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威专利>正文

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262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4:04
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的栽培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解决水稻易倒伏现象并且稻穗大小均匀产量高的一种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育种,建立穗行圃选典型单穗500~1000个,分别播种、移栽,种植穗行圃共5~10亩。二、培育壮秧,适期播种,水育秧亩播种量在25~30kg,旱育秧亩播量35~40kg。三、栽插规格,在秧龄35天左右,每亩栽插2.0万~2.2万穴。四、肥水管理,本着“前重、中稳、后补”原则。五、山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施钾增产极其显著。钾肥用量以K2O钾计量,在5~10kg/667m2范围内,钾肥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的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水稻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1800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cm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京津唐稻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其生产的粳米由于适口性好深受我国北方居民的喜爱。然而,近年来由于该地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水资源日益匮乏,京津唐稻区优质稻米生产面积减少较大,适合该地区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较匮乏。并且对于水稻容易出现的易倒伏现象和稻穗大小不均等问题,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解决水稻易倒伏现象并且稻穗大小均匀产量高的一种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育种,建立穗行圃选典型单穗500~1000个,分别播种、移栽,种植穗行圃共5~10亩。收取原原种,剔除表现性状不同的穗行,将符合本品种特征、表现一致的穗行混收得原原种。繁殖原种,将原原种扩繁,在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避免混杂,田间去杂2~3次,混收得原种。二、培育壮秧,适期播种,水育秧亩播种量在25~30kg,旱育秧亩播量35~40kg,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三、栽插规格,在秧龄35天左右,每亩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亩基本苗7万左右,肥力低的田块可适量多栽。四、肥水管理,本着“前重、中稳、后补”原则,亩施纯氮量18~22kg、基肥50%、分蘖肥20%、穗粒肥30%。够苗搁田,分次轻搁,及时复水。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成穗22万~23万,收前7~10天断水。五、山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施钾增产极其显著。钾肥用量以K2O钾计量,在5~10kg/667m2范围内,钾肥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基肥要力争多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料,适量配合施用速效化肥。农家肥在春季耕翻前均匀撒在田面而后翻入泥土中。每667m2施1200~2200kg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种植的水稻生长量大,产量高,茎秆壮,抗倒性好,适应性好。主要缺陷:该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生育期较长。生产建议:在京津唐地区尽可能早播种,保证后期有充足的时间灌浆,使该水稻产量潜力得以释放。具体实施方式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育种,建立穗行圃选典型单穗500~1000个,分别播种、移栽,种植穗行圃共5~10亩。收取原原种,剔除表现性状不同的穗行,将符合本品种特征、表现一致的穗行混收得原原种。繁殖原种,将原原种扩繁,在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避免混杂,田间去杂2~3次,混收得原种。二、培育壮秧,适期播种,水育秧亩播种量在25~30kg,旱育秧亩播量35~40kg,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三、栽插规格,在秧龄35天左右,每亩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亩基本苗7万左右,肥力低的田块可适量多栽。四、肥水管理,本着“前重、中稳、后补”原则,亩施纯氮量18~22kg、基肥50%、分蘖肥20%、穗粒肥30%。够苗搁田,分次轻搁,及时复水。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成穗22万~23万,收前7~10天断水。五、山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施钾增产极其显著。钾肥用量以K2O钾计量,在5~10kg/667m2范围内,钾肥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基肥要力争多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料,适量配合施用速效化肥。农家肥在春季耕翻前均匀撒在田面而后翻入泥土中。每667m2施1200~2200kg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育种,建立穗行圃选典型单穗500~1000个,分别播种、移栽,种植穗行圃共5~10亩;收取原原种,剔除表现性状不同的穗行,将符合本品种特征、表现一致的穗行混收得原原种;繁殖原种,将原原种扩繁,在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避免混杂,田间去杂2~3次,混收得原种;二、培育壮秧,适期播种,水育秧亩播种量在25~30kg,旱育秧亩播量35~40kg,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三、栽插规格,在秧龄35天左右,每亩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亩基本苗7万左右,肥力低的田块可适量多栽;四、肥水管理,本着“前重、中稳、后补”原则,亩施纯氮量18~22kg、基肥50%、分蘖肥20%、穗粒肥30%;够苗搁田,分次轻搁,及时复水;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成穗22万~23万,收前7~10天断水;五、山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施钾增产极其显著;钾肥用量以K2O钾计量,在5~10kg/667m2范围内,钾肥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技术特征摘要】
1.粳型常规水稻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育种,建立穗行圃选典型单穗500~1000个,分别播种、移栽,种植穗行圃共5~10亩;收取原原种,剔除表现性状不同的穗行,将符合本品种特征、表现一致的穗行混收得原原种;繁殖原种,将原原种扩繁,在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避免混杂,田间去杂2~3次,混收得原种;
二、培育壮秧,适期播种,水育秧亩播种量在25~30kg,旱育秧亩播量35~40kg,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三、栽插规格,在秧龄35天左右,每亩栽插2.0万~2.2万穴,株行距13cm×23cm,每穴2~3苗,栽足亩基本苗7万左右,肥力低的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李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