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681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所述的负极极片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层及第四层为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的浆料混合物薄层,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电极片结构紧密,不出现极片与基材分离,提高了粘附力,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锂动力电池以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重量轻、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逐渐成为电动汽车、中大型储能产品使用的新能源动力。目前,电池电极片在制作工艺上存在一些问题,对电池的制作和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如电池电极负极极片容易掉粉,导致电池的电池存储锂离子的能力低、循环性能差、安全性差等。但常用的通过添加粘结剂等方法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本技术提供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包括:所述的负极极片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层及第四层为浆料混合物薄层,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中,所述的浆料混合物薄层厚度为:2 4 μ m。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中,所述的打孔集流体铜箔厚度为:0.1mm。本技术的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极片结构紧密,不出现极片与基材分离,即提高了粘附力,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10,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1,第二层及第四层为浆料混合物薄层2,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3。其中,浆料混合物薄层2厚度为:2 4 μ m。其中,打孔集流体铜箔3厚度为:0.1mm。总的来说,本技术通过使用一种打孔基材孔径0.1mm的铜箔3,在此基材上印刷一层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浆料混合物薄层2,厚度为2 4 μ m,再将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负极活性材料涂布在厚度为120微米的聚酯膜上,再通过热压机将打孔的基材和涂布在聚酯膜上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负极活性材料热压在一起,再去除聚酯膜,使基材为打孔的铝箔3与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负极活性材料层I复合为以一整体,来增强基材与活性物质的粘接性,避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极片掉粉,影响其内阻、容量、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本技术在打孔集流体铜箔上面涂一层2 4 μ m的导电粘结剂,增强负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剂力。本技术的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极片结构紧密,不出现极片与基材分离,即提高了粘附力,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负极极片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层及第四层为浆料混合物薄层,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料混合物薄层厚度为:2 4 μ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集流体铜箔厚度为:0.1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所述的负极极片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层及第四层为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的浆料混合物薄层,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本技术提供的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电极片结构紧密,不出现极片与基材分离,提高了粘附力,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文档编号H01M4/13GK203026585SQ20122074867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涂飞跃, 刘素琴 申请人:深圳宏泰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纳米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负极极片具有紧贴于一体的五层,第一层与第五层均为负极活性材料层,第二层及第四层为浆料混合物薄层,中间层为打孔集流体铜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飞跃刘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泰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