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657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1)包括支承结构(2),其承载:引入件支撑和导引构件(3),其具有分布的通道(9),每条通道均适于被从相应的套箍或卷轴(C)等解开的绝缘电线(IW)通过;以及引出件支撑和导引构件(4),其具有对应分布的通道(29),每条通道均适于被来自引入件支撑和导引构件(3)的绝缘电线(IW)通过;装置布置成这样,即在所述支撑和导引构件(3、4)之间限定多个相邻且独立的路径,每个路径均用于相应的绝缘绕线(IW)。自引出件支撑和导引构件(4)出来的线(IW)总体形成线束(B),该线束将会被送进至绕线机(WM)的旋转绕线头部(WH)。支撑和导引构件(3、4)中的至少一个(4)以围绕基本上平行于线(IW)的路径的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结构(2)上,并且该至少一个支撑和导引构件具有能够使其围绕该轴线按照预定方向并以预定程度旋转的驱动装置(21、22),以便出现的线束(B)相应地扭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绕线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其用于围绕固定支撑结构形成绝缘电线的线圈。在附图的附图说明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装置。该装置整体上由I指示,该装置包括支承结构2,例如水平梁,所述支承结构承载两个支撑和导引构件3和4,分别为引入件和引出件。这些构件3、4具有相应的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被对应的绝缘电线IW穿过,所述绝缘电线例如从容纳在相应容器C中的对应套箍或卷轴的解开。支撑和导引构件3和4具有例如围绕轴线A-A等角度间隔开的相应的多个通道。一个支撑和导引构件的通道与另一个支撑和导引构件的通道对准,以便在通道之间形成彼此平行的一束绝缘电线。自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4出来一平行线的束B,该平行线束B然后到达绕线头部(winding head)WH,例如沿人们观察图1时所观察到的逆时针方向(此处由弯曲的箭头F指示出)围绕轴线Z-Z旋转。在图1所示的示意图中,头部WH包括可旋转堆放臂D,其使用本身是已知的步骤来围绕固定结构S缠绕绕线的线束B,例如同样本身是已知类型的所谓插入工具。作为头部WH和相对臂D旋转的结果,在形成围绕结构S的绕线的过程中,名义上平行的线束B实际上变得扭曲。不可避免地施加至该线束的不期望的扭曲表明了不便利性,这种不便利性会损害围绕结构S的绕线或线圈W的正确形成。文献EP1930918A2描述了适于制造电线束的绕线机,其中所述电线束包括一系列交替的扭曲的线束部分和笔直线束部分。根据EP1930918A2的绕线机包括可旋转绕线头部和进给装置,其适于将一束绝缘电线束送进至绕线头部。该进给装置包括支承结构,其承载引入支撑和导引构件、以及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其具有相应分布的通道,所述通道适于被相应的绝缘电线束通过,并且所述通道以这样的方式被布置,即在所述支撑和导引构件之间限定了多个相邻且独立的路径,每个路径用于相应的绕线束。自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出现的线束总体形成最终的一束线束,该最终的一束线束将会被送进至绕线机的旋转绕线头部。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可相对于引入支撑和导引构件围绕基本上平行于线束的路径的轴线旋转,并且该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具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适于使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按照预定方向并且以预定程度围绕所述轴线周期性地旋转,以便最终的线束具有交替的扭曲的纵向部分和笔直纵向部分。因此,根据EP1930918A2的机器预先设置为用于在一束绕线束内形成局部扭曲,在最终的线束中确实想要和需要这样的扭曲,以便降低由于涡电流导致的损耗。该文献不涉及消除或至少限制在一束平行绕线中引入不期望的扭曲的问题,也不涉及该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US4, 665,952A描述了一种绕线机,其适于制作用能以可控方式旋转的单个支撑和导引装置而扭曲的线束所形成的线圈。同样地,该机器预先设置为用于在绕线束内形成确实所需的扭曲。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创造一种用于将绝缘电线束送进至绕线机的装置,其使得能够消除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所提出的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主要特性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机器可实现该目标和其他目标。