(5),长度为L2即bc,110毫米,杆三为摇臂(8),长度为L3即cd,100毫米,杆四为机架,长度为L4即ad,机架的长度可调,随着调节杆(9)与支架(6)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而改变,长度调整范围为10毫米。调节杆(9)与支架(6)相对位置的调整方法和步骤如下:松开调节杆(9)的紧固螺母,调节杆(9)可绕e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则机架的长度变化范围为115~125毫米,四杆的长度满足L1<L3<L2<L4的要求。连杆联接轴(40)安装在机架上,每根连杆联接轴(40)上焊接三根连杆(5),调节杆联接轴(41)也安装在机架上,每根调节杆联接轴(41)上安装有二根调节杆(9)。当曲轴(10)旋转时,由于四杆机构的作用,秧爪(34)按调节好轨迹实现取秧、分秧、插秧运动,调节调节杆(9)与支架(6)的相对位置,即改变机架的长度,可改变-->秧爪(34)的运动轨迹,实现调节取秧高度,插秧深度的目的,并与逐高器(3)的送秧运动、秧帘(4)的倾角调节和插深调节机构(43)的调节相配合,达到既可插带土苗,又可插拔洗苗的目的,例如,当插带土苗时,取秧高度较低,插深较浅,此时松开调节杆(9)的紧固螺母,调整秧爪入帘高度为20毫米左右时,再紧固螺母,把秧帘(4)的倾角调整为0°,插深调整机构(43)调整到浅插位置;当插拔洗苗时,因秧苗的高度较高,秧根较长,需取秧高度较高,插深较深,此时把秧爪(34)入帘高度调整为35毫米左右,调整秧帘(4)向逐高器(3)方向倾斜,插深调整机构(43)调整到深插位置。参照图6、图8、传动箱体(31)里装有定位离合器,活动牙嵌(17)与传动牙嵌(16)结合时,则动力传递到送秧输出轴(23)、插秧输出轴(25);脚踩安装在机架脚踏处的踏板(44),通过软轴(38)操纵拨叉(19)使活动牙嵌(17)与定位牙嵌(20)结合,活动牙嵌(17)的两齿插入定位牙嵌(20)的两槽中,此时传动牙嵌(16)空转,锥齿轮(30)停止转动,送秧及分插秧运动停止,秧爪(34)上抬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秧机,包括发动机,行走系统、传动系统、送秧系统、分插系统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a、插秧工作部分的传动箱(1)的前端装有动力输入轴(13)、中部装有送秧输出轴(23),尾端装有插秧输出轴(25),还装有株距调节齿轮(14)、(1 5)、定位离合器等零件、送秧输出轴(23)的端部装有送秧凸轮(12)、插秧输出轴(25)两端各装有一根曲轴(10);b、分插机构含有由曲轴(10)、连杆(5)、支架(6)、调节杆(9)、摇臂(8)构成的四杆机构、秧爪(34)等零件,四杆 机构中杆一为曲轴(10),是原动件,长度为L↓[1]即ab,杆二为连杆(5)、长度为L↓[2]即bc,杆三为摇臂(8),长度为L↓[3]即为cd,杆四为机架,长度为L↓[4]即ad,机架的长度可调,即随着调节杆(9)与支架(6)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而变化,四杆长度满足L↓[1]<L↓[3]<L↓[2]<L↓[4]的要求,连杆联接轴(40)上可联接一根或多根连杆(5),秧爪(34)通过连接板(33)安装在连杆(5)的延伸部分的端部、自动推秧器(49)安装在秧爪(34)上;c、纵 向送秧机构含有送秧凸轮(12)、送秧滚轮(48)、滚轮轴(47)、送秧块(11)、碰块(46)、逐高器(3)等零件,滚轮轴(47)偏心地安装在送秧凸轮(12)上,滚轮(48)装在滚轮轴(47)上,送秧凸轮(12)、滚轮(48)与送秧块(11)组成运动付,在运动过程中,送秧块(11)与碰块(46)间歇接触,碰块(46)安装在逐高器(3)底部、逐高器(3)位于秧箱(2)的槽中,调整手柄(50)装在秧箱(2)的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插秧机,包括发动机,行走系统、传动系统、送秧系统、分插系统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a、插秧工作部分的传动箱(1)的前端装有动力输入轴(13),中部装有送秧输出轴(23),尾端装有插秧输出轴(25),还装有株距调节齿轮(14)、(15)、定位离合器等零件、送秧输出轴(23)的端部装有送秧凸轮(12),插秧输出轴(25)两端各装有一根曲轴(10);b、分插机构含有由曲轴(10)、连杆(5)、支架(6)、调节杆(9)、摇臂(8)构成的四杆机构,秧爪(34)等零件,四杆机构中杆一为曲轴(10),是原动件,长度为L1即ab,杆二为连杆(5),长度为L2即bc,杆三为摇臂(8),长度为L3即为cd,杆四为机架,长度为L4即ad,机架的长度可调,即随着调节杆(9)与支架(6)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而变化,四杆的长度满足L1<L3<L2<L4的要求,连杆联接轴(40)上可联接一根或多根连杆(5),秧爪(34)通过连接板(33)安装在连杆(5)的延伸部分的端部、自动推秧器(49)安装在秧爪(34)上;c、纵向送秧机构含有送秧凸轮(12)、送秧滚轮(48)、滚轮轴(47)、送秧块(11)、碰块(46)、逐高器(3)等零件,滚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耒阳插秧机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