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卷绕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84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卷绕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该极片包括:金属基带,在所述金属基带的表面涂覆有电极粉末材料涂层,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末端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金属基带面对面接触连接,所述极耳沿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方向突出在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边缘外,在所述第一末端的顶面、以及底面分别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表面还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应用该方案,有利于避免隔膜被刺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卷绕电芯体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锂离子电池商品化以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已成为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之一。现有的锂电池按其形状,主要分为平板型锂电池和圆柱型锂电池。锂电池电芯体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通过卷绕而成。现有的锂电池电芯体的卷绕方法主要是使用一个片状卷针,在片状卷针外卷绕层叠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以及隔膜,从而形成在任一层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均固定有一层隔膜的卷绕电芯体。在进行本技术研究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卷绕工艺中,正极片以及负极片上位于极耳对端的空箔区容易发生上卷或者下卷的情况,在现有的卷绕工艺中需要采用人工抹平的方式整理该起卷端,人工作业成本高,且容易造成该空箔区的尾部折断裂等现象,容易进一步导致极片尾部不平整存在毛刺,导致在卷绕形成卷绕电芯体后,在卷绕电芯体中,由于该极片尾部不平整存在毛刺而刺穿其旁边的隔膜,容易造成电池短路,造成电池内部自放电,从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倉泛。技术内容本技术实施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包括:金属基带,?在所述金属基带的表面涂覆有电极粉末材料涂层,?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末端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金属基带面对面接触连接,所述极耳沿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方向突出在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边缘外,?在所述第一末端的顶面、以及底面分别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表面还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包括:金属基带,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表面涂覆有电极粉末材料涂层,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末端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金属基带面对面接触连接,所述极耳沿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方向突出在所述金属基带的宽度边缘外, 在所述第一末端的顶面、以及底面分别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表面还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 所述金属基带为铝箔,所述电极粉末材料涂层为:正极粉末材料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 所述金属基带为铜箔,所述电极粉末材料涂层为:负极粉末材料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表面涂覆有电极粉末材料涂层,具体是: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顶面或者底面涂覆有所述电极粉末材料涂层;或者,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顶面、以及底面涂覆有所述电极粉末材料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其特征是, 在所述金属基带的长度方向的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表面还固定覆盖有绝缘胶层,具体是: 在所述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顶面以及底面均固定覆盖有所述绝缘胶层;或者, 在所述第二末端的金属基带的顶面或者底面固定覆盖有所述绝缘胶层。6.一种锂离子卷绕电芯体,其特征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层叠卷绕形成一卷绕体,在所述卷绕体内的任一层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分别间隔有一层隔膜; 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金属基带, 在所述第一金属基带的表面涂覆有正极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远升刘辉方保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