由于这些特性,如从下文将更加清晰呈现的,在制造绕线或线圈时,按照与不期望的扭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将预扭曲施加至绕线束,其中所述不期望的扭曲是由绕线机的绕线头部所导致的。这样能够降低,并且平均而言能消除缠绕到插入工具或接收绕线的其他结构上的线束的扭曲。从参考附图,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所提供的下列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性和优势将会显现,附图中:图1 (已描述)为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设有用于绝缘线的进给装置的绕线机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给装置的绕线机的局部透视图;图3为在图2中由III指示的、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的进给装置部分的局部前视图;图4为根据图3中的箭头IV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在预扭曲情况下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6为在图2中由V指示的、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的进给装置的部分剖切的从上方观看的视图;图7为在图2中由VII指示的、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机的进给装置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在图2中,WM整体地指示绕线机,其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给装置I。在该附图中,相应于那些已描述的部件和元件被再次赋予如上所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机器WM特别包括绕线头部WH,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具有两个臂部D的类型。图2所示的进给装置I包括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包括上部水平梁2,在该上部水平梁的端部处承载分别是引入和引出的两个支撑和导引构件3和4,其细节分别在图3-5和图7中更加清晰可见。仍参考图2,在其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进给装置I包括由5指示的中间支撑和导引构件,其细节在图6中更加清晰可见。参考图3至图5,在通过实例示出的实施例中,引入支撑和导引构件3包括沿着支撑梁2可平移安装的主体7,所述主体在固定至该梁的导轨8上滑动。在图4和图5中由9指示的多个通道形成于主体7内,每个通道均有来自套箍或卷轴等的绝缘电线IW通过。这些通道与对应的挠性管10 (特别地参看图5)连通,其中线IW延伸至这些挠性管中。在所示实施例中,挠性管10围绕中空纵向导轴11延伸,所述导轴的一个端部固定至支撑和导引构件3的主体7,另一个端部可滑动地安装在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4的中央通道12中(图7)。挠性管10还在支撑和导引构件3的主体7与支撑和导引构件4之间延伸,并且使所述挠性管各自的端部至少轴向地与这些构件3和4形成一体。特别地参考图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和导引构件3的主体7进一步围绕中央轴11锚固至金属缆索13的端部,其中所述金属缆索与挠性管10交错。缆索13的相对端锚固造支撑和导引构件4中。在所示实施例中(图5),进给装置I包括四个挠性管10,这四个挠性管10与四个金属缆索13交错。也能够有具有不同数量的管和缆索的实施例。在末端支撑和导引构件3和4之间,挠性管10和金属缆索13穿过多个“悬空(flying)”支撑件14 (图2和图5),即不受支撑梁2的约束。在末端构件3和4之间的中间区域内,借助轴承15,管10和缆索13穿过中间支撑和导引构件5 (特别地参看图6),所述中间支撑和导引构件被围绕中央轴11的轴线可旋转的梁2支撑。如先前已提及的,引入支撑和导引构件3能沿着导轨8、相对于梁2可平移地轴向安装。螺旋弹簧16 (图3至图5)置于该支撑和导引构件3和与支承梁2整体形成的锚固销17 (图3和图4)之间。弹簧16趋于使支撑和导引构件3远离支撑和导引构件4返回。参考图2和图7,支撑和导引构件4具有被固定至支承梁2的固定外侧主体18,其中中央主体9通过轴承20可旋转地安装。挠性管10和金属缆索13被连接至该中央主体19。主体19具有与之固定的锥形齿轮21,所述锥形齿轮与相应齿轮22啮合,从而形成所谓的锥齿轮组。齿轮22承载在中空轴23上,其中在所述中空轴23内限定通道24,绝缘线IW的线束B能够在该通道内延伸,从而所述线束从引出支撑和导引构件4出来,并且被引向绕线机的绕线头部WH。便利地,轴23能通过相同的电动机EM (图2)旋转地驱动,其中所述电动机在绕线机WM中负责旋转地驱动绕线头部WH。在操作中,按照预定方向旋转地驱动轴杆23和关联的齿轮22 (图7)能够造成锥形轮21和支撑和导引构件4的内部主体19的相应旋转。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罗·马尔佐拉
申请(专利权)人:DMG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