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水稻钵体苗的移栽机械。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先用钵体育大苗,然后移栽到本田里,或获得高产稳产。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此种栽培方法可防止低温冷害,其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因此,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吉林省推广面积逐年增多。在国外,如日本等国已采用特制的大苗钵体育秧盘,然后用机动插秧机来移栽的方法已开始推广,但因特制的钵体育秧盘和机动插秧机价格很贵,不适于现在我国推广使用。在本技术做出之前,靠人工抛扔或人工手插的方法把钵体苗移到本田,其分布均匀性差,不便于田间管理,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钵体苗的移栽机械,克服手工作业的不足点。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1.分抛轮为开有秧槽的可摆动的弧形物。2.操纵杆上装有可使分抛轮摆动的驱动机构。3.分抛轮下方设有秧苗导向斗。4.操纵杆上焊有可使下秧箱体振动的振动杆。5.秧船上设有开沟器。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秧箱立体图。图中1是上秧箱体、2是下秧箱体、3是送秧爪、4是秧箱前支杆、5是秧箱轴、6是分抛轮、7是秧箱轴调节杆、8是开沟器限深齿杆、9是送秧连杆、10是分抛连杆、11是秧苗导向斗、12是操纵杆、13是开沟器杠杆、14是机架、15是开沟器、16是开沟器座、17是运输轮、18是秧船、19是拉把、20是贮秧盘、21是秧箱支杆、22是销子、23是振动杆、24是弹簧,A是分抛轮与机架的铰连点,B是送秧机构与机架的铰连点,C是操纵杆与机架的铰连点。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分抛轮(6)为开有秧槽的弧形物,它是在A处与机架(14)铰连,并通过分抛连杆(10)和操纵杆(12)构成四 ...
【技术保护点】
水稻钵体苗人力抛插机是由机架、秧船、拉把、操纵杆、秧箱、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分抛轮(6)为开有秧槽的可摆动的弧形物,b.操纵杆上装有可使分抛轮摆动的驱动机构,c.下秧箱体(2)的下部设有两级送秧机构,d.分抛轮下方 设有秧苗导向斗,e.操纵杆上焊有可使下秧箱体振动的振动杆(23),f.秧船上设有开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钵体苗人力抛插机是由机架、秧船、拉把、操纵杆、秧箱、送秧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a.分抛轮(6)为开有秧槽的可摆动的弧形物,b.操纵杆上装有可使分抛轮摆动的驱动机构,c.下秧箱体(2)的下部设有两级送秧机构,d.分抛轮下方设有秧苗导向斗,e.操纵杆上焊有可使下秧箱体振动的振动杆(23),f.秧船上设有开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钵体苗人力抛插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抛轮(6)是铰链在机架上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钵体苗人力抛插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使分抛轮摆动的驱动机构是操纵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炯官,刘厚清,朴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农